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1)
- 2023(7328)
- 2022(6368)
- 2021(5695)
- 2020(4683)
- 2019(10756)
- 2018(10738)
- 2017(19897)
- 2016(10912)
- 2015(12573)
- 2014(13235)
- 2013(13232)
- 2012(12822)
- 2011(11873)
- 2010(12455)
- 2009(11549)
- 2008(11534)
- 2007(10825)
- 2006(10298)
- 2005(9922)
- 学科
- 济(68561)
- 经济(68497)
- 管理(31970)
- 业(26325)
- 企(21667)
- 企业(21667)
- 方法(19030)
- 地方(18870)
- 中国(17078)
- 数学(15546)
- 数学方法(15251)
- 农(13700)
- 业经(13377)
- 财(13001)
- 地方经济(12894)
- 学(12891)
- 制(12278)
- 理论(10132)
- 银(9547)
- 银行(9538)
- 农业(9321)
- 融(9237)
- 金融(9236)
- 行(9105)
- 体(8945)
- 和(8509)
- 环境(8413)
- 贸(8221)
- 贸易(8210)
- 发(8102)
- 机构
- 学院(169212)
- 大学(167457)
- 济(77389)
- 经济(75577)
- 研究(62125)
- 管理(57785)
- 中国(49753)
- 理学(46877)
- 理学院(46305)
- 管理学(45345)
- 管理学院(45021)
- 财(38351)
- 京(36522)
- 科学(34899)
- 所(32434)
- 江(29917)
- 财经(28437)
- 中心(28338)
- 研究所(28164)
- 经(25277)
- 经济学(24667)
- 北京(24415)
- 范(23706)
- 农(23698)
- 州(23655)
- 师范(23543)
- 省(21881)
- 经济学院(21715)
- 院(21622)
- 财经大学(20355)
- 基金
- 项目(92355)
- 研究(72299)
- 科学(71135)
- 基金(63652)
- 家(54018)
- 国家(53491)
- 社会(45317)
- 科学基金(44962)
- 社会科(42765)
- 社会科学(42754)
- 省(37140)
- 教育(33671)
- 基金项目(32155)
- 编号(30260)
- 划(30137)
- 资助(27581)
- 成果(26828)
- 自然(25846)
- 自然科(25132)
- 自然科学(25128)
- 自然科学基金(24630)
- 课题(22737)
- 发(21729)
- 重点(21318)
- 部(19964)
- 性(19060)
- 年(18810)
- 国家社会(18470)
- 发展(18255)
- 创(18196)
共检索到296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塞
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综合平衡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门之间、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和各地区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任用一个部门、环节、地区都不能脱离其他部门、环节、地区而孤立地单独地发展。要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通过综合平衡编制计划,使各部门、各地区、各方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长新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几个问题的探讨刘长新一、建立有中国特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根据建立有中国特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首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和资本循环与周转的理论为基础。在了解国民经济形式基本特征之后,依据国民经济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海深,王彦平,余方东
(一)编表程序根据地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要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程序。先将基层帐户分别按产业部门、机构部门、经济类型和隶属关系进行汇总,形成地区核算的第二层次即部门帐户。这里讲的基层帐户包括依据基层会计资料普查填报的和抽样调查资料推算的两部分。然后再将部门帐户合并、转换过渡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平衡表。(二)生产活动部门与机构部门的转换对于地区资金流量表、资金负债表来讲,在基层帐户和汇总而来的部门帐户中,各个核算项目和指标都是以生产活动部门表示的。但收、支流量应该按机构部门来表示,因为机构部门是对收入的取得和支配,资金的筹集和资产的运用等财务决策的主体进行的分类。我们把它划分为居民、企业、行政事业、金融保险、财政五个部门。在转换中: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永宏
综合评价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在理论与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综合评价领域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评述与探讨。
关键词:
综合评价 指标 权重 无量纲化 合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钟兆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力求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成为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与决策的一种重要工具。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模式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索。一、八个基本点(一)物质产品核算与劳务核算并用我国过去只对生产物质产品的活动进行核算,对提供劳务的活动,在理论上是作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核算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资料来源困难,没有进行宏观核算。现在,有必要同时进行这两种核算。主要理由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奇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就是要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原理和剩余价值理论,坚持区分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界限,正确反映经济的循环和周转。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仲九
几年来,我国统计学界对MPS与SNA国民经济综合指标的换算对比方法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统计研究》1987年第5期发表了李文溥同志的《试析MPS与SNA国民经济综合指标的换算对比方法》一文(以下简称李文)对引起深入研究换算对比方法是有好处的。现就李文的基本观点提出一些商榷意见。 一、关于社会生产统计范围的调整对比 MPS与SNA两大核算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生产统计范围的不同。MPS只统计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值,SNA则除统计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值外,还包括服务价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岳巍 ,钟兆修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最后阶段,它集中体现了整个统计工作的成果和水平。中国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是继各个专业统计建立以后逐步创建起来的,并随着各个专业统计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由于我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经济体制,国家统计局和各级地方政府统计局都不同程度地进行综合平衡统计,反映全国及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比例、效益和速度,为各级领导机关掌握全局情况,制订重大决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克明
建立健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对于搞好国家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充分发挥经济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人就建立健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必要性及其如何做好综合平衡统计的问题,谈点肤浅看法,以供商讨。一、从协调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角度上,看建立健全综合平衡统计的重要性。所谓综合平衡统计,概括地讲,是指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总体平衡。它是以马克思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林木西
国民经济学是我国颇具特色的一个学科:它与政治经济学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它与北欧学派有渊源,却又非同出一辙;其在中国的初期发展受"苏联模式"影响,然其现代发展显然与之有别;国外有与其相近的学科,但无完全相同的学科。从一定意义上说,国民经济学既是一个"历史学科",又是一个新兴学科,是当下最具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学科之一。对国民经济学的缘起、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非常必要。
关键词:
国民经济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尹杰
从多个角度对知识经济的特征与本质,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技术经济的关系,知识经济的主体范畴( 知识劳动) 和知识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四个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知识 信息 技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建国
知识经济,在OECD1996年年度报告中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英文表达为Knowledge-based Economy,一些学者也直接使用Knowledge Economy来表达。实际上,知识经济不是突然从地下冒出来的新经济概念,也并非被OECD国家所突然发现。它是在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以后,经过20多年的继续发展,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管锦康
我国的内部审计,就是部门和单位审计,其中的经济效益审计,已经行之有年,成效卓著。当前,继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全国改革开放加深加快,出现了新的形势,内部审计中进一步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就是紧跟这种新形势的一个方面。 一、内部经济效益审计要扩大复盖面 我国的国营经济中早已开展了经济效益审计,但在其他经济成份方面,就有差距。要提高我国整体经济效益,必须同步提高各种经济成份的经济效益。为此,在我国审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应唯
企业持有的对联营或合营企业的投资,在后续计量时采用权益法核算。国际会计准则所定义的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成本确认,以后根据投资后享有的被投资者净资产的份额的变动对其进行调整的会计方法。投资者的损益包括被投资者的损益中属于投资者的份额(《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联营中的投资》〈2004〉)。具体运用权益法时,企业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成本或追加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投资时联营或合营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