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18)
- 2023(5208)
- 2022(4550)
- 2021(4077)
- 2020(3539)
- 2019(8306)
- 2018(7880)
- 2017(14605)
- 2016(7993)
- 2015(8929)
- 2014(8449)
- 2013(8683)
- 2012(8433)
- 2011(7713)
- 2010(7816)
- 2009(7218)
- 2008(7203)
- 2007(6545)
- 2006(6137)
- 2005(5884)
- 学科
- 济(32325)
- 经济(32262)
- 管理(20107)
- 业(19098)
- 企(15646)
- 企业(15646)
- 方法(12110)
- 中国(11556)
- 学(10222)
- 数学(9907)
- 数学方法(9685)
- 农(8694)
- 财(7706)
- 制(6975)
- 地方(6860)
- 业经(6580)
- 理论(6336)
- 农业(5845)
- 人口(5281)
- 贸(5256)
- 贸易(5248)
- 策(5067)
- 易(5064)
- 教育(4982)
- 关系(4926)
- 技术(4743)
- 体(4741)
- 银(4716)
- 银行(4679)
- 和(4629)
- 机构
- 大学(118933)
- 学院(114054)
- 研究(49344)
- 济(44792)
- 经济(43737)
- 管理(37965)
- 中国(36138)
- 科学(32047)
- 理学(31675)
- 理学院(31202)
- 管理学(30310)
- 管理学院(30110)
- 所(27993)
- 京(27814)
- 农(27423)
- 研究所(25255)
- 财(21790)
- 农业(21674)
- 中心(20718)
- 业大(20431)
- 江(19951)
- 北京(18267)
- 院(17975)
- 省(17659)
- 范(16439)
- 财经(16174)
- 师范(16157)
- 州(14997)
- 经(14657)
- 科学院(14374)
- 基金
- 项目(75727)
- 科学(58014)
- 基金(54084)
- 家(50693)
- 研究(50641)
- 国家(50276)
- 科学基金(40556)
- 社会(31197)
- 社会科(29391)
- 社会科学(29380)
- 省(29295)
- 自然(27592)
- 基金项目(27498)
- 自然科(26991)
- 自然科学(26976)
- 自然科学基金(26499)
- 划(26159)
- 教育(23680)
- 资助(23086)
- 编号(18826)
- 重点(18091)
- 成果(16518)
- 部(16460)
- 发(16400)
- 计划(15864)
- 创(15439)
- 课题(15032)
- 科研(14941)
- 创新(14472)
- 科技(14338)
共检索到195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耀臣
一、引言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精辟地概括了中国的人口发展战略。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两者的关联是人们所关心的。 本文作为对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相关性量化研究的雏论,将从构成社会第一生产力的最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旭光
可持续发展人口问题中,最尖锐的当属家庭人口供给与可持续发展人口容量之间存在的偏差问题。为了使这种偏差缩小,进行偏差干预是必要的。笔者认为,对这种偏差的干预最好通过调节家庭的生育成本及收益来进行,在此基础上的计划生育政策才是有效率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文恒 牛叔文
文章用单位人和概念模型研究1957~2005年中国人口数量增长与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的相对状况。结果表明,2005年1个人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6~7个人的影响;1980年以前人口数量增长是影响资源环境的主导因素,1980年以来则是消费水平提高;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压力的贡献率先降后升,且1980年以后稳定在45%左右;人口数量增长对资源环境压力的贡献率先升后降,并一直减至2005年的8.22%。
关键词:
人口 消费水平 资源环境 单位人 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海玲
以长沙市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种预测模型的比较,选用灰色预测模型作为最优模型对长沙市2007-2015年人口总数进行了预测,并针对长沙市人口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人口预测 灰色预测模型 检验 应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夏海勇
城市社会经济的最佳发展 ,在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合理的人口承载量。根据南京市现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人口发展态势 ,结合市政府关于南京市近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及远景目标 ,对南京城市现在与未来的人口合理承载量进行研究与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伟 陈忠玲 王冲
计划生育政策经过长期实践,其社会负效应逐渐积累,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考察计生政策调整的人口数量效应与结构效应,文章运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综合采用Leslie转移矩阵、ARMA模型、GM(1,1)等方法,对坚持一胎制、逐步放开二胎与立即放开二胎三种计生政策调整下,2010—2040年我国人口数量与结构变化进行预测。三种方案均表明未来我国人口总体将呈逐步下降趋势,劳动人口将持续减少,总人口抚养比及老年人口抚养比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史学斌
以美国系统科学家拉兹洛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在一批新兴学科的基础上,创立了广义进化综合理论。该理论把自宇宙起源直到社会发展的过程看作一个进化统一体,试图说明无生命物质、生物和社会三大领域中发生的进化的一般规律。本文即运用广义进化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人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人口城市化进程是物质世界系统进化的必然,其根本动力来自于城市内能流相对于农村内能流的进化优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旭升 林桦 柳青云
通过介绍世界邮轮市场、主要邮轮航线和邮轮的主要船型,运用灰色理论预测和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以及可支配收入与消费倾向的关系,对我国邮轮市场规模和潜在消费人口数量进行预测。通过对比国内外邮轮市场的发展现状,找出我国邮轮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邮轮市场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耀岭 徐洋洋
基于2000~2020年各种统计年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世界人口展望2022》中相关数据,构建劳动力素质综合评价模型,测算中国未来名义劳动供给量与有效劳动供给当量的变动情况,分析人口质量抵补人口数量的可行性及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名义劳动供给量将从2020年的7.447亿人降至2050年的5.659亿人,有效劳动供给当量虽然高于名义劳动供给量,但受限于劳动年龄人口基数的持续缩小,将在2028年达到峰值7.529亿人后开始下降,并于2050年降至6.431亿人;通过教育改革与健康干预提升相对劳动质量,有效劳动供给当量达到峰值的年份可推迟至2032年,并在2050年之前一直保持在7.14亿人以上,在短期内实现人口质量抵补人口数量;长期来看,充分发挥人口质量的抵补效应离不开一定规模的人口基数,需要在全面提升人口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游广永 邹长新 刘冬 林乃峰 沈渭寿
生态承载力评价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产品、水资源、经济发展等要素进行分析,结合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模型,对其可承载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速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浦区人口数量与资源现状相匹配,生态压力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但近年来,青浦区人口增速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协调,生态压力相对增速大于生态弹力,需采取措施以保持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平衡。
关键词:
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承载力 上海青浦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18世纪初期中国的人丁数量和人口数量究竟有多少?这在学术界歧异较大。本文首先对该时期人丁的统计方式作了考察,并校正了一些与实际不相符合的人丁数字,进而对丁与户的关系以及户口比、丁口比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18世纪初期的人丁数量和人口数量提出新的估算方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小浩 高文娟 黄依梵
本文利用143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测算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发展数量(传统GDP)和经济发展质量(绿色GDP)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与劳动力数量相比,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均更大;第二,与经济发展的数量相比,可持续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质量的敏感程度更高;第三,与低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或地区对劳动力质量的依赖程度越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优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渐减弱,而人口质量红利则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而稳定的动力。面对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的挑战,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质量,是“十四五”期间构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