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1)
- 2023(7022)
- 2022(6080)
- 2021(5583)
- 2020(4658)
- 2019(10456)
- 2018(10658)
- 2017(19433)
- 2016(11090)
- 2015(12644)
- 2014(13066)
- 2013(12526)
- 2012(11643)
- 2011(10472)
- 2010(10815)
- 2009(10092)
- 2008(10243)
- 2007(9667)
- 2006(8638)
- 2005(8153)
- 学科
- 管理(39204)
- 济(37344)
- 经济(37261)
- 业(32224)
- 企(28627)
- 企业(28627)
- 财(14977)
- 制(14702)
- 方法(12926)
- 中国(11675)
- 农(10732)
- 业经(10442)
- 数学(10030)
- 体(9863)
- 数学方法(9850)
- 务(9319)
- 财务(9291)
- 财务管理(9253)
- 理论(8849)
- 企业财务(8681)
- 银(8616)
- 银行(8604)
- 学(8451)
- 体制(8243)
- 行(8175)
- 融(7939)
- 金融(7935)
- 税(6947)
- 划(6843)
- 度(6756)
- 机构
- 学院(156538)
- 大学(154258)
- 济(58795)
- 经济(57226)
- 管理(55593)
- 研究(50068)
- 理学(45905)
- 理学院(45375)
- 管理学(44547)
- 管理学院(44249)
- 中国(40789)
- 财(34279)
- 京(32962)
- 科学(29186)
- 江(27027)
- 所(25416)
- 财经(25163)
- 中心(23777)
- 经(22362)
- 农(22301)
- 研究所(21926)
- 州(21457)
- 北京(20998)
- 范(20728)
- 师范(20517)
- 业大(19932)
- 院(18479)
- 技术(18446)
- 财经大学(18246)
- 省(18146)
- 基金
- 项目(94037)
- 研究(73580)
- 科学(73044)
- 基金(65344)
- 家(55665)
- 国家(55122)
- 科学基金(47255)
- 社会(45121)
- 社会科(42524)
- 社会科学(42514)
- 省(38261)
- 教育(35370)
- 基金项目(33966)
- 编号(32027)
- 划(31238)
- 自然(28692)
- 成果(28155)
- 自然科(27946)
- 自然科学(27940)
- 自然科学基金(27431)
- 资助(26379)
- 制(23409)
- 课题(23226)
- 重点(21465)
- 部(20581)
- 创(19872)
- 性(19867)
- 项目编号(19703)
- 发(19389)
- 年(19269)
共检索到256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英辉 程烨 肖攀
研究目的:地权指界是界址调查的一个必要程序,也是减少土地纠纷的必要手段,搞好地籍调查必须强化现场指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法。研究结果:地权指界同时具有民事法律性质和行政法律性质,地界指认中表现为民事法律关系,地界界定中表现为行政法律关系。研究结论:建立和完善地权指界法律制度,应当明确地权指界制度的适用范围,确立地权指界制度的法律效力,完善地权指界制度的实体规定,规范地权指界制度的法律程序,严格地权指界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
土地法 地籍调查 地权 指界 法律制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佑海 赵燊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作为中国新时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一项重要战略,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微观区域生态修复,亦非法律责任承担方式。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元理论和方法论,通过法律制度建构以实现制度之治是推动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的重要路径。在此视野下通过对现行治理实践予以检视,可以发现其具有治理价值认知存在偏差、治理逻辑仍不自洽、法制框架仍不完善的问题。为此,应当通过建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法律制度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具体建构路径为:以三大战略为依托实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顶层设计;以空间有序和多元共治为逻辑主线完善体制机制;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为载体完善治理制度框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汪全胜
采用类型化评估方式,将所有规制学位的法律部门或法律条款进行整体上的考察与评估,认为我国已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学位法律的类型化体系,从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协调性维度对这些法律制度进行整体性评估,指出学位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完善学位法律制度的建议与意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德军
回顾英、美等国家法律意义上的按揭含义,分析我国按揭的特点,我国目前还只宜对楼花按揭进行规制。针对按揭性质的种种说法,将其定位在《房地产法》中,并应是房地产交易的一种融资方式.
