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9)
2023(5499)
2022(5015)
2021(4539)
2020(4121)
2019(9960)
2018(9882)
2017(19538)
2016(11030)
2015(12744)
2014(13097)
2013(13419)
2012(13066)
2011(11814)
2010(11975)
2009(11325)
2008(11411)
2007(10708)
2006(9277)
2005(8547)
作者
(34488)
(29051)
(28926)
(27853)
(18395)
(14097)
(13453)
(11396)
(10821)
(10548)
(9914)
(9747)
(9296)
(9268)
(9237)
(9199)
(9136)
(8671)
(8470)
(8457)
(7337)
(7311)
(7184)
(6657)
(6634)
(6567)
(6565)
(6509)
(6049)
(5994)
学科
(52972)
经济(52923)
(29952)
管理(28833)
方法(26043)
数学(23515)
数学方法(23276)
(21686)
企业(21686)
(16209)
(15987)
中国(12693)
地方(12598)
农业(11236)
(10971)
(9730)
贸易(9728)
收入(9686)
(9472)
(9387)
业经(9328)
(7553)
银行(7531)
(7500)
财务(7486)
财务管理(7462)
(7414)
(7313)
金融(7310)
(7125)
机构
大学(170414)
学院(168678)
(73052)
经济(71529)
管理(62634)
研究(59195)
理学(53492)
理学院(52823)
管理学(51836)
管理学院(51514)
中国(44828)
科学(37032)
(36690)
(34011)
(33165)
(31952)
研究所(28833)
中心(27458)
(26853)
业大(26631)
财经(26535)
农业(26206)
(23858)
北京(23365)
经济学(23344)
(22636)
师范(22425)
经济学院(21335)
(20921)
(20289)
基金
项目(107234)
科学(82995)
基金(77203)
研究(77024)
(67610)
国家(67054)
科学基金(56018)
社会(48269)
社会科(45650)
社会科学(45628)
(41585)
基金项目(41085)
自然(35992)
教育(35661)
(35388)
自然科(35100)
自然科学(35087)
自然科学基金(34448)
资助(32458)
编号(31775)
成果(26558)
(24493)
重点(24486)
(23681)
课题(21728)
(21386)
科研(20976)
教育部(20637)
创新(20101)
大学(20101)
期刊
(80910)
经济(80910)
研究(51509)
中国(31758)
(29864)
学报(28295)
(27291)
科学(25096)
大学(20605)
管理(20078)
农业(19417)
学学(19328)
教育(15848)
(15651)
金融(15651)
技术(14396)
财经(13547)
经济研究(12930)
业经(12792)
问题(11694)
(11634)
(10418)
统计(9756)
技术经济(9661)
(9062)
理论(8620)
(8468)
图书(8312)
(8221)
商业(7999)
共检索到254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董藩  
《经济研究》1991年第1期发表了杨伟民同志的《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一文(以下简称《分析》),该文通过对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地区间的收入差距逐渐变小的结论,并进而给出了几点极重要的政策性启示。初览此文,为这种结论而感到新颖和欣慰;继而,笔者又对其结论和分析方法产生了疑窦。现提出几点向杨伟民同志请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伟民  
一、全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变动人们的感觉是,“六五”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转轨以及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深入,国家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并实施了对东部或沿海的布局优先、政策倾斜的发展战略,从而导致了总体上的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这是以两个地区或两个地带间的绝对距离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如1978年和1989年东部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芳  周兴  
1978年以来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形如倒N型的三个时期,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基本上与我国经济发展与制度改革的进程相一致。在1978-1983年、1983-1988年与2003-2008年这三个时期内我国地区间的长期收入差距得到缓解;然而在1988-2003年间,地区间的长期收入差距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对1978-2008年各时期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分解显示各时期内地区收入序位的排列相对稳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各时期地区间收入增长的累进性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造成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少刚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确定的这一方针,正在有效地指导着当前的改革实践。《决定》中还有一段话也是同等重要的,那就是:“越是搞活经济,越要重视宏观调节,越要善于在及时掌握经济动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学会掌握经济杠杆,并且把领导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剑这一方面来,应该成为各级经济部门特别是综合经济部门的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柱  陈继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梯度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其中,对外贸易是引致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贸易开放度高低对省际人均实际产出(GDP)的影响。研究发现,在1981-2007年间,从全部样本省区来看,贸易开放度较高省区的人均GDP比贸易开放度较低省区的平均要高125-197元,约占样本实际人均GDP的6.1%-9.6%。从贸易开放度较高的省区中随机地挑选一个省区,这个省区的实际人均GDP与假定该省区贸易开放度较低时平均要高856.9-900元,约占样本实际人均GDP的39%-43%。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扩大内需、减少对海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施文泼  
近年来,国民收入分配问题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政府收入与居民收入的不同步增长这一现象更是备受指责。其中,陈志武教授的一个观点屡屡被人们提及。陈教授认为,"从1995年到2010年,如果把通货膨胀的影响去掉,政府预算内财政税收在这15年里翻了10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除去通胀大概只增长了2.2倍",①政府财政收入的扩张速度长期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说明财政收入挤占了居民收入,造成了国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肖定华  
几年来,商品流通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今后的商品流通中,要不要主渠道?国合商业能否成为社会商业中的主渠道?有没有能力作为主渠道?李骏阳同志在《对国营商业主渠道作用的重新思考》(1991年《财贸经济》第12期,以下简称“李文”)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劲  
李怡农同志在九二年第四期《农村金融研究》上发表了《分散性:信贷的一个重要原则》一文,笔者反复拜读后,甚觉不敢苟同,故不揣浅陋,在此谈些个人看法,以求教于李怡农同志及诸同仁。 一、“实践引出的思考”的思考 《分散性:信贷的一个重要原则》一文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是源于李怡农同志对实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立军  王明成  何萍  
文章对人均收入方程进行估计,利用方差分解模型将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在控制了劳均物质资本、交易成本、人力资本、对外贸易和城市化水平等变量之后,得出市场化水平在本文考察期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平均贡献度为10.2%,市场化水平贡献的增长率为8.3%,占收入差距增长率的比值为35.3%,位居所有影响因素贡献增长率之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武  
《技术经济》1982年第6期刊登的唐泽江同志的《试论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一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简述了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二者的关系。该文观点、方法颇有独到之处,能启发人的思路。但是,对于经济效果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及经济效益的动态分析,读后产生了一些问题,特提出来与作者商榷。一、给经济效果所下的定义是二元的定义该文认为,“经济效果是劳动的结果和劳动过程中物质变换的数重关系的反映。”根据这一定义,作者认为经济效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绝对经济效果”和“相对经济效果”两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扈照轼  
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分配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拉大。这种变化有其合理原因也有其不合理成分。文章从收入分配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居民收入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申祥  王孝松  
本文旨在考察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通过估计人均收入决定方程并将收入差距进行分解,在控制了国内资本存量、教育水平、城市化水平、区位等因素的基础上,我们有效地识别出全球化因素对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估计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贸易开放对收入差距增大的贡献度高达48.6%,而FDI对收入差距扩大起到了微小的抑制作用。两种因素结合起来,对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贡献度超过47%。因此,需要对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地区发展政策有效地进行协调,切实地采取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