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8)
2023(3517)
2022(3091)
2021(2862)
2020(2539)
2019(5469)
2018(5519)
2017(9457)
2016(5037)
2015(5683)
2014(5682)
2013(5542)
2012(5511)
2011(4868)
2010(5285)
2009(4879)
2008(4835)
2007(4625)
2006(4521)
2005(4415)
作者
(15468)
(12761)
(12682)
(12308)
(8346)
(6103)
(5775)
(4867)
(4778)
(4682)
(4517)
(4369)
(4311)
(4248)
(4124)
(4028)
(3863)
(3767)
(3691)
(3597)
(3388)
(3129)
(3092)
(3043)
(3029)
(2976)
(2953)
(2861)
(2636)
(2563)
学科
(18734)
经济(18689)
管理(14149)
(13770)
(11001)
企业(11001)
中国(7098)
(6809)
(5980)
(5792)
方法(5733)
(4821)
银行(4818)
数学(4639)
(4635)
(4610)
数学方法(4513)
农业(4335)
业经(4257)
(4205)
金融(4205)
地方(4132)
理论(3968)
教育(3852)
(3546)
(3499)
(3463)
制度(3458)
(3322)
贸易(3317)
机构
大学(72563)
学院(69444)
(28590)
研究(27919)
经济(27816)
管理(24879)
中国(23345)
理学(19686)
理学院(19421)
管理学(18825)
管理学院(18684)
(16882)
(16355)
科学(15804)
中心(14352)
(14154)
(13549)
研究所(12214)
北京(11587)
财经(11500)
(11348)
(10866)
师范(10647)
(10343)
(10321)
(10316)
(10232)
业大(8716)
师范大学(8640)
财经大学(8395)
基金
项目(41690)
科学(32236)
研究(32137)
基金(29635)
(26922)
国家(26192)
科学基金(21520)
社会(19261)
社会科(18085)
社会科学(18079)
教育(15416)
(15371)
基金项目(14490)
(13468)
自然(13446)
自然科(13099)
自然科学(13095)
自然科学基金(12863)
资助(12663)
编号(12492)
成果(12155)
课题(9816)
重点(9600)
(9374)
大学(8658)
(8617)
(8366)
国家社会(8227)
教育部(8079)
(8075)
期刊
(37947)
经济(37947)
研究(27632)
中国(19988)
管理(13379)
(13314)
教育(12341)
(10677)
金融(10677)
(10550)
学报(10108)
科学(9583)
技术(8327)
大学(8040)
学学(6942)
农业(6439)
图书(6402)
经济研究(5756)
财经(5670)
业经(5191)
书馆(5149)
图书馆(5149)
(4910)
问题(4622)
(4390)
论坛(4390)
统计(4063)
世界(3998)
(3929)
(3810)
共检索到130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静  吴根  张延东  
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历史沿革,分析了评估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总结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根  朱星华  
本文从学科、地域、主管部门等角度分析了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布局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工作的建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童浪  杨倩倩  张景瑞  薛柏琼  李斌  
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实体化建设对于高水平推进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国内外科研实体发展经验,首先阐述重点实验室实体化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分析目前面临的现状和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功能使命、固定人员、任务经费、场地设施、机构制度等因素,将重点实验室实体划分为五个阶段,提了分阶段推进实验室实体化建设的思路,以期为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鹏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大学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快速大发展,实验室布局呈现学科领域齐全,内部分布不均;地域分布不均,区域聚集明显;大学分布不均,呈现聚类相关;主管部门集中,教育部为主体的特点。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乃是所依托大学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文化积淀、社会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实验室建设从过去强调研究基础的单一学科发展向多学科、交叉学科以及新兴学科发展转变。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立项的时间间隔较短,新增立项数在年份上的两极分化;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内容重复,最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传临  朱蔚彤  
介绍了农业部所属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并与全国同类实验室进行了比较,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国瑜  张英  
研究方向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实验室选择的研究方向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积累、围绕国家目标与发展战略、立足于科学发展前沿、促进科研特色的形成。主要研究方向一旦被确定,就应整合科技资源,深化研究方向内涵。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主要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坚持基础探索和工程技术相辅相成、光子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继凯  
基于调查问卷回收数据,实证检验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自身特性和运行机制因素影响显著,嵌入环境因素存在部分影响,而关系因素无影响。此外还获得了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仍旧依附于"资源吸引资源"的捕获体系,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开始对这一过程施加影响等若干重要发现。基于研究结论与发现,提出了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态群落、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的社会化嵌入、创新驱动转向和确立主体意识的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兵  秦竹  
论高等学校中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政地位王兵秦竹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总称基础性研究)的国家级科学研究基地,它对稳定基础性研究人员队伍,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设在高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根  张延东  李学斌  朱庆平  王静  
本文对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布局、人员、研究水平等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阐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我国科学研究、社会和经济发展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表现出来的若干动向,总结了发展经验。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谢斌  陈绮  
为提升显微成像平台科研价值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服务能力,实验室通过实施合理购置、分类安置和管理设备,科学规划设备使用,制定科学化、系统化的培训流程,切实做好平台对外开放共享等措施,经5年实践,实现平台高效运转,并推动高水平论文发表和实验新方法开发,为科研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持。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贾琳  张勤生  
提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4种组织策略,即按产品大类组织、按研发人员专业组织、按研究方向组织以及混合组织策略。通过引入各单一组织策略研发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来分析实验室的混合组织策略。在相关假定基础上,建立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策略决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求解得出企业既定条件下各单一策略的比例,制定合适的实验室组织策略;给出了采取各种策略时所对应的条件以及各组织策略条件下的最优研发投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阳  李北伟  
运用主成分分析及专家评分法,围绕四个方面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驱动力,设计运行驱动力影响因子并计算了其权重。研究发现,现阶段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发展的驱动力主要以政府推动力和创新带动力为主,科学家及市场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最后,提出了针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清龙  
近几年来,我国各高等学校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国家投资、自筹资金和世界银行贷款等多种集资渠道,创办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据统计,自1984年以来,已在各高校建立和装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有30多个。1988年有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国家验收。近期,又有4个通过了国家验收,它们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实验室,清华大学摩擦学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实验室,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实验室。今后两年,计划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将近60个。预计到1993年前后,我国将会有近百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和座落在全国各高等学校。创办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一个新事物。它以其蕴含的重大意义和显露端倪的多功能作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给予高度评价。可以预计,它将以极强的生命力而不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飏  陈安  罗小景  
首先介绍了知识管理和知识管理系统的有关概念,然后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以知识为中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