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4)
- 2023(6226)
- 2022(5368)
- 2021(4859)
- 2020(4235)
- 2019(9357)
- 2018(9454)
- 2017(18278)
- 2016(10059)
- 2015(11267)
- 2014(11340)
- 2013(11034)
- 2012(10519)
- 2011(9200)
- 2010(9754)
- 2009(9672)
- 2008(9911)
- 2007(9254)
- 2006(8526)
- 2005(8317)
- 学科
- 济(43887)
- 经济(43802)
- 管理(41048)
- 业(36374)
- 企(35838)
- 企业(35838)
- 财(19271)
- 方法(17166)
- 制(16029)
- 业经(13392)
- 务(13240)
- 财务(13217)
- 财务管理(13191)
- 数学(13163)
- 数学方法(13017)
- 企业财务(12683)
- 中国(10752)
- 体(10631)
- 银(9912)
- 银行(9907)
- 农(9585)
- 行(9310)
- 体制(9208)
- 融(8935)
- 金融(8933)
- 理论(8021)
- 企业经济(7478)
- 和(7235)
- 度(7061)
- 制度(7060)
- 机构
- 大学(149293)
- 学院(146338)
- 济(65298)
- 经济(63892)
- 管理(57019)
- 研究(47388)
- 理学(47278)
- 理学院(46849)
- 管理学(46264)
- 管理学院(45971)
- 中国(40337)
- 财(38991)
- 京(31057)
- 财经(28819)
- 经(25841)
- 江(25091)
- 科学(23600)
- 所(23028)
- 中心(22428)
- 财经大学(21269)
- 经济学(20494)
- 北京(19983)
- 研究所(19607)
- 州(19139)
- 经济学院(18301)
- 农(18171)
- 院(16963)
- 范(16830)
- 师范(16683)
- 商学(16519)
- 基金
- 项目(86088)
- 科学(69141)
- 研究(66464)
- 基金(64533)
- 家(54079)
- 国家(53585)
- 科学基金(47368)
- 社会(44570)
- 社会科(42162)
- 社会科学(42153)
- 基金项目(33294)
- 省(32044)
- 教育(31202)
- 自然(28904)
- 自然科(28195)
- 自然科学(28189)
- 自然科学基金(27720)
- 划(26848)
- 资助(26679)
- 编号(26426)
- 成果(23682)
- 制(23280)
- 部(20693)
- 重点(19091)
- 教育部(18755)
- 课题(18670)
- 国家社会(18666)
- 性(18657)
- 人文(18175)
- 创(17987)
共检索到246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元京 沈志群
在现实经济中,一方面,国家为约束国有资产投资运行中的不负责行为,多年来已出台了一系列调节与约束措施,形成了特定的投资责任约束体系;然而,另一方面,国有资产投资责任约束措施的实际效应与设计预期存在极大反差,从总体上看,国有资产投资建设项目摊子大,负债多,成本高,周期长,收益低,资金循环与周转不畅,投资综合风险严重失控。因此,强化国有资产投资责任约束势在必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滨英 关兵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椿年 程国有
建立完善对国有资产各级代表的监控约束机制陈椿年,程国有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我国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这就意味着在我国的公司制企业资本中将含有大量的国有资产股份。并且国有资产无论采用何种管理体制,都会形成国有资产的多级代表。例如由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可华
建国以来,我国创造和积累了庞大的国有资产,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国有资产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相当一部分运营效率低下,不仅导致了国有资产主导作用和整体效率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且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探索国有资产经营方式,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成为当前一个迫切而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结合当前理论界的讨论和实践中掌握的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以期能够对资产经营的政策设计和实际操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推动,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重组、进入资本市场交易等现象不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已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本文想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作些理论分析,目的是就这一问题先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理论界更为广泛的讨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元京
一、国有资产投资形成的基本状况 国有资产投资形成的合理规模并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由国有资产投资需求与供给相均衡所决定的。从投资需求来看,实现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需要形成重置投资和净投资。从投资供给来看,重置投资和净投资的形成规模取决于资本来源数量,即国有单位的有效货币需求的支付能力。也就是说,国有资产投资形成规模的合理界限在于,重置投资与净投资的规模既取决于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的需求,又取决于保障投资需求有效程度的货币支付能力,但归根结底取决于国有单位的有效支付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国有资产投资形成规模过度“膨涨”,最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杰 侯孝国
国有资产形态的多元化与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关于国有资产管理取向的思考魏杰侯孝国目前,由于国有资产管理专司机构的职能不到位,国有资产管理一方面因部门分割而弱化,另一方面在管理过程中,又往往因循传统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这种滞后于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涛
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实行公司治理 ,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必须建立科学和规范的物质利益、精神利益激励机制 ,以及组织机构和内外部约束机制 ,使国有资产经营者利益与国家股东利益取向相一致 ,降低监管成本 ,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益和效率。而要达到此目的 ,需要加快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尽快出台《国有资产法》 ;建立规范有效的企业家市场 ,促使企业家形成一种压力 ,强制其自我激励与约束 ;建立有效的信用、效益、企业家综合素质评估体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玉堂
构建国有商业银行约束机制的思考中国工商银行邢台分行副行长李玉堂从1994年1月1日起,国家专业银行开始按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运作。然而,专业银行商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国有银行在这个阶段的经营中所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不可能断然发生根本...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闫华红 赵爱英
股权激励作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薪酬机制,在国有企业人才激励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06年国务院印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来,国资委相继开展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中关村注册企业分红激励试点等工作。为进一步激发广大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国有科技型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经国务院同意,国资委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办法的基础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家新
本文回顾了我国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分析了当前完善文化企业资产管理体制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提出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进入到实施出资人专业化管理新阶段,要以资本关系为纽带,建立政府与国有文化企业的新型关系,通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运营机制转换,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宣传文化管理工作相适应的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
关键词:
文化企业 国有资产 出资人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家新
党的十八大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英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重构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它对于促进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使其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茵
随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以及《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我国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如何运行?笔者认为应考虑如下问题:一是怎样保证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当好国有资本“人格化”的代表;二是谁来对国有资本人格化代表进行监督;三是国有资本到底应如何运作。本文拟就这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义学,赵鹏,杨承君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仅面临着与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竞争,还将面临与一些“洋医院”进驻中国的竞争。如何使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提高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人力资源激励与约束机制,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