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83)
- 2023(5808)
- 2022(4895)
- 2021(4694)
- 2020(3820)
- 2019(8619)
- 2018(8793)
- 2017(15623)
- 2016(9743)
- 2015(11423)
- 2014(11742)
- 2013(11008)
- 2012(10144)
- 2011(9399)
- 2010(9769)
- 2009(8499)
- 2008(8492)
- 2007(8203)
- 2006(7443)
- 2005(6768)
- 学科
- 农(44265)
- 济(32337)
- 经济(32299)
- 业(30321)
- 农业(29432)
- 管理(16908)
- 中国(13631)
- 业经(13108)
- 企(10246)
- 企业(10246)
- 农业经济(9948)
- 教育(9220)
- 制(8954)
- 村(8930)
- 农村(8922)
- 发(8882)
- 理论(8406)
- 地方(8306)
- 教学(7885)
- 发展(7731)
- 展(7707)
- 体(7403)
- 方法(7311)
- 土地(7167)
- 劳(7063)
- 劳动(7060)
- 策(6976)
- 财(6481)
- 收入(6473)
- 学(6415)
- 机构
- 学院(131137)
- 大学(119102)
- 济(46806)
- 农(45504)
- 经济(45435)
- 研究(44095)
- 管理(42610)
- 理学(35517)
- 理学院(35144)
- 农业(34395)
- 管理学(34387)
- 中国(34353)
- 管理学院(34178)
- 科学(27326)
- 业大(26932)
- 京(25627)
- 江(24602)
- 所(23923)
- 中心(21684)
- 研究所(21051)
- 技术(21040)
- 职业(20977)
- 财(20719)
- 农业大学(20715)
- 范(20705)
- 师范(20511)
- 省(19059)
- 州(18852)
- 业(16882)
- 北京(16002)
- 基金
- 项目(77268)
- 研究(65964)
- 科学(58712)
- 基金(48653)
- 家(41378)
- 国家(40727)
- 社会(36545)
- 省(36068)
- 社会科(33749)
- 社会科学(33740)
- 编号(33598)
- 教育(33568)
- 科学基金(33374)
- 划(28166)
- 农(27023)
- 成果(26531)
- 基金项目(25907)
- 课题(24152)
- 年(20887)
- 发(19353)
- 自然(18995)
- 资助(18967)
- 自然科(18444)
- 自然科学(18440)
- 性(18109)
- 自然科学基金(18070)
- 重点(17816)
- 部(17177)
- 规划(17057)
- 创(16340)
- 期刊
- 济(66844)
- 经济(66844)
- 农(52533)
- 中国(40939)
- 研究(38242)
- 农业(35369)
- 教育(32851)
- 学报(20902)
- 业经(18784)
- 技术(18663)
- 科学(18047)
- 大学(16682)
- 业(16017)
- 财(15792)
- 学学(15527)
- 职业(15067)
- 融(14747)
- 金融(14747)
- 农业经济(13509)
- 农村(13489)
- 村(13489)
- 管理(11443)
- 技术教育(10608)
- 职业技术(10608)
- 职业技术教育(10608)
- 问题(9902)
- 版(9320)
- 农村经济(8840)
- 坛(8318)
- 论坛(8318)
共检索到218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廖帆
农业职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重要的价值,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体现。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基本特点和内涵的辨析,对其能力特征进行探讨,从而确定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质。同时,通过相关文献和数据,揭示了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现状,对其心理特征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理论上看,农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具有天然的比较优势和突出价值。为此,农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应该在五个方面做足功夫,从而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
农业职业院校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宇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他们必须具备先进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和自主自强、创业创新的精神,以及较高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从多年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及调查研究来看:目前我国农民素质虽有很大提高,但是与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标准还具有一定的差距。除去农民自身的因素外,现行的培育体系还存在改进或加强的地方。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素质分析 培育体系建设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谭莉 徐辉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毫无疑问带动了传统农业的升级,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带来新的契机。"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应适应时代要求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互联网+职业农民"不是简单的在线培训,而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创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进而培育出一批善用网、能创新、有思维、出效益的新型职业农民。
关键词:
互联网+ 新型职业农民 机遇 挑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智奇 齐国 杨慧 赵娉 白瑜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中央统筹城乡、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又一新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农民开始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重大战略问题,需要凝聚共识营造培育环境,需要创新机制加快培育进程,特别是需要政策跟进和制度安排创造培育条件。本文在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现实需求及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基础上,立足我国农民素质和农民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健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鸣强 吴易雄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启动以来,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管理实施主体不健全、培育扶持政策不配套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拓展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和平台、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办法和扶持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主体 扶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闫岩
近年来,一系列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改革政策极大促进了乡村的振兴与发展,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务农为职业,具有与农业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生产及经营收益,并且该收益能够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推进农民职业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新时期加强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云蕾
