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8)
2023(5334)
2022(4568)
2021(4197)
2020(3533)
2019(7795)
2018(7875)
2017(13424)
2016(7566)
2015(8402)
2014(8322)
2013(7889)
2012(7345)
2011(6522)
2010(6972)
2009(6438)
2008(6267)
2007(5931)
2006(5486)
2005(5155)
作者
(20551)
(17199)
(17051)
(16152)
(11001)
(8250)
(7629)
(6584)
(6444)
(6324)
(5855)
(5767)
(5756)
(5619)
(5292)
(5227)
(5162)
(5057)
(5032)
(4968)
(4657)
(4191)
(4151)
(4036)
(3973)
(3890)
(3872)
(3837)
(3533)
(3496)
学科
(27986)
管理(27940)
(25022)
企业(25022)
(23401)
经济(23371)
技术(14751)
技术管理(11315)
中国(10067)
(8374)
理论(7912)
(7665)
教育(7452)
业经(7444)
方法(6952)
(6797)
教学(6405)
地方(6151)
(5810)
银行(5801)
(5599)
农业(5424)
数学(5058)
(5047)
数学方法(4919)
(4869)
(4809)
金融(4809)
(4737)
(4661)
机构
学院(100392)
大学(99161)
管理(39369)
(37849)
经济(36771)
研究(33052)
理学(32734)
理学院(32396)
管理学(31856)
管理学院(31633)
中国(25496)
(21075)
(19404)
(19340)
科学(18738)
中心(16155)
(15943)
(14981)
(14845)
师范(14718)
(14533)
财经(14019)
技术(13946)
研究所(13940)
北京(13604)
(13052)
业大(12746)
(12474)
(12155)
职业(11833)
基金
项目(62570)
研究(51011)
科学(50193)
基金(42276)
(35887)
国家(35465)
科学基金(31317)
社会(31053)
社会科(29259)
社会科学(29253)
(28269)
教育(26046)
(22582)
基金项目(22297)
编号(21309)
(20112)
自然(18921)
自然科(18579)
自然科学(18576)
成果(18280)
自然科学基金(18277)
创新(17557)
课题(16905)
资助(15818)
重点(14353)
(14097)
(13857)
规划(13528)
(13383)
(13131)
期刊
(48581)
经济(48581)
研究(35701)
中国(31959)
教育(25030)
管理(19151)
(15680)
(13940)
技术(12893)
科学(12631)
学报(12614)
(11565)
金融(11565)
大学(10244)
学学(8865)
农业(8825)
业经(8295)
科技(8192)
职业(8056)
(7534)
论坛(7534)
图书(7178)
财经(7047)
经济研究(6678)
技术经济(6371)
(6191)
书馆(5644)
图书馆(5644)
问题(5558)
(5241)
共检索到173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心铭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从"关键在人"到"以人为本"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要站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联系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来认识这个问题。思想政治素质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素质。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应该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佘国平  
2004年,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基本实现上海教育现代化的决策。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上海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建国  
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创新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是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源是健全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证是创新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创造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评价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彭芝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中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发现的眼光、全面的眼光,需要处理好办学思想和体制机制中无为和有为的关系、整体适应和局部突破的关系。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裴钢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说到底,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尤其必须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他强调:"高素质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安实  王晓宁  孟祥海  王华  程绍武  
阐述了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含义,分析了交通高速化、智能化、环保化、人性化发展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新需求,提出了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雪文  
转型期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科研生态环境较差,不利于创新型专业人才成长;引进人才自主权较弱,人才理念机制有较多障碍;人才激励机制匮乏,压制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双师型师资队伍不足,无法承担服务地方经济责任;创新型人才发展空间有限,无法长期留住优秀人才的问题。在深入分析转型期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科研生态环境,培植创新应用型人才队伍,完善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培养理论与实践并举的技能型专业人才,拓展创新型人才的事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地方院校转型期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活力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智林  
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项简单的单项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眼于整个培育系统的建立和创新。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与根基。创新型人培养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从家庭、学校到社会使创新观念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环境。首先,创新人才成长与生存需要全社会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创新观念,形成重视创新活动、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成果、宽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敏  
本文尝试基于国内智库人才培养管理现状,思考和探讨智库人才素质需求及其培养路径,从而提出新型智库人才培养管理创新对策。建议国内智库通过改善人才结构、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管理运营人才、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等途径,进一步激活智库内生动力并最大限度整合外部资源,有力提升智库人才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展涛  
当前,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大学使命偏失、培养制度低效、批判精神孱弱、教育目的异化等问题。直面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应在秉持社会责任为先、育人使命为本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探索研究型大学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以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民族中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菱蓉  
互联网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是较之以往各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只有准确地把握互联网时代用户至上、有效互动、集成服务的思维特点,充分把握学生发展需要、设计多元化教育体系、汇集社会各方资源,打造出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全新创新型人才系统平台,才能很好地将这些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冲击转换为高效塑造创新型人才的源动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志明  
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但是,当前工科院校创新教育存在诸如人才“基本功”不够扎实,“知识面仍显狭窄”,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存有缺陷等等问题。对此,作者提出了努力拓宽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型学习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推进个性化课程体系、探索按大类培养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在学期间的研究和训练、培养工程意识和综合能力、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和环境、探索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等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霍月红  张莹  
随着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的步伐加快,大学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核和智能发动机,尤其是创业型大学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带动和辐射作用更加凸显。在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一作用会越来越大。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词,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借鉴国外创业型大学的经验,探索我国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对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绪培  
一、纠正被颠倒的教育节奏当前,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口号的导向下,教育的功利性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教育如果只是为了追逐功利,就不再高尚,同时也失去了灵性,显得庸俗。如今的孩子学得太苦,而且几乎是越小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晓霞  
一、我国创新性人才成长环境与问题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国的人才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一是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素质不断提高,结构得到改善。到2008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近1.14亿人。其中,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4600万人,居世界第一;研发人员总量超过196.5万人年,仅次于美国;技能劳动者总量接近1亿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