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2)
- 2023(10010)
- 2022(8231)
- 2021(7652)
- 2020(6615)
- 2019(14812)
- 2018(14775)
- 2017(28532)
- 2016(15664)
- 2015(17809)
- 2014(17911)
- 2013(17858)
- 2012(17074)
- 2011(14752)
- 2010(15724)
- 2009(15258)
- 2008(15968)
- 2007(14921)
- 2006(13646)
- 2005(13261)
- 学科
- 业(81974)
- 企(76412)
- 企业(76412)
- 济(75155)
- 经济(75034)
- 管理(68012)
- 方法(30743)
- 财(29176)
- 业经(27846)
- 农(24998)
- 务(21955)
- 财务(21924)
- 财务管理(21893)
- 数学(21721)
- 数学方法(21382)
- 企业财务(20757)
- 制(18668)
- 中国(18510)
- 农业(18311)
- 技术(16664)
- 理论(16368)
- 策(15731)
- 划(14049)
- 和(13953)
- 体(13750)
- 地方(12708)
- 企业经济(12689)
- 经营(12108)
- 银(12108)
- 银行(12098)
- 机构
- 学院(236249)
- 大学(232236)
- 济(102262)
- 经济(100190)
- 管理(94890)
- 理学(79346)
- 理学院(78627)
- 管理学(77525)
- 管理学院(77098)
- 研究(72669)
- 中国(63383)
- 财(53895)
- 京(49709)
- 江(40590)
- 财经(40551)
- 科学(40197)
- 所(36728)
- 经(36460)
- 农(36454)
- 中心(34813)
- 州(32063)
- 北京(31995)
- 研究所(31726)
- 经济学(30532)
- 业大(29584)
- 财经大学(29381)
- 范(28028)
- 农业(27961)
- 师范(27818)
- 商学(27442)
- 基金
- 项目(134819)
- 科学(108113)
- 研究(103473)
- 基金(98415)
- 家(82674)
- 国家(81789)
- 科学基金(72772)
- 社会(67540)
- 社会科(63858)
- 社会科学(63842)
- 省(53506)
- 基金项目(50850)
- 教育(47653)
- 自然(45041)
- 自然科(44075)
- 自然科学(44066)
- 自然科学基金(43397)
- 划(42516)
- 编号(42179)
- 资助(40937)
- 成果(35735)
- 业(32358)
- 创(30623)
- 部(30249)
- 重点(29712)
- 课题(29012)
- 发(28654)
- 性(27740)
- 创新(27601)
- 制(27441)
- 期刊
- 济(129648)
- 经济(129648)
- 研究(78021)
- 中国(52453)
- 财(48756)
- 管理(43480)
- 农(35898)
- 学报(29347)
- 科学(29328)
- 融(27188)
- 金融(27188)
- 教育(27040)
- 大学(23994)
- 农业(23807)
- 技术(23482)
- 业经(22431)
- 学学(22183)
- 财经(22089)
- 经(19271)
- 经济研究(19209)
- 问题(16782)
- 技术经济(15006)
- 业(14368)
- 财会(14164)
- 贸(13557)
- 会计(13479)
- 世界(12427)
- 现代(12262)
- 经济管理(11723)
- 商业(11485)
共检索到391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增盈工作中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性,决定了在它的运行中至少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的目标:第一,在国有企业的运行中,劳动者必须具有较高的劳动效率和对资产的关切度。这是与劳动者在国有企业运行中的主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闽榕
国有企业扭亏增盈中几个认识问题的思考李闽榕亏损企业尽快扭亏增盈,是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当前,国有企业在扭亏增盈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企业经营者和主管部门的同志对此有着种种不同认识,其中也包括一些不够客观和全面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瑜
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扩大,既有主观的、自身的、微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外在的、宏观方面的原因。 一、自身的、微观的原因 1、管理混乱,内控瘫痪,损失浪费严重。据我们调查的几户亏损企业和唯一的盈利国有企业,发现:企业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从资金管理到物资管理、质量管理到人事用工、财务管理方面都十分混乱,内控几乎全面失效。在资金管理方面,层层截留收入,划整为零,各部门、各管理层小金库林立,在企业内部形成众多的小利益团体,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以致发展。在财产管理方面,将本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一、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现状分析上海现有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793个,职工156.67万人,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7.8%和职工数的41.8%。1990年,国营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585.1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5.3%;利税总额134.79亿元,占全市工业利税总额的66.7%;实交利税117.75亿元,占全市工业实交利税的74%;年末固定资产原值563.1亿元,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71.5%。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有志 李俊杰 彭清华 邹新月
一、转变观念,是扭亏 增盈的思想前提 面对同样的市场条件,为什么其他所有制企业能快速发展,而国有企业不景气呢?同属国有企业,同样的条件、同样的市场状况,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很快走出困境,不断发展,而有些企业则连工资都发不出去,医疗费都报不了呢?经营观念上的差别是其首要的思想原因。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那些思想觉醒早、市场观念树立早、内部改革进行早的企业,就率先在市场竞争中抢了先机、赢了优势。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就在于它们自诞生之日起,就无“皇粮”可吃,只有靠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敏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战