关键词:
按揭 房地产 再转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春华
外商风险投资需要良好的法律环境。本文着重分析我国目前制约外商风险投资的法律障碍 ,在此基础上提出必须及时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制度 ,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促进外商风险投资在我国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外商风险投资 税股法律法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蒋飞 贾辉 刘轶群
股票期权制度的研究 ,更多地被见诸于经济学研究的文章当中 ,经济与法律联系的紧密性 ,使其作为一种法律制度的重要性也日渐为人所注意。尤其股票期权在公司法、证券法中更多地被人们所探讨。针对我国现有理论和实践对股票期权的产生原因 ,针对股票期权制度实行所需股票来源、股票期权人范围等问题 ,联系我国现行《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对该制度的构建初步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兴光
本文主要依据《外贸法》和《反倾销条例》的有关规定,探讨了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立法依据、反倾销的主管机关、反倾销程序和反倾销措施,并就完善现行的反倾销法律制度提出了几点设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扬 胡实
矿权法律制度不完善、矿业市场混乱不堪等原因造成了我国矿产资源大量浪费,生态环境严重受损。完善的矿权法律制度无疑是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也是促进我国矿业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动力源泉。文章在对矿权法律制度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现行矿权法律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矿权 矿业权 法律制度 矿产资源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秦守勤
农业生态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实践模式,本论文在分析我国农业生态化法律制度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缺陷,从立法理念、立法技术、法律体系、配套制度、法律的政策属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证,最后围绕着以上问题提出了完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生态化 立法理念 法律体系 保障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明
离岸金融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离岸金融所带来的风险对金融体系和金融秩序的稳定产生着重要影响,研究离岸金融的监管无论对国际金融的稳定还是对中国发展离岸金融都至关重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威毅
现行《商标法》时限制度的最大缺陷就是对商标行政主管机关的时间约束严重缺位 ,这既与WTO规则要求不适应 ,在实践中也产生了大量弊端。为此 ,应从社会监督、机关内部监督与制约和司法审查制度三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商标注册时间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有星 李杭敏 王琳
民间金融市场需要法治化治理,研究民间金融市场法治治理逻辑,构建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是依法治市的必然命题。民间金融市场法律制度包括民间金融市场主体法律制度、民间金融市场行为法律制度、民间金融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民间金融市场信用体系法律制度以及民间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五个方面。相应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在于应用合格主体的备案制度对民间金融市场主体设定准入标准;分别针对民间金融的债、股、合伙及类信托法律行为设计相应制度;明确地方政府主管民间金融的职能和监管制度,建立协调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信用数据资源与信用评级机构的积极作用,构建民间金融信用体系;借助刑法规制和司法能动性防范与化解民间金融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学雷 李海燕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有关经营吸收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并缴纳存款保险费,在投保机构出现经营危机或破产倒闭时,由保险机构向投保人提供财务救援或由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一种机制。2006年12月11日,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雷富春
投资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投资调控是国家为弥补市场失效而对本国的投资总量、投资结构、投资布局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行为。我国的国情较为特殊,国家投资调控的责任和手段与众不同。对投资调控法律制度的体系进行探讨意义非常重大。
关键词:
投资调控 投资调控制度 投资调控法律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皮天雷 段宇信
在金融生态建设中,完善法律制度是改进金融生态的重中之重。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阐释了中国金融生态环境法制缺陷的深层次原因是没有真正实现从“人治”、“权治”到“法治”的根本转变,以及非正式约束与市场经济还存在诸多的矛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法律制度建设。当前我国金融生态建设的首要问题应以完善金融产权为核心,以强化信用秩序为重点,改善金融主体法律制度。
关键词:
金融生态 法律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