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4)
- 2023(6677)
- 2022(5723)
- 2021(5152)
- 2020(4463)
- 2019(9917)
- 2018(9822)
- 2017(18521)
- 2016(10447)
- 2015(11811)
- 2014(11779)
- 2013(11642)
- 2012(11129)
- 2011(10102)
- 2010(10431)
- 2009(10175)
- 2008(10183)
- 2007(9574)
- 2006(8879)
- 2005(8730)
- 学科
- 济(40110)
- 经济(40015)
- 管理(37075)
- 业(31856)
- 企(29669)
- 企业(29669)
- 制(16206)
- 财(15204)
- 方法(13603)
- 业经(11993)
- 中国(11651)
- 数学(11071)
- 数学方法(10891)
- 农(10732)
- 体(10675)
- 学(9715)
- 银(9424)
- 银行(9398)
- 体制(9057)
- 行(8984)
- 务(8793)
- 财务(8769)
- 财务管理(8741)
- 企业财务(8325)
- 融(8108)
- 金融(8106)
- 税(7742)
- 度(7386)
- 制度(7381)
- 税收(7265)
- 机构
- 大学(156467)
- 学院(152566)
- 济(62813)
- 经济(61301)
- 研究(56705)
- 管理(54586)
- 中国(45571)
- 理学(44963)
- 理学院(44440)
- 管理学(43697)
- 管理学院(43409)
- 财(35885)
- 京(34524)
- 科学(33235)
- 所(29734)
- 农(27864)
- 江(27361)
- 研究所(26193)
- 中心(26189)
- 财经(26115)
- 经(23461)
- 北京(22191)
- 业大(22159)
- 农业(21813)
- 省(21006)
- 州(20580)
- 院(20387)
- 经济学(19651)
- 财经大学(19288)
- 范(19137)
- 基金
- 项目(93794)
- 科学(73508)
- 基金(68489)
- 研究(67874)
- 家(60652)
- 国家(60126)
- 科学基金(50601)
- 社会(43467)
- 社会科(41080)
- 社会科学(41070)
- 省(35875)
- 基金项目(34847)
- 自然(32596)
- 自然科(31818)
- 教育(31814)
- 自然科学(31804)
- 自然科学基金(31271)
- 划(31032)
- 资助(28708)
- 编号(26481)
- 成果(24139)
- 制(22764)
- 重点(21891)
- 部(21584)
- 课题(19883)
- 发(19498)
- 创(19432)
- 教育部(18536)
- 创新(18382)
- 性(18332)
共检索到260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孔陆泉 金丽馥 姚海珊
文章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阐述了国有≠社会主义、现实的国有制不是真正的全民所有制、个人所有制≠私有制等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公有制和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关键词:
国有制 个人所有制 公有制实现形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华德亚 朱仁泽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在遵循否定之否定定律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做出的预判。恩格斯的解读不仅符合马克思本意,而且遵循否定之否定同一律原则。但是在"重建"命题的当代争议中,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的观点与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观点都违背了同一律原则。由于专业分工与旧式分工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消灭私有制"没有严格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而扬弃私有制则遵循了否定之否定定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内核不在于消灭社会成员内部个别利益之间,以及个别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而在于相机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华德亚 朱仁泽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在遵循否定之否定定律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做出的预判。恩格斯的解读不仅符合马克思本意,而且遵循否定之否定同一律原则。但是在"重建"命题的当代争议中,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的观点与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观点都违背了同一律原则。由于专业分工与旧式分工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消灭私有制"没有严格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而扬弃私有制则遵循了否定之否定定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内核不在于消灭社会成员内部个别利益之间,以及个别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而在于相机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厉有为
一、判断所有制先进与否 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过去曾经提出过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命题意味着:(1)承认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是“先进”的生产关系,而不是相反;(2)承认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去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伦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前者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后者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这就在理论上突破了市场经济必然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公有制不相容的传统观念,是认识的一次飞跃,对推动我国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炳源
本文认为,应该把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作为中国所有制结构发展变化的第三个阶段;我们必须放弃“混合所有制”这种空洞模糊的提法;公有化或私有化均有多种含义,其主要内含应属边际增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适汀 刘凤芹
国有制改革的几点思考谢适汀,刘凤芹通过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改革思路,无疑是深化国有制改革的十分有益的探索。现在的问题是国有制的产权关系应该如何明晰,能否形成人们构想的国家(政府)专司国有资产所有权、企业专司全部法人财产处置权的格局。如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杜崇军
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应遵循所有制结构与产品结构相适应,所有制结构与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相结合等原则。森工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应呈现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分布形式。我们应重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有效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天祥
马克思提出了“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设想。但其涵义到底是什么 ?百余年来 ,成了经济学中犹如数学王国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的理论难题。作者独辟蹊径 ,以马克思关于私有制的经典定义为枢纽 ,论证了股份公司中股东个人持有的股权证 ,就是个人所有制。理由有 3条 :第一 ,“公司享有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第二 ,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决策与管理权、监督权 ,归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的“劳动外部条件”已不属于私人 ,但股东所持股权证 ,通过股东会对公司拥有最终控制权 ;第三 ,股东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多少 ,享有“三大权利”。
关键词:
个人所有制 股东所持股权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建中
(一)个人所有制与公共所有制共生、共存人类社会曾经历过一个漫长(几十万年到几百万年)的无所有权从而无所有制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是散处各地且游动不居的部落群体.这些游动群体除到处寻找即时消费的野生植物果实和野生动物而外,一无所有.所有权从而所有制产生于定居氏族社会的晚期.此时,定居氏族从事农业生产.生产工具逐步改进从而生产力逐步发展,以致产生了一定的财富剩余.对剩余财富的分配——分别占有导致了个人所有权和公共所有仅的共生.当然,"两权"的共生伴随着氏族大家庭分化为若干个体家庭(生产工具的改进使个体家庭成为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楠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是,混合所有制不是简单的降低国有股权的比重。行政化依然严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本市场化程度低等因素降低了资本混合的效率和活力。要进一步"去行政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积极推进员工持股,及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W·布鲁斯 K·拉斯基
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是,市场社会主义(要求有完全独立的企业和真正的企业家身份)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国有制)兼容吗?国有企业具有完全的市场行为吗?在这里我们并不打算讨论所有制理论的一般性问题。我们的兴趣限于那些与市场社会主义的运作条件直接有关的方面,甚至在这种界限内,我们也要省略掉一些领域,例如正在出现的跨国所有制形式(合资企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倩倩
文章首先阐述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建设背景,然后指出了混合所有制引入高职教育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高职院校发展混合所有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建议扎实推进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改革试点工作,确立去政府干预高职院校法人地位,建立社会资本准入高职教育"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产权保护及流动机制,赋予民办高职院校合法地位。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建堂
关于横店“社团所有制”的几点思考马建堂(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去年冬初,与友人初访横店。考察中不仅为横店经济的迅速腾飞,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又一个典型出现而激动,也为横店人所创造的“社团所有制”所吸引,遂草成此文,以供讨论。一、横店集团采取的是什么所有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国光
共同富裕,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改革区别于资本主义改革的试金石,也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正确评估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形势,促进分配关系的调整和社会公平是经济研究者的职责所在。贫富差距扩大最根本原因在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即所有制结构的"公降私升"已经达到影响公有制为主体的临界点,造成这种状况是干扰"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私有化"倾向。本文认为毫不动摇地发展包括私有经济在内的非公有经济,要以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作为前提,即实行两个毫不动摇,齐头并进,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发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