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8)
2023(6312)
2022(5459)
2021(5036)
2020(4196)
2019(9638)
2018(9688)
2017(18398)
2016(10341)
2015(11988)
2014(12326)
2013(11888)
2012(10967)
2011(9809)
2010(10131)
2009(9629)
2008(9948)
2007(9419)
2006(8516)
2005(8177)
作者
(28682)
(23834)
(23763)
(22765)
(15284)
(11374)
(11020)
(9046)
(8999)
(8970)
(8119)
(8063)
(7899)
(7739)
(7641)
(7189)
(7150)
(7097)
(7058)
(6932)
(6117)
(5756)
(5754)
(5569)
(5565)
(5522)
(5346)
(5155)
(4783)
(4693)
学科
管理(43743)
(39928)
(37344)
企业(37344)
(37154)
经济(37057)
(20874)
(15959)
(15563)
财务(15537)
财务管理(15498)
企业财务(14844)
方法(14689)
数学(11799)
数学方法(11680)
(11264)
业经(10419)
中国(10067)
体制(9815)
(9621)
(8302)
银行(8294)
理论(7847)
(7730)
(7205)
金融(7202)
(7052)
(6945)
技术(6681)
税收(6494)
机构
学院(149797)
大学(148582)
(59464)
经济(57982)
管理(56420)
理学(46972)
理学院(46531)
管理学(45912)
管理学院(45625)
研究(44761)
中国(38031)
(36592)
(31163)
财经(27110)
(25516)
(24257)
科学(23709)
(22156)
中心(21146)
(19971)
北京(19935)
财经大学(19932)
研究所(18693)
经济学(18221)
(18041)
(18024)
师范(17868)
业大(16882)
商学(16644)
商学院(16522)
基金
项目(85510)
研究(67516)
科学(67457)
基金(61397)
(51006)
国家(50510)
科学基金(44588)
社会(42598)
社会科(40240)
社会科学(40232)
(33698)
教育(32707)
基金项目(32104)
编号(28769)
(27377)
自然(27333)
自然科(26649)
自然科学(26643)
自然科学基金(26200)
成果(25449)
资助(25334)
(22706)
课题(20319)
(19872)
(19257)
重点(19125)
(18201)
项目编号(18087)
教育部(17906)
人文(17521)
期刊
(75206)
经济(75206)
研究(50341)
中国(35118)
(34763)
管理(24442)
教育(20291)
学报(18456)
(18438)
金融(18438)
(17340)
科学(17165)
大学(15221)
财经(14604)
学学(13971)
技术(13691)
(12356)
业经(11971)
财会(11258)
经济研究(10869)
会计(10545)
农业(10531)
问题(9378)
通讯(7923)
会通(7893)
(7868)
(7762)
理论(7407)
现代(7163)
(6948)
共检索到245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文立  
关于境外上市公司机制转换的探讨王文立1993年,中国选择了“上海石化”、“马钢”等9家企业于中国境外上市,其改组、上市工作已结束;1994年,中国又选择了“东风汽车”、“武钢”等22家企业于中国境外上市,现已有5家上市,其他的正在改造之中;今后还会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华东  唐丽  
健全的退出机制是一国证券市场完善的重要标志 ,本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国情 ,对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基本模式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凌峰  
广大中小股东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但现行制度安排上忽略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其根源在于上市公司尚未建立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实证分析表明,上市公司现行治理结构效率低下,最直接后果就是关联交易盛行和大股东占用资金现象严重。采取加快改变股权结构中大股东的主体角色、合理降低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进而变革董事会构成以及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等措施,将有助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的建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晓明  
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是资本市场的运行基础 ,在没有任何信号显示机制的情况下 ,由于内部人控制所存在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缺陷 ,导致了资本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 ,出现“坏车驱逐好车”现象。信号显示理论有利于解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导致的市场失灵或市场运行效率低下问题。同时 ,为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减少信息不对称给经济造成的危害 ,政府应在完善市场体系、健全上市公司信号显示机制中采取适度的政策干预 ,具体做法是 :( 1)建立一套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 ;( 2 )建立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 3)建立遏假保真机制 ,提高造假成本 ;( 4 )建立上市公司信誉评价机制 ;( 5 )建立规范的社会审计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樊行健  夏云峰  
现有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生产模式运行中存在着会计的反映职能不能全面实现,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客观和公正性受到影响,社会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生产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设想,一方面可简化会计信息生产程序,节约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将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内部的资源整合,形成会计信息产业,最终为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思路。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陈美颖  
日本机构投资者近年来通过行使表决权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公司经营者。专门制定的规范性原则和指引为日本机构投资者行使表决权提供了明确的立法依据,限制性的制度规范约束了机构投资者行使表决权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而有效促进了上市公司治理。日本的经验为我国的立法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有力推进机构投资者行使表决权的同时,加强对其行为的监督,以实现机构投资者的有效监督、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郝旭光  黄人杰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暴露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上的缺陷 ,为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笔者认为有必要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本文在借鉴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基础上 ,通过考察我国当前上市公司董事会现状和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 ,分析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 ,从信托法律关系的角度 ,阐述了独立董事的法律地位和责任 ,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构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砚书  
财务监控机制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虽然从监控结构上看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财务监控已经比较完善 ,但是上市公司依然发生各种财务失控事件。结合对相关案例的分析 ,本文认为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监控的关键问题在于对不同监控主体如独立董事、监事会等的整合利用 ,在于如何实现和保证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有效运行 ,为此 ,本文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小英  周宗放  
本篇文章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进行了理论研究 ,根据理论研究成果并对国外股利分配模型的分析 ,提出了生命周期股利分配模型 ,该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珊  唐筱韵  
上市公司依法真实、及时、完整地披露其有关信息,是股票市场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保障,是股票市场能够有序运行的前提条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地制约了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要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辉  魏培培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普遍不分红或分红意愿不强的情况,证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上市公司分红。文章在分析各界人士对强制分红政策不同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探究上市公司不愿分红的原因,认为应理性"强制分红",但绝对的强制分红并不可取,应采取相关措施使上市公司主动进行股利分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先然  
国有林场转换经营机制的探讨张先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林场正面临着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两大主题,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其关键之处就在于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和国家对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实现国有林场经营机制的实质性转换...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燕  赵越  任韫宜  
上市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以后,由于控制权结构依然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使得控股股东通过自身控制权谋取私利的行为仍然存在,但这一特殊时期的问题尚未引起各界的足够关注。本文拟对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有关控制权私利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一、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期控制权的基本特征1.控制权呈双层结构框架。上市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之后,最大的风险承担者是债权人。《破产法》将上市公司这一特殊时期的控制权赋予了债权人,债权人通过设立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代表债权人的整体利益参与重大事项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锦生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独立董事在降低“一股独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控股股东侵害上市公司利益,提高董事会决策的公正性、科学性,保证公司的专业化运作,以及加强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约束等方面卓有成效。文中作者就我国上市公司中的治理结构的缺陷以及通过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好的几方面的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贤琳  李昊宸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更加受到关注,建立起严格的信息披露监督体系显得尤为必要。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一方面是真实地反应企业内部经营信息,从而作为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效益和经营效益的依据;另一方面作为上市公司涉及到许多利益相关者,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得,只能根据披露的报告中反映的信息来进行投资决策,所以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对于完善国内的投资环境,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都有正面的作用。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国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督还不够健全。本文围绕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展开探讨,对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