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1)
2023(9739)
2022(7977)
2021(7173)
2020(6261)
2019(13782)
2018(13692)
2017(26189)
2016(14339)
2015(16105)
2014(16078)
2013(15889)
2012(14552)
2011(12792)
2010(13332)
2009(13149)
2008(13389)
2007(12484)
2006(11404)
2005(11026)
作者
(40572)
(33958)
(33916)
(32122)
(21852)
(15946)
(15266)
(12927)
(12736)
(12387)
(11706)
(11447)
(11281)
(10917)
(10780)
(10217)
(10104)
(9941)
(9773)
(9746)
(8651)
(8416)
(8174)
(7935)
(7764)
(7719)
(7562)
(7514)
(6741)
(6658)
学科
(79918)
(75632)
企业(75632)
管理(67203)
(63326)
经济(63198)
(27548)
业经(27256)
方法(24186)
(23121)
(20760)
财务(20734)
财务管理(20709)
(20648)
企业财务(19626)
农业(16727)
技术(16292)
数学(16280)
数学方法(16096)
(15318)
中国(14983)
(14342)
(14160)
体制(13517)
理论(12930)
(12831)
企业经济(12474)
经营(11880)
(10983)
银行(10976)
机构
学院(213230)
大学(208058)
(91925)
经济(90113)
管理(88243)
理学(74252)
理学院(73602)
管理学(72814)
管理学院(72398)
研究(64418)
中国(55481)
(49937)
(43431)
财经(37614)
(36287)
科学(34743)
(33820)
(33459)
(31575)
中心(30634)
(27901)
业大(27577)
北京(27352)
财经大学(27332)
研究所(27284)
经济学(26952)
农业(25790)
商学(25722)
商学院(25502)
经济学院(24126)
基金
项目(127982)
科学(103350)
研究(98342)
基金(94421)
(79447)
国家(78633)
科学基金(70405)
社会(64742)
社会科(61340)
社会科学(61327)
(51010)
基金项目(49598)
教育(44545)
自然(43882)
自然科(42888)
自然科学(42877)
自然科学基金(42216)
(40742)
编号(39656)
资助(37786)
成果(32571)
(32039)
(31170)
(30116)
(28841)
重点(28099)
课题(27248)
创新(27190)
(26904)
国家社会(26621)
期刊
(114976)
经济(114976)
研究(68217)
中国(46230)
(45114)
管理(40204)
(33174)
科学(26553)
学报(25005)
(24804)
金融(24804)
农业(21854)
业经(21142)
大学(20867)
技术(20752)
教育(20219)
财经(20014)
学学(19670)
(17257)
经济研究(16697)
问题(14755)
(13468)
财会(13463)
技术经济(12954)
会计(11993)
现代(11602)
(11234)
世界(10944)
商业(10467)
经济管理(10379)
共检索到343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华  施琳琳  
国企红利的分配原则问题是国企实施资本经营预算的核心问题,也是最难把握的一个关键问题。国企创造的利润,按照新《公司法》第167条关于公司当年度税后利润分配的规定,一是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二是缴纳所得税,三是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如果是股份制公司,则贯彻同股同利和同股同权的原则。国企创造的利润按照《公司法》进行内部初始分配后,如何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分配,是大家关注和存在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国有企业分红应依照以下路径:(一)统筹考虑多种原则以完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原则1、以行业平均水平为基准的原则。国企上缴利润不能从单个企业出发,而应以行业平均水平作为上缴利润的基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岚  
文章认为,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大的小型国有企业非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不可,不改不行,小改不行,慢改不行,假改不行。正像当年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亿万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一样,目前正在迅速推广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基层干部的伟大创造。产权制度改革挽救了一大批国有企业,有效地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整个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造和重塑将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一改革的深刻性和成功经验表明:只有真正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对整个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得到巩固、发展和壮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跃进  
关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几大问题的思考郭跃进产权制度改革是近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可是,纵观近几年来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笔者发现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从理论上完全解决,因此在人们的认识上以及改革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裕国  
本文是学习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思索。文章认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其关键是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其内核是财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其重要条件是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体系。利用股份公司制再造企业产权制度,一般竞争性行业应实施国有资产存量和增量的流动优化组合。革新国有企业制度,势必会调整与更新企业所有利结构,应当全面地、动态地把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机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斌  
业绩评价制度是股东对经营者、经营者对组织内部各层级进行管理控制的重要机制。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演变为主题,归纳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在不同时期(承包经营责任制、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的基本特点及其演变路径;文章还着重讨论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国有企业业绩评价需要解决的几个理论问题。本文认为,业绩评价制度不应被简单地理解或矮化为一种用于衡量组织各级经营者"奖金数"的制度安排,它应当是构建国有企业产权管理体系、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管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进广  
一、国企信息披露的若干问题(一)非上市国企与上市国企纳入统一信息披露体系问题关于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多数学者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前提下,结合国企行业实际,分类研究上市与非上市国企的信息披露,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绩。将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分类,原因在于上市与非上市国企在参与市场竞争模式、市场完善程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海燕  
从理论上说,尽管个人素质的差异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但人们心态与行为主要是由社会环境结构决定的。而对于国有企业职工而言,就业制度是制约其就业心态与行为的基本环境要素,因为就业制度是工薪获取者,凭借其对劳动能力的拥有参与社会交换行为,借以取得职工身份的客观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讲,现阶段国有企业经济效率低下以及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刻根源之一是职工就业心态和行为的失衡和偏差,显然与就业制度的设定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加快变革传统的就业制度,是改善职工心态与行为,提高国有企业组织效率的前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恩涛  华桂宏  
我国现行国有企业领导制度离现代企业制度的安排有很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领导的产生仍以委任制为主 ;二是对企业领导的管理呈现出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多头管理 ,企业领导责权利不清 ;三是仍套用行政级别管理企业干部 ;四是对企业领导的激励不足 ;五是对企业领导的监督约束乏力。国有企业领导制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进行企业领导制度创新 ;(2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 ,改革现行企业领导制度 ;(3 )建立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企业领导激励机制 ;(4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进一步强化外部监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珮  赵起凤  高海梅  
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至关重要。通过回顾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的变迁,发现业绩评价制度的变迁与国有企业改革密不可分。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增长的"新时期",如何有效推进"分类治理""分类考核"是决定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深刻分析并解决该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艳  
一、引言目前,国有企业分红制度的建立已经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近二十年来,在强调政企分开,国有企业转换经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光贵  
2007年12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下称《收益收取办法》)。《收益收取办法》规定,中央企业应交利润的比例,根据不同行业分三类执行,但上交比例的公布反而引来了关于国企分红更多的争议。为了更多地从西方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常蕊  
本文对国有企业内设监事会制度及其实践的演进进行探讨,以揭示该制度演化的基本规律,通过对该制度存废问题的争论进行辨析,从理论层面探讨该制度的合法性,认为制度选择主体单一化是制约该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其虽然理论上不具有制度合法性,但对利益相关者的正向溢出效应使该制度在现阶段仍然难以被取消;国有企业内设监事会制度在国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制度内涵与功能。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芳  
本文从充分认识建立总审计师制度的必要性、北京市国有企业推动建立总审计师制度的现状、对市属国有企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的建议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系统阐述总审计师制度在组织地位、职能权限、政策支持、人才储备等方面应继续强化保障措施,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制度落实落地,更充分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蔡一珍  
对国有企业确立企业法人产权制度的思考厦门大学财金系蔡一珍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近几年,理论界开始注意借鉴和运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经验,研究和探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