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8)
- 2023(10187)
- 2022(8543)
- 2021(8145)
- 2020(6686)
- 2019(14903)
- 2018(14906)
- 2017(26138)
- 2016(15252)
- 2015(17102)
- 2014(16723)
- 2013(15396)
- 2012(14248)
- 2011(12935)
- 2010(13572)
- 2009(12606)
- 2008(12377)
- 2007(11625)
- 2006(10517)
- 2005(9907)
- 学科
- 管理(50746)
- 业(45104)
- 济(45033)
- 经济(44944)
- 企(40639)
- 企业(40639)
- 教育(21241)
- 中国(21039)
- 财(18025)
- 技术(17490)
- 制(16759)
- 方法(15324)
- 业经(12969)
- 理论(12887)
- 农(12688)
- 技术管理(12123)
- 数学(12096)
- 数学方法(11847)
- 学(11375)
- 体(11252)
- 银(10764)
- 银行(10752)
- 行(10303)
- 务(9700)
- 财务(9674)
- 地方(9671)
- 财务管理(9641)
- 融(9482)
- 金融(9480)
- 体制(9462)
- 机构
- 大学(202816)
- 学院(197531)
- 济(75237)
- 经济(73352)
- 管理(72349)
- 研究(69033)
- 理学(60916)
- 理学院(60164)
- 管理学(59187)
- 管理学院(58735)
- 中国(49145)
- 京(44026)
- 财(42063)
- 科学(37394)
- 范(34964)
- 师范(34756)
- 江(34649)
- 教育(33653)
- 所(32933)
- 中心(31416)
- 财经(30961)
- 研究所(28931)
- 北京(28746)
- 师范大学(28311)
- 经(27871)
- 州(26624)
- 院(25258)
- 农(23815)
- 技术(23717)
- 经济学(22947)
- 基金
- 项目(123505)
- 研究(101552)
- 科学(100901)
- 基金(86886)
- 家(73291)
- 国家(72478)
- 社会(64154)
- 科学基金(63342)
- 社会科(60563)
- 社会科学(60552)
- 教育(54810)
- 省(50427)
- 基金项目(44757)
- 划(43503)
- 编号(42556)
- 成果(38688)
- 自然(37105)
- 自然科(36299)
- 自然科学(36290)
- 自然科学基金(35707)
- 课题(33887)
- 资助(33427)
- 创(31623)
- 制(30271)
- 部(29269)
- 重点(29228)
- 创新(28469)
- 年(28158)
- 发(27294)
- 性(27111)
- 期刊
- 济(90634)
- 经济(90634)
- 研究(76313)
- 教育(58778)
- 中国(57616)
- 财(35260)
- 管理(31829)
- 学报(24241)
- 科学(24120)
- 农(22159)
- 技术(21865)
- 融(21440)
- 金融(21440)
- 大学(20901)
- 学学(17612)
- 财经(16304)
- 职业(15061)
- 经(14097)
- 业经(13892)
- 农业(13849)
- 经济研究(13716)
- 坛(12127)
- 论坛(12127)
- 问题(10891)
- 科技(10805)
- 图书(10481)
- 技术教育(9649)
- 职业技术(9649)
- 职业技术教育(9649)
- 技术经济(9542)
共检索到332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柴纯青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过去的几年中开始推进民办教育制度创新。文章基于对这些制度创新案例的研究指出,这些案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地方政府具有改善公共服务的基本观念、直面民办教育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以及在地方政府力所能及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改革。然而,这些创新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政府部门和公共学校形成的利益格局的阻力。同时,公众参与程度低、推动创新的人治力量太强也是其中的制约因素。因此,建立对创新的有效保障机制,是今后民办教育制度创新得以持续的关键。
关键词:
民办教育 制度创新 地方政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圣足
制度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源动力。要从根本上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必须改革和创新民办教育制度。本文以温州民办教育新政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影响民办教育制度改革创新的四大因素,总结提炼了温州民办教育新政的五大突破之处和三个鲜明特点,并概括指出了其对其他地区乃至宏观民办教育制度创新的四点有益启示。
关键词:
民办教育 改革发展 制度创新 温州新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华
制度创新是民办教育对中国教育发展最深刻和持久的贡献。民办教育的出现打破了政府对教育的垄断,在市场层面改变了资源配置的游戏规则,通过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成功地实现了公办学校的民营化管理,通过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开辟了发展民办教育的新途径,民办学校在法人治理方面的制度规范为公办学校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关键词:
民办教育 制度创新 教育民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武元
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出台对于促进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和社会以及民办教育的发展差异很大,单靠国家层面的法律无法解决全国不同地区民办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各自问题。因此,地方民办教育管理条例必须重视上位法尚未解决的核心问题,必须重视本地区发展需要的适用性,切实制定出适合本地区民办教育发展的具体实施办法,使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词:
民办教育 管理条例 合理回报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韦文娟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应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会计行业发展新要求、会计环境变化新趋势为出发点,以学习掌握新会计理论、会计知识、会计准则为重点,以提高会计人员法制观念、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主线,注重继续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创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努力提高培训效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铁明 李敏
产权问题是民办教育制度建设应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对构成产权的所有权、收益权、退出机制三个要素进行分析后认为:民办教育制度安排的关键就是明晰产权激励政策;承认民办学校是"公众产业",其存续过程的收益权与剩余财产分配权应属于出资举办者;要建立积极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民办教育 产权 激励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武元
制定地方民办教育管理条例必须遵循“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三个原则,必须全面把握本地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以及其他相关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要着力解决《民促法》和《实施条例》尚未很好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合理回报比例和退出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地方民办教育管理条例的应有作用。本文就起草S市民办教育管理条例时的若干思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S市 民办教育 管理条例 制定 思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章露红
地方民办教育政策创新的空间呈现三种基本样态:宪法秩序赋予的合法性空间是前提和基础,制度非均衡所致的需求空间是源动力所在,"制约不完全"生成的策略空间是地方寻求政策突破的主要途径。因立法层级和法律效力不够产生的合法性危机是地方政策创新需要注意的法律边界问题。当前贯彻新法新政,地方政策创新需要聚焦以下六个重要议题:推进现有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过渡、建立健全差异化的政策扶持体系、落实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民办教育治理体系和丰富民办教育组织形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社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马廷奇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大众化进程使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渐凸现 ,并愈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等教育公平是个相对的概念 ,不同的国家和历史时期都赋予与其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自身的制度短缺和僵化现象愈加明显 ,人们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实质归结为制度问题。因此 ,高等教育公平要成为实践中可接受的现实 ,有赖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
关键词:
高等教育公平 教育体制 制度创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江源
教育发展背后的核心机制是教育制度创新。本文论述了教育制度创新与教育发展的关系,分析了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教育制度创新的策略和思路。
关键词:
教育发展 教育制度 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谈松华
本文论述了国民能力建设的重要地位和基本内涵 ,以及中国国民能力建设面临的国情特点、机遇和挑战 ;在分析中国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础能力、核心能力、职业 (岗位 )能力在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中的要求 ,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教学体系的调整和改革的方向 ;论述了教育制度创新在国民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提出了教育管理制度、选拔制度、培养制度、合作办学制度、多种证书制度等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守聪
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乡村流动到城镇,从农业转向非农业,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3亿人,并且仍以每年900万人到1000万人的规模转移,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问题突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表明,未来"谁来种地",已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狭义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指种植业和养殖业大户,农业劳动是其主要职业活动内容,农业收入是其主要收入。广义的新型职业农民,一般是指与农业相关的职业群体和潜在的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农村、农业发展带头人,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