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2)
2023(4245)
2022(3611)
2021(3471)
2020(2787)
2019(6459)
2018(6487)
2017(10784)
2016(6800)
2015(8203)
2014(8620)
2013(7950)
2012(7523)
2011(6637)
2010(6849)
2009(5803)
2008(5936)
2007(6006)
2006(5413)
2005(4801)
作者
(18093)
(14512)
(14370)
(14126)
(9288)
(7027)
(6869)
(5857)
(5725)
(5590)
(5090)
(5017)
(4910)
(4723)
(4677)
(4533)
(4531)
(4394)
(4273)
(4268)
(3927)
(3699)
(3677)
(3600)
(3533)
(3456)
(3361)
(3273)
(3111)
(3084)
学科
(18683)
经济(18659)
管理(17296)
(11421)
(9446)
企业(9446)
中国(8860)
理论(7796)
教学(7712)
地方(7225)
教育(7205)
(7103)
(7034)
(5433)
学法(5406)
教学法(5406)
业经(5386)
学理(4622)
学理论(4622)
农业(4518)
(4346)
学校(4307)
(4204)
方法(4203)
(3966)
(3893)
银行(3889)
工作(3862)
(3675)
财政(3586)
机构
学院(85795)
大学(79361)
研究(27071)
管理(25640)
(25049)
经济(23973)
中国(22016)
理学(19386)
理学院(19110)
(18601)
管理学(18582)
管理学院(18412)
(17776)
职业(17166)
(16489)
技术(16456)
科学(16186)
(14517)
(14196)
师范(14067)
(13659)
中心(13386)
(12282)
北京(12262)
职业技术(12222)
技术学院(12105)
(11825)
教育(11608)
研究所(11486)
财经(10904)
基金
项目(45367)
研究(41767)
科学(33126)
基金(25213)
教育(23338)
(21889)
编号(21732)
社会(20475)
(20448)
国家(20118)
成果(19083)
社会科(18894)
社会科学(18888)
课题(17487)
(17055)
科学基金(16567)
(15864)
基金项目(12938)
项目编号(12161)
(11607)
规划(11474)
重点(10960)
研究成果(10726)
资助(10685)
(10615)
(10477)
(10041)
(10029)
阶段(10006)
大学(9576)
期刊
(41534)
经济(41534)
研究(30845)
中国(29892)
教育(29303)
(15307)
技术(13680)
(12289)
职业(12034)
管理(10791)
学报(10645)
图书(9369)
(9261)
金融(9261)
大学(8703)
科学(8661)
技术教育(7820)
职业技术(7820)
职业技术教育(7820)
农业(7799)
书馆(7424)
图书馆(7424)
业经(7395)
(7085)
论坛(7085)
学学(7081)
财经(5457)
经济研究(4919)
(4767)
会计(4764)
共检索到157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亚平  
地方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重视专业建设是提高地方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工程力学专业就业范围较广,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较强。地方院校在专业学科建设中既要立足于学校发展,又要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培养人才方面和专业建设方面,以实际需求为主,以教育成果和服务经济为目标,真正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高度融合。文章分析阐述了地方院校工程力学专业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工程力学专业的优势,明确了地方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思义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制定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案时,应以掌握基本理论,学会基本技能为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对知识的"引发点"、"衔接点"、"异同点"、"疑难点"进行精讲,同时应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鲜明生动的事物来激发他们的形象思维活动,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蜀仁  
分析了以网络、光盘及传统形态出版发行的文献信息资源的不同的网络共享特性,分别讨论了它们的资源建设策略。提出了用Ei数据库的信息源,作为高校工程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引进国外期刊和国际会议文献参考依据的资源建设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泽芳  唐中剑  
从物联网关键技术以及岗位分析出发,阐述了物联网专业建设思路以及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法,对建设特色专业有一定的启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傅小珠  朱永甫  
新时代教育思想要求高校必须实施“三全育人”和“创新创业”,两者是托起人才培养大厦的“擎柱”,而“课程思政”则是核心“节点”。文章基于工程管理专业特征以《工程力学》课程为例,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施等多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各种实际建筑工程案例的解读中去感知基础力学的重要性,了解我国科学家在推动国家科技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段燕梅  
结合近年来国家有关工程实验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改革政策,提出高校工程实验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工作中应注意:规范工程实验技术系列职称层级名称,细化工程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价标准,明晰职称评委评价导向,规划正高级职称名额数量。同时提出申请人应从四个方面注重自身积累,积极应对高校工程实验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工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田双  梁毅  吕林  
详细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并结合贵州民族大学工程实训中心建设,阐述了新教育环境下实训中心的特色教学模式和运行管理方式。通过不断创新实践,努力建设成为省内示范性实训中心,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双一流"任务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诗成  
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到今天面临诸多困难,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在改革,实现办学转型,建设教学应用型大学。建设教学应用型大学应该是地方高师院校走出计划时代,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步。本文作者对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建设教学应用型大学提出了自己思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东雨  张本华  刘庆玉  李轶  李金洋  张敏  赵玲  牛卫生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方针和政策,专业建设不仅是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的迫切需求,也是提升质量工程的重要举措,直接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质量。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在原有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本科专业基础上历时近20年的建设。对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内容进行探讨,以期通过专业建设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的创新型人才有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廷强  
文章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为视角,认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职业素质等为目的。具体体现为探索建立在大平台下细化专业能力的教学体系;根据社会需求,加强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实践;根据就业需求,改革学业就业双赢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田友清  丁平  刘德军  王庆林  
专业建设标准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和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专业建设起着指导、规范、评价和反馈作用。为了制定适合高职院校操作层面的专业建设标准,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评估性专业建设标准为参照,从制定依据、遵循原则和制定内容三方面阐述了专业建设标准制定的策略,从而为科学制定专业建设标准提供依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牛国良  
高职特色专业建设关乎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比之工科类专业财经类专业建设的难度更大。在厘清特色专业概念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建设的路径并提出了对特色专业建设成果最终的检验方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建海  
合同法第286条规定的承包人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在性质上属于法定抵押权,且在建筑施工合同无效、建设工程尚未竣工的条件下,仍应适用本条规定;对承包人垫付的且已物化到建设工程中的工程款、因业主违约而形成的补偿性违约金也应当列入优先受偿之列;并对行使优先受偿权的期限及与消费者的权利冲突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巩丽霞  
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已成了我国消费领域十大投诉项目之一,但相关法律规范却存在许多缺憾和漏洞,不仅有质量问题认定的法律依据宽严不一的问题,且质量保修责任的认定亦有矛盾之处,还有因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年限漫长而使得质量问题所致的损害赔偿权难以实现的问题。房屋质量纠纷的解决面临困惑。统一、明确法律规范,在房地产行业推行强制性住宅质量保险和惩罚性赔偿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伟庆  蔡建章  
本文首先介绍我国传统的工程筹建处管理模式,分析其优缺点;接着介绍了国外工程管理的一般模式,设计与施工管理模式,管理承包模式,并着重分析了这几个模式的特点;最后根据我国工程管理发展的现状,结合国际上的常用模式,提出一套符合我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并分析了这种模式的特点及实施时须注意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