1、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花二至三年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现已历时三年。当时提出的治理整顿六大目标,属于总量性的浅层次问题,已经取得成效,但属结构性、体制性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困扰着国民经济运行。例如:农业丰收而农民收入下降、工业增长回升而企业亏损增加、出口增长而出口成本增加、物价趋稳而财政补贴急剧上升。特别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中央党校国有大中型企业盈亏问题调查研究课题组、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上海市经委工业经济研究室联合调查组
1994年10月25日至11月18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国有大中型企业盈亏问题调查研究课题组、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上海市经委工业经济研究室有关同志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上海市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比较严重的5个工业部门:仪表局、轻工局、二轻局、化工局、纺织局以及下属的20多个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别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上海市财政局、劳动局、社会保险局以及上海市经委的有关领导,就上海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增盈问题进行了座谈,阅读了上海市关于国有工业企业解困工作的文件和典型材料。现将我们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路宝锐 张希儒 高景良
(一)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表现是: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下滑,亏损增加;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固定资产老化现象严重;企业资金占用增加,负担加重;企业留利降低,发展后劲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差.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有宏观调控政策失当、外部环境不利等因素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爱华
关于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几个问题的思考郭爱华邓小平打破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姓社还是姓资的教条迷信,指引全党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战略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市场的竞争主体。邓小平明确指出:“企业改革,主要是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白卫星 汪建敏
一、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翻开报刊杂志,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报道最多的莫过于国营大中型企业;查阅“红头”文件,提得最多的内容之一是如何搞好大中型企业。究其原因,大中型企业以自己的贡献和实力作出了回答:目前,全国共有大中型企业12000户,1990年,大中型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达10203亿元,净产值2962亿元,利税总额达1340亿元,分别占全国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净产值和上交利税的52.8%、56.3%、68.8%,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国营大中型企业在关系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边恭甫
(一) 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又是企业改革的关键。目前正处于这一场攻坚战的重要时刻。作为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在这一关键时刻何去何从,是考验内部审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必须抓住机遇,明确职责,在搞好财务审计、评审企业承担财务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逐渐向经济效益审计转移,评审企业承担效益责任的履行情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训声
物资企业扭亏增盈的关键在于转变经营观念陈训声(北京物资学院教授/研究生部主任)物资企业能不能扭亏增盈,如何扭亏增盈,已成为物资系统关注的焦点。对此,有种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关键在于国家要提供一个宽松的宏观环境,松动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投资,降低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有 刘金枝
一、煤炭企业创新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煤炭企业经受了严峻考验和洗礼,近几年来,一直在低迷中徘徊。全国有80%的国有煤炭企业严惩亏损,有不少煤矿被迫关闭或停产、转产。如何摆脱困境,振兴煤炭、实现煤炭的可持续发展,除了继续深化改革,理顺机制,搞好总量控制之外,利用先进技术装备武装煤炭工业,煤炭生产效率,改善安全生状况、提高煤质、增加煤炭品种和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水平是煤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有效举措。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煤炭工业只有更加积极地改革开放不能面对入世带来的各种挑战,并充分利用各种发展机遇,加强与国外同行间的技术交流和经贸合作,而更好更快走向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