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8)
- 2023(10692)
- 2022(9107)
- 2021(8126)
- 2020(6458)
- 2019(14678)
- 2018(14489)
- 2017(27587)
- 2016(14721)
- 2015(16370)
- 2014(16618)
- 2013(16560)
- 2012(16161)
- 2011(15095)
- 2010(15737)
- 2009(14723)
- 2008(14408)
- 2007(13224)
- 2006(12515)
- 2005(11962)
- 学科
- 济(86470)
- 经济(86401)
- 管理(40944)
- 业(38252)
- 企(28088)
- 企业(28088)
- 地方(27386)
- 中国(25158)
- 方法(22865)
- 农(22070)
- 数学(19821)
- 数学方法(19603)
- 业经(17865)
- 地方经济(16649)
- 农业(15214)
- 财(14765)
- 学(14670)
- 制(14491)
- 融(13899)
- 金融(13898)
- 银(13712)
- 银行(13703)
- 行(13444)
- 贸(13380)
- 贸易(13366)
- 发(12937)
- 易(12790)
- 环境(12299)
- 策(12047)
- 及其(10034)
- 机构
- 学院(221875)
- 大学(218429)
- 济(105800)
- 经济(103601)
- 研究(86530)
- 管理(80048)
- 中国(67685)
- 理学(66067)
- 理学院(65232)
- 管理学(64330)
- 管理学院(63883)
- 财(48574)
- 科学(48246)
- 京(47737)
- 所(44486)
- 研究所(39303)
- 中心(38085)
- 江(36758)
- 财经(36216)
- 农(33853)
- 经济学(33085)
- 经(32525)
- 北京(31610)
- 范(31468)
- 师范(31239)
- 院(30635)
- 州(29349)
- 经济学院(29175)
- 省(26948)
- 业大(26780)
- 基金
- 项目(131461)
- 科学(103850)
- 研究(101932)
- 基金(93127)
- 家(79513)
- 国家(78797)
- 科学基金(67004)
- 社会(66200)
- 社会科(62770)
- 社会科学(62758)
- 省(51837)
- 基金项目(47458)
- 教育(45525)
- 划(43145)
- 编号(41639)
- 自然(39113)
- 资助(38673)
- 自然科(38143)
- 自然科学(38134)
- 自然科学基金(37429)
- 发(35701)
- 成果(35685)
- 课题(30768)
- 重点(30014)
- 发展(29892)
- 展(29397)
- 部(28902)
- 国家社会(27265)
- 创(26972)
- 性(26094)
- 期刊
- 济(137805)
- 经济(137805)
- 研究(80922)
- 中国(53245)
- 财(35119)
- 农(33539)
- 管理(33396)
- 融(28959)
- 金融(28959)
- 科学(28189)
- 教育(27213)
- 学报(27163)
- 经济研究(22704)
- 农业(22405)
- 业经(21497)
- 大学(21388)
- 技术(20984)
- 学学(19887)
- 财经(18869)
- 问题(17454)
- 经(16491)
- 贸(14494)
- 国际(13574)
- 世界(12971)
- 技术经济(12965)
- 经济问题(11222)
- 业(11152)
- 统计(11151)
- 坛(11095)
- 论坛(11095)
共检索到379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江海
关于地区协调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地区发展不平衡,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但具体情况各有不同。中国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差异悬殊、源远流长、影响深广、布局错位、举步维艰。应当正视差异悬殊的事实,深刻分析其形成的综合因素,高度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敏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在出口下滑、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下,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而中西部经济在政策支持、产业转移和内需拉动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地区经济平衡性有所增强。而今年一季度,地区经济发展再次进入平衡状态,表现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正英 陶凌云
地区经济的差异与差距是有显著区别的。地区差异的经济学涵义即地区经济的比较优势 ,差距与地区经济的分工格局有关 ,而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又是以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为前提 ,故可以得出扩大差异是可以缩小差距 ,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
差异 差距 比较优势 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陆大道
作者就地区差距的形成、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全面扩大情况下的地区间矛盾、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八五”期我国区域政策的调整作了精辟分析;最后阐述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内容;强调重视内地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的差距,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地区经济 发展差距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后凯
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央政府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几个政策问题,认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既需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更需要中央政府在财政、信贷、投资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针对国家在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中央区域政策调整的着力点:1.科学确定国家经济开发区域;2.建立国家区域共同发展基金;3.实行企业投资补贴制度;4.设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5.制定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洋 罗建敏 王健康
中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塌陷",通过分析发现,这与中部地区缺乏合适区域政策、产业结构不合理及趋同、城市群的发展滞后等因素有关。因此,中部地区应确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识,积极引导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形成,进而促使该地区经济崛起。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尚志,李利锋
长江干流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差距正在逐步扩大、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与发达地区并存。区位和政策、经济基础、资金和市场、教育科技水平是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因素。今后需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共同发展。具体说来,即贯彻和落实国家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抓住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上马两个契机,推动干流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重视上游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在上游地区积极培育区域经济的生长点和发展轴;在微观上实行反梯度推进战略;发挥区域协作组织的作用,实施"一帮一"工程;加上上游防护林带建设和上中游的水土保护工作.严格控制有毒物质的排放.加强环境整治工作和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关键词:
长江 地区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后凯
一、要正确对待当前我国的地区差距 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差距的扩大。自6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东西差距就一直在不断扩大。1965年,我国沿海与内地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距为22.5%,到1980年已提高到37.6%,1988年又提高到40.5%。在三年治理整顿期间,虽然沿海与内地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距略有缩小,但之后又呈现出急剧扩大的趋势。1990—1994年,沿海与内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由40.6%迅速提高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钢 曹羽茂
文章认为,经过1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使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导致这一差距扩大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还是两大地区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开放力度以及资金投入上的差异。缩小这一差距,进而实现与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一靠国家的政策倾斜,特别是产业政策和资金政策的倾斜;二靠西部自身的努力,尤其是在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扩大开放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狠下功夫。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康 齐援军
发挥地区优势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石康,齐援军今后十五年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不牺牲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各地区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要作到这一点,关键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一、加快中西部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光磊
在全国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大背景下,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与经济运行却出现失衡现象。本文以鄂州市为例,重点分析了金融与经济互动中,区域金融运行呈现的与宏观经济形势不同步的新特点,并据此提出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金融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铁民
文章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从实质上说,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变迁的过程。这种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的持续演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客观现实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其差距仍在逐步扩大。因此,推进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特别是西部省、区各级政府的制度创新,将有利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此意义上说,只有加快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才能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并实现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调艳 郭筱
文章以西部地区为对象,以2007—2017年为研究区间,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以及时空差异及其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环境耦合互动效应逐渐加强,耦合协调度波动上升,但是大部分省份仍处于轻度不协调或中度不协调阶段;(2)经济、资源、环境三系统综合指数来看,经济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资源子系统相对平稳,稳中略增,而环境子系统在2014年之前呈波动向下态势,2015年和2016年有所好转,但2017年又开始恶化;(3)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有着显著的空间格局特征,可分为四大梯队,省份差异明显,并且空间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演变规律。从不协调原因溯源来看,经济滞后型是主导,部分省份表现为资源滞后型或环境滞后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陆进
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税收王陆进税收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的税收措施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一、税收与地区经济发展我们知道,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税收通过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