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0)
2023(2878)
2022(2748)
2021(2730)
2020(2392)
2019(5373)
2018(5133)
2017(9348)
2016(5912)
2015(7245)
2014(7362)
2013(6882)
2012(6765)
2011(6032)
2010(6279)
2009(5323)
2008(5136)
2007(5000)
2006(4588)
2005(4182)
作者
(16899)
(13892)
(13782)
(13597)
(9081)
(6897)
(6467)
(5721)
(5502)
(5499)
(4976)
(4882)
(4759)
(4730)
(4580)
(4446)
(4425)
(4186)
(4123)
(4120)
(3852)
(3580)
(3421)
(3413)
(3340)
(3260)
(3161)
(3132)
(3076)
(3020)
学科
(16270)
经济(16132)
管理(12004)
(10362)
(8533)
企业(8533)
教育(8458)
理论(7886)
中国(7665)
(7632)
方法(6534)
(6355)
(5905)
业经(5518)
(5291)
地方(5050)
教学(4955)
研究(4850)
(4724)
农业(4613)
(4352)
(4326)
制度(4322)
社会(4028)
学校(3668)
研究生(3611)
(3529)
技术(3494)
工作(3431)
数学(3366)
机构
学院(80456)
大学(74889)
研究(30672)
(25948)
经济(24920)
管理(24839)
中国(20890)
理学(20080)
理学院(19763)
管理学(19258)
管理学院(19106)
科学(17918)
(17684)
(16210)
(15928)
技术(15737)
职业(15698)
(15597)
(14733)
研究所(14248)
中心(13780)
(12656)
师范(12549)
(12231)
农业(12053)
技术学院(11815)
(11697)
北京(11587)
业大(11550)
职业技术(11444)
基金
项目(48385)
研究(41517)
科学(36915)
基金(30485)
(25981)
国家(25586)
社会(23854)
教育(23337)
(22287)
社会科(20989)
社会科学(20976)
科学基金(20907)
编号(20576)
(18245)
成果(17852)
课题(16370)
基金项目(15722)
(13877)
资助(12825)
自然(12102)
自然科(11806)
自然科学(11800)
重点(11766)
自然科学基金(11614)
(11565)
规划(11117)
(11105)
项目编号(10977)
(10777)
(10130)
期刊
(36426)
经济(36426)
研究(28807)
中国(27328)
教育(26259)
(14839)
学报(13105)
(11743)
科学(11101)
职业(10777)
技术(10147)
大学(9917)
农业(9534)
学学(8811)
管理(8349)
(7840)
金融(7840)
(7467)
技术教育(6713)
职业技术(6713)
职业技术教育(6713)
(6336)
论坛(6336)
财经(5712)
图书(5645)
业经(4992)
(4883)
(4668)
经济研究(4399)
问题(4257)
共检索到136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西省  
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307名地方高校毕业生进行社会适应调查。结果显示:地方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的水平明显低于重点高校;女生的适应情况要高于男生的适应情况;专业对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十分明显;生源地对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志刚  梁晨露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职毕业生从大学校园环境直接进入社会环境,能否顺利完成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过渡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涉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为充分了解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笔者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38份;其中男生296人,女生142人,回收率达87.6%。结果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但是要想跟上产业升级步伐,须进一步提升自身办学水平。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社会交往能力在"工作(学习)之外经常参加的社会活动"调查结果显示:10.6...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奇清  乔向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怡  于波  张洪峰  
在众多的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中,专业技能及职业精神与成功就业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210家企业和410名已成功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江东  楼永俊  
目前高职教育对毕业生就业的关注已经从单纯的就业率高低逐步转向其就业质量及未来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而其中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高职毕业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通用能力。通过调查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通用能力掌握情况的评价以及企业最重视的通用能力,为高职教育培养学生通用能力提供有益的基础性数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富国亮  胡静  曹小兵  
随着国务院确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职业教育履行"培训"职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文章从必要性分析和现状调查入手,认为高职院校要主动牵头、率先作为,建设职后教育机构,创新职后教育投入形式,提升职后教育水平。同时,高职院校应当"在职后教育服务中寻合作,在区域经济贡献中求发展",紧密围绕区域企业和毕业生的职后教育需求,探索实施以"分阶段、多样化、终身制"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职后跟踪培养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凤英  刘学惠  
采用问卷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状况及压力原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于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同性别、是否找到工作、学生在就业压力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就业压力源数据进行分析,表明高职毕业生所体验的就业压力更多是由社会现实状况带来的,其次是个人内在压力源和社会支持压力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韩娟  黄素君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按照分层取样的原则,调查了澳门地区2012年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流向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第一,澳门、中国内地和台湾是当前澳门高中毕业生的主要升学地区;;第二,在澳门的就业前景、个人兴趣发展、入学条件、大学期间的经济收益是影响澳门高中毕业生升学选择的主要因素;;第三,在升读专业的选择上,澳门高中毕业生集中在社会和人文学科,尤其是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心理学、公共管理等专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中兴  齐晓翠  赵丽娜  张金耀  
本文通过对医学高职毕业生毕业五年后的就业状况调查,从工资收入、发展稳定性、工作态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状况。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后的职业发展相对稳定、空间广阔,但从就业质量、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进而从市场人才需求、学校教育、学生素质等个方面分析,有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代莉  秦素玲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情况的调查,发现河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呈现创业氛围浓厚、创业信心较足、创业领域集中在第三产业等特点,但存在创业成功率较低、创业资源较少、扶植政策"落地难"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丰富创业教育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创业教育研究力度等,以改进和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燕  
对近三年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并从就业观念、就业去向、就业能力、就业满意度、就业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对口就业率低,毕业生就业观念与单位用人观念存在偏差;专业水平薄弱,就业能力与潜力有待挖掘;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关联度不紧密,就业去向与前景堪忧等问题。五年制高职学校应深化校企融合、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多途径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健全就业质量评价及反馈机制等就业质量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铁力  申星  
本文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对重庆富士康电子有限公司、重庆英业达集团公司、重庆广达集团公司和重庆鑫源公司等7家企业中的350名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调查,揭示了重庆市高职院校大学生有关职业适应性的职业环境适应性、职业人际适应性、职业能力适应性和职业选择适应性的特点,并从性别、在校期间是否担任过职务、在校期间是否获奖或荣誉和在校期间是否有过兼职四个方面进行均值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相应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忠明  黄慧  王燕子  
职业生涯适应能力被众多研究者视为重要的、必备的软技能,是个体获取适合的工作、提升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15个月的纵向跟踪对比研究,探讨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适应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控制组,培训组成员将在培训3个月后提升职业生涯适应能力;相对于控制组,培训组成员将在就业1年后呈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状态。为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相关的措施,例如,培育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提升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决策能力,提升探索自我和未来场景的能力,以及培育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从整体上提升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适应能力。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曹迎红  王丽娟  
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生适应岗位能力的调查与分析曹迎红,王丽娟(黑龙江大学法学院150080)1图书馆学教育的危机图书馆学教育是与传统信息产业、尤其是图书馆事业相对应的一种职业教育体系。其目标是培养能够在各级各类图书馆从事分类、编目、检索、参考咨询及管理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