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019)
2022(1779)
2021(1778)
2020(1519)
2019(3491)
2018(3496)
2017(6897)
2016(4057)
2015(4725)
2014(4756)
2013(4855)
2012(4910)
2011(4346)
2010(4623)
2009(4404)
2008(4607)
2007(4376)
2006(4260)
2005(4165)
2004(3783)
作者
(13489)
(11285)
(10907)
(10857)
(6960)
(5452)
(4921)
(4488)
(4213)
(4177)
(4169)
(3942)
(3809)
(3738)
(3679)
(3492)
(3289)
(3281)
(3224)
(3200)
(2942)
(2855)
(2700)
(2597)
(2511)
(2475)
(2451)
(2440)
(2424)
(2409)
学科
(13954)
经济(13920)
管理(10080)
(9955)
(7156)
企业(7156)
(6593)
(6084)
土地(5584)
中国(5177)
(5121)
(5082)
农业(4332)
(3992)
税收(3660)
(3624)
(3620)
地方(3618)
银行(3617)
(3431)
业经(3375)
资源(3247)
方法(3223)
(2983)
问题(2931)
(2857)
制度(2850)
(2842)
金融(2842)
(2785)
机构
大学(58215)
学院(58173)
研究(24879)
(21879)
中国(21614)
经济(21220)
管理(19831)
科学(16061)
理学(15046)
(15005)
理学院(14840)
管理学(14478)
管理学院(14385)
(14332)
(14106)
(12925)
研究所(12372)
(11543)
中心(11529)
(11111)
业大(11019)
北京(10882)
农业(10114)
(9646)
(8869)
(8806)
师范(8774)
财经(8572)
(7523)
科学院(7400)
基金
项目(31603)
科学(23419)
研究(23136)
基金(21116)
(19838)
国家(19655)
科学基金(15024)
社会(12380)
(12348)
社会科(11499)
社会科学(11493)
基金项目(11041)
(10859)
自然(10373)
自然科(10008)
自然科学(10007)
教育(9958)
编号(9894)
自然科学基金(9819)
资助(9181)
成果(8908)
课题(7654)
重点(7582)
(7062)
(6479)
(6311)
计划(6236)
科研(6138)
科技(6023)
(5874)
期刊
(33817)
经济(33817)
研究(22136)
中国(16194)
(13014)
学报(11008)
科学(10833)
(10685)
(9334)
金融(9334)
大学(8405)
农业(7894)
学学(7853)
教育(7720)
管理(7414)
林业(6692)
业经(6560)
问题(5127)
(4452)
技术(4390)
财经(4211)
资源(4135)
经济研究(4111)
(3776)
(3670)
(3641)
农村(3559)
(3559)
经济问题(3493)
会计(3471)
共检索到111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泽觥  向天森  
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涉及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方面的十分复杂的综合性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切实推进我县坡耕地退耕还林工作,我们对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雪琴  胡庭兴  张健  李贤伟  宫渊波  
Public welfare fore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odel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the Conversion of farmland to forests in Sichuan Province. It can well represent and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hillside fields. Therefore an Alnus cremastogyne forest community dev...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金红  廖允成  胡兵辉  程天矫  
退耕还林(草)是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粮食安全问题作为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基础背景,成为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增长能否产生正效应的拐点。文章分析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的生态经济效应,认为该区实施退耕还林(草)过程中存在生态与经济效益的不协调,不仅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给黄河中下游地区造成了一系列隐患。针对如何实施好退耕还林(草)这项工程,提出了从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区情出发,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中生态与经济效益协调化的运行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捷  
本文从坡耕地与林地价值差异入手 ,认识和界定耕地与林地的价值 ,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评价退耕土地的前后价值变化 ,探讨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国家制定退耕还林政策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文英  张科利  陈瑶  杨勤科  
退耕还林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论文以退耕历史较长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为例,选取不同类型植被恢复和不同恢复年限的退耕样区,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坡耕地退耕后,遭侵蚀破坏的土体构型渐趋恢复,土壤容重、pH值减小,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等增大;土壤有机质增加了2.75倍,碳增加了27.29%,氮增加了46.79%;而且,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的速度大于土壤全量元素增加的速度。土壤质量恢复效益最大的是刺槐林地,其次是柠条灌木地,最小的是撂荒地。混交林土壤全氮含量最高,柠条最利于铵态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积累。不同类型植被,土壤速效养分的差异比土壤全量元素间的差异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长宁  王树进  
利用陕南地区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基于退耕还林工程造成农户家庭耕地资源约束趋紧的前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后陕南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非农就业收入取代农业收入成为农户最大的收入来源,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明显快于种植业,种植结构更加多元,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粮食单位产量也较退耕前有了明显的增长,农户的家庭总收入和消费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总体而言,退耕还林与农户经济行为的和谐共生关系已基本形成。最后提出长期有效推进陕南地区退耕还林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照光  潘开文  
长江上游属于 2 5°以上的陡坡退耕还林地面积达 170万hm2 ,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重要策源地 ,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实行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陡坡耕地的形成原因与危害 ,以及退耕的难点与有利时机 ,并探讨了详细分析了主要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时民  
截至2005年底,国家累计安排退耕还林900万hm2,荒山荒地造林1400万hm2,中央财政已投入1030亿元。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国1870个县、3200万农户、1.23亿农民。调研表明,退耕还林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进一步发挥工程已逐渐显现的生态功能,切实解决退耕农户生计,应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调整政策,区别对待,分别实行继续补助、延长年限、不再补助、产业扶持等政策,建立促进区域发展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飞  李锐  温仲明  周民良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对黄土高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退耕还林 (草 )是国家和政府治理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为此 ,国家和地方开展退耕试点工作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关系到退耕工程的开展及其生态、社会效益的发挥。在对陕西省安塞县退耕还林 (草 )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比国家、陕西省和安塞县相关政策 ,就其适宜性作以探讨 ,并对若干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退耕还林 (草 )工程是 2 0世纪末我国政府实施的重大生态恢复工程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作为一项生态恢复工程 ,应当遵循生态优先、经济效益次要的原则 ,这是工程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然而 ,在中西部贫困地区 ,实施退耕还林 (草 )工程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 ,如何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长远生态利益和短期经济利益、全局利益与部门利益之间的关系 ,是关乎工程建设质量和系统维护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生态优先的原则和本质出发 ,探讨工程实施过程的政策冲突及其原因 ,并提出调和利益关系的政策管理措施和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茂英  陈光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