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未来的农业经营起主导力量属于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很好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具有职业稳定性的特点。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环境对于他们必不可少,与此同时,对于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的教育工作也非常重要。本论文重点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内容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教育 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明媚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在许多农村地区老年劳动力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他们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辛苦劳作,然而农业比较效益并不理想。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供应均严重滞后,兼之"重工轻农"思想在农村较为盛行,出现了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问题。因此,按照来源的不同进而分类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促进传统农业的碎片化生产向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转变,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分类 培育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康红芹 宫政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我国社会历史变革中的特殊群体,对其研究应置于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个体生命历程脉络之中。生命历程作为一种理论和研究范式,有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得出适切的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其发展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个体能动性是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影响着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选择与发展;机会的把握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相关群体的支持也是促使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将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种终身事业,切实解决农业后继有人,确保农村持续发展,至少还应在如下方面作出努力: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机制,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共同体,吸引高能人才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关键词:
生命历程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书光 翟印礼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依然关注"三农",重视农民的成长和培育,由传统农民,逐渐强调其"新"、"职业化",对于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存量,不断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要鼓励多渠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而积聚人才力量。将来一号文件还应关注选好配强致富带头人,弘扬科学的乡村文化,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并要以法治作为保障去监督实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卓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关系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人才基础,潜在职业农民的培育与转化是这一工程持续发展的关键。挖掘出可能转化为职业农民的潜在群体构成,归结其特征,分析现有培育途径的不足,阐明培育潜在职业农民群体并促进其转化的必要性。具体途径为:通过一系列措施吸引其关注农业、产生持续兴趣、主动体验尝试、最后触动其成功转型为职业农民。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农业培训课程 群体构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雨 康红芹
女性农民是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中潜在的主力军,若能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进行恰当的培育,则将有助于把我国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本,切实保障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后继有人"。通过对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女性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深入访谈,发现学校教育虽在其成功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后天的自我导向学习、转化学习等非正式学习则是她拥有如今成就的主要原因。基于研究所得和现实考察,提出培育政策要体现差异性、培育内容要凸显针对性、培育模式要彰显多样性三点建议,以深入探析女性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路径,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人才资源。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女性 非正式学习 培育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柱国 丁晓荣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主导创办的湖州农民学院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新农民;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新农民;城乡统筹发展,孕育新农民。学院提出湖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创新理念,实现由"供需脱节"向"需求导向"转变;创新体系,实现由"零打碎敲"向"整体推进"转变;创新模式,实现由"传统培训"向"现代培训"转变;创新评估,实现由"过程评价"向"绩效评价"转变。下一阶段,要进一步理清新型职业农民概念,分层分类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体系,探索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和农民创业园,鼓励农民创新发明。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地市高职 农民学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香君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的新兴社会群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同时,精准扶贫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战略指导,并有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的完善。就模型理论基础而言,共同富裕是其理论源流,因人而异是其理论核心,人力资本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就问题透析而言,基于精准扶贫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主体参与意识薄弱、农业生产技能缺失、资金投入较为匮乏、培育体系亟须健全以及管理方法有待改进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精准扶贫对象、精准培育需求、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教育培训、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