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0)
2023(6605)
2022(5635)
2021(4953)
2020(3940)
2019(8944)
2018(8781)
2017(16428)
2016(9038)
2015(10204)
2014(10366)
2013(10483)
2012(10484)
2011(9710)
2010(10095)
2009(9407)
2008(9407)
2007(8574)
2006(8203)
2005(8069)
作者
(27856)
(23249)
(23071)
(21933)
(14922)
(11244)
(10444)
(9009)
(8989)
(8603)
(8043)
(7985)
(7708)
(7674)
(7366)
(7206)
(6835)
(6803)
(6787)
(6557)
(6186)
(5855)
(5577)
(5473)
(5355)
(5311)
(5282)
(5220)
(4825)
(4612)
学科
(46894)
经济(46839)
管理(22844)
(22747)
地方(17747)
中国(17437)
(15862)
企业(15862)
(14938)
业经(11463)
(10679)
农业(10363)
(10132)
地方经济(9876)
方法(9618)
(9475)
银行(9467)
(9299)
(9269)
(9172)
金融(9172)
(8246)
土地(8172)
数学(7591)
环境(7529)
数学方法(7479)
发展(7184)
(7170)
贸易(7156)
(7153)
机构
学院(132723)
大学(130838)
(54927)
经济(53536)
研究(53311)
管理(46193)
中国(43438)
理学(36880)
理学院(36347)
管理学(35760)
管理学院(35500)
科学(31630)
(31094)
(28015)
(27276)
(24860)
中心(24811)
(24682)
研究所(24609)
(21223)
师范(21047)
北京(20710)
(19925)
(19868)
财经(19509)
(19309)
农业(18905)
业大(18215)
(17390)
师范大学(16663)
基金
项目(76509)
科学(59728)
研究(59489)
基金(52097)
(44923)
国家(44443)
科学基金(37205)
社会(37045)
社会科(35023)
社会科学(35014)
(31547)
基金项目(26646)
教育(26602)
(26170)
编号(25214)
(23303)
成果(21958)
自然(21808)
自然科(21213)
自然科学(21209)
资助(21192)
自然科学基金(20789)
课题(19289)
发展(19209)
(18867)
重点(17586)
(16266)
(15665)
(15525)
(14996)
期刊
(77693)
经济(77693)
研究(48964)
中国(40607)
(25472)
教育(21221)
(20102)
管理(19328)
科学(19279)
(19047)
金融(19047)
学报(18468)
农业(16850)
业经(14425)
大学(14133)
学学(12712)
技术(12246)
经济研究(11491)
问题(10078)
财经(9743)
图书(8907)
(8473)
(8246)
资源(7585)
(7485)
论坛(7485)
(7360)
(7209)
世界(7018)
书馆(6959)
共检索到240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锋  
从土地整理的产生背景 ,揭示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阐明推进土地整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提出可持续土地整理概念及其理性认识 ,对可持续土地整理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万茂  张颖  
本文在分析土地整理产生的客观必要性的基础上 ,进一步系统阐述推进土地整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动力机制 ,最后提出可持续土地整理的理性思考和对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英  郧文聚  吴中元  
通过分析国外土地整理的发展过程和特征、我国土地整理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探讨了新形势下我国土地整理的基本目标和发展方向,重点是补充耕地、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优化城乡用地格局、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塑造景观、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树锋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性的理性思考 1、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及其危害。近年来国内外一些 专家学者相继提出了质量型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 农业”等替代农业发展模式,以期拯救和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 资源,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但这样又过多地排斥了现代农 业科学技术中人工合成的化学品与生物工程技术,使农业无法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久铭  梁亚红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经济结构畸形、资源面临枯竭、城市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差以及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克服资源、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制约,通过经济政策、生态化改造、市场需求拉动等手段,加快城市转型步伐,促进经济多元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长义  钟登华  曹广晶  
我国是世界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但目前开发利用率仅为21%。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源需求量持续增长,水电开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水库移民、生态环境等难题。在对水库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型水电是否属于可再生能源、水库移民及库区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对水电项目进行了政策分析,认为国家在政策上应大力鼓励支持开发水电,同时要加强严格监管,使其担负起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提出了水电开发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山  王静梅  
中国高等教育在全球语境下要占据有利位置,就应该要求各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扩大办学规模。大学城建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金融风险巨大、“空壳化”隐患和无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等问题。为此,推动大学城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建立股份制学校等对保证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为民  申强  陈娆  
小城镇是链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纽带,是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主题。目前,中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小城镇发展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路还远未落到实处,个别地方出现竭泽而渔现象。本文从理性角度思考新常态下小城镇建设中的发展问题,提出做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等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段进军  韩坚  
在全球和区域视角下,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并提出以下观点: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化;发展城市群,实现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建立不同尺度的区域循环产业,实现城市发展的生态化;建设道路通讯网络,实现要素的流动化;划分重点区域,实现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市民社会等观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江  向萍  
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如果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供需矛盾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妥善的处理,则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陷入困境。本文旨在运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进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做强高职教育的持续过程。做强高职教育一是强化类型、强调特色,二是强化功能、强调内涵,全面地推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在高职领域充分而个性的展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可以从历史起点、理论起点、策略起点的角度思考,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可以从高职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与教育发展内部结构优化的匹配、与国际职业教育成熟经验的匹配的角度观照,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由发展基本理念、发展动力机制、发展特定方式、发展结构优化、发展资源配置、发展制度创新、发展理性追求等要素构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马杰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自60年代末以来,东西方冷战、南北冲突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围绕人口问题、能源危机、生态危机以及罗马俱乐部对增长面临极限的预言,在全球引发了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质疑和对自身发展问题的严肃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申亚民  吴润  
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当今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持续发展模式可分为:自发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约束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约束发展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和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时间上,可持续发展必然依次经历上述四种模式,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具有继承性,但并不排除个别国家或地区具有超越性;在空间上,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种模式可能并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守贵,曾尊固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有赖于在四个方面的重新认识 :首先 ,可持续发展是观念性、战略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其次 ,可持续发展是层次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第三 ,可持续发展是区域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最后 ,制度变革与创新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