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60)
- 2023(3021)
- 2022(2675)
- 2021(2589)
- 2020(2201)
- 2019(4973)
- 2018(4828)
- 2017(7440)
- 2016(5781)
- 2015(7353)
- 2014(7772)
- 2013(6492)
- 2012(6202)
- 2011(5574)
- 2010(6083)
- 2009(4790)
- 2008(4614)
- 2007(4372)
- 2006(4077)
- 2005(3927)
- 学科
- 教育(10680)
- 管理(10518)
- 中国(9451)
- 教学(9201)
- 济(9181)
- 经济(9158)
- 理论(8212)
- 业(7931)
- 学法(6308)
- 教学法(6308)
- 企(6190)
- 企业(6190)
- 学理(5487)
- 学理论(5487)
- 学校(5318)
- 农(4671)
- 政治(4032)
- 技术(3999)
- 思想(3990)
- 制(3930)
- 思想政治(3877)
- 政治教育(3877)
- 治教(3877)
- 德育(3845)
- 职业(3629)
- 研究(3202)
- 高等(3167)
- 财(3155)
- 职业技术(2993)
- 学(2960)
- 机构
- 学院(68590)
- 大学(59707)
- 职业(23212)
- 研究(22164)
- 技术(20149)
- 教育(17174)
- 职业技术(16617)
- 管理(15827)
- 济(15800)
- 江(15475)
- 技术学院(15020)
- 范(14977)
- 经济(14912)
- 师范(14882)
- 中国(14694)
- 京(14260)
- 科学(13093)
- 州(12046)
- 理学(12028)
- 所(11928)
- 理学院(11771)
- 师范大学(11201)
- 管理学(11184)
- 管理学院(11069)
- 中心(10602)
- 财(10404)
- 研究所(10313)
- 农(9758)
- 北京(9658)
- 省(9241)
共检索到125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宇苓
在关于高职生职业精神的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存在职业理想不够明确;职业认知不够清晰;职业态度不够端正;职业责任不够清楚等问题。据此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职业理想教育;以意识训练为手段,重视职业认知教育;以提高兴趣为基础,注重职业态度培养;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强化职业责任培养的职业精神培养途径。
关键词:
职业精神 高职教育 高职学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廖君丽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思政教育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需要教学工作者足够重视。当前,在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目标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缺乏完整性和创新性,文章通过对课程思政教育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路径,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课程思政教育 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磊 陈年和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还有所欠缺,由此加强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已经迫在眉睫,学校建工专业"三学期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系统培养,要制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探讨应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基本策略。
关键词:
高职 建工专业 职业核心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韦进
从高职教育本身去寻找造成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与原因时,我们会发现: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欠缺是一个主要方面。因而,高职教育的改革要从由不同岗位未来战略能力分析确定职业素质要求,构建修正与弹性的教学体系;制定“技术准备计划”,进行培养方案、实施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等方面来提出对策,从而培养和帮助高职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
关键词:
高职教育改革 学生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梁玉国 夏传波 杨俊亮
界定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外延,建构了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体系,探索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三层次递进,四结合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满益 王磊 宋刚勇 李敏 魏晓娅
职业素质是产学无缝衔接的接口,由拓展要素(团队协作与沟通、学习、创新能力),保障要素(人际交往、身心健康、思想道德),支撑要素(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三大类要素构成,其开发途径包括教育、培训、实践、自我修炼等。职业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与职业教育、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人文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积极吸引企业参与到职业素质教育中来。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高职生 职业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诸玉富 由建勋
社会责任感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精神的基石。多年来,某些高职院校片面理解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忽视责任意识教育,致使一些学生高度自我,缺乏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家庭、学校与社会应协同起来,构建包括课程、实践、活动、创新和校园文化相融合的综合性联动培养体系,打造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联动培养运行机制。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社会责任感 职业精神 联动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晶 吴国毅
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培育一批职业素质高的大国工匠,是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调研武汉地区5所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及相关教学管理人员,洞悉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结合调研结果,从切入点、关键点、突破点、落脚点四个方面,探讨了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路径。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学生 职业素质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孟彬
职业精神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的最有效途径是校企合作。要注重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灌输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优秀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校企合作不仅要培养学生,也要培养学校教师,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精神提供保障。
关键词:
职业精神 校企合作 企业文化 学校教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小荣
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主渠道,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内容价值优势及立德树人的作用,创新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途径。具体途径是:完善思政课堂内容设计,以理论涵养学生职业精神;完善思政课实践环节,强力培塑学生职业精神;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多维多方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应金萍
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从国外大学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做法,提出了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道德教育机制、完善评价机制、创新激励机制、重视自我提升机制。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 职业道德 培养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裕华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素质的核心要素,两者的有机融合有利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培养相对分离,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对职业精神的培养则重视程度不够,仅把职业精神视为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辅助措施。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应林 眭依凡
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体系对于推动融合培养实践开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该体系由融合培养理念、融合培养目标、融合培养条件和融合培养活动4个要素构成,在其实施中,应制定科学的融合培养制度,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培养,而且当前宜采用"将职业精神培养融入职业技能培养"这一融合培养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小晴
团队精神是当今社会的时代要求,是大学生求职的必备素质,然而,在实践中却发现当今大学生团队意识淡薄、协作能力欠缺。本文在讨论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四条加强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措施,以示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 团队精神 缺失表现 原因 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营 雷忠良
当代工匠精神在传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入时代特征,其内涵应包含知识、能力、素质、文化四方面要素。当前高职院校在培育工匠精神中面临工匠精神的认同度不足、工匠精神的研究不够深入、工匠精神培养的系统性不强等问题,应进一步确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明确工匠精神实质;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拓宽工匠精神培养渠道;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拓展工匠精神培养手段;建设工匠精神校园文化,推动工匠人文精神的前置培养。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