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7)
2023(7431)
2022(6396)
2021(5943)
2020(4880)
2019(10584)
2018(10181)
2017(19230)
2016(10551)
2015(11599)
2014(11789)
2013(11271)
2012(10893)
2011(9852)
2010(10451)
2009(9706)
2008(9691)
2007(9022)
2006(8572)
2005(8073)
作者
(30242)
(25238)
(24830)
(24023)
(16297)
(11981)
(11389)
(9563)
(9534)
(9337)
(8598)
(8571)
(8283)
(8131)
(8126)
(7856)
(7596)
(7359)
(7352)
(7197)
(6546)
(6215)
(6066)
(5858)
(5764)
(5687)
(5658)
(5650)
(5110)
(5050)
学科
(44318)
经济(44260)
管理(30857)
(29796)
(23080)
企业(23080)
(15042)
中国(14890)
地方(14509)
方法(12646)
(11281)
数学(10819)
数学方法(10603)
(10047)
农业(9948)
业经(9374)
(9250)
(9092)
银行(9087)
(8808)
(8620)
金融(8619)
地方经济(8519)
(8451)
(8050)
贸易(8043)
技术(8000)
(7779)
及其(6945)
环境(6905)
机构
学院(149724)
大学(148635)
(63821)
经济(62255)
管理(56649)
研究(55873)
理学(46876)
理学院(46291)
管理学(45585)
管理学院(45261)
中国(44278)
(32584)
(32340)
科学(32112)
(28000)
中心(26531)
(26527)
研究所(24829)
财经(23855)
(22665)
(22243)
师范(22118)
(21437)
北京(21061)
(20667)
(20375)
经济学(18731)
(18425)
业大(18246)
师范大学(17601)
基金
项目(92806)
科学(74511)
研究(73362)
基金(66059)
(57211)
国家(56244)
科学基金(47977)
社会(46295)
社会科(43851)
社会科学(43843)
(36754)
基金项目(33456)
教育(32987)
(31146)
编号(30787)
自然(28641)
自然科(27928)
自然科学(27919)
自然科学基金(27392)
成果(27011)
资助(26930)
课题(22186)
(21944)
重点(21117)
(20481)
(19619)
国家社会(18970)
(18968)
发展(18411)
创新(18334)
期刊
(80310)
经济(80310)
研究(52932)
中国(36357)
(23893)
管理(22731)
教育(21963)
(21619)
(20456)
金融(20456)
科学(19626)
学报(18575)
大学(14547)
农业(14146)
技术(13547)
学学(13116)
业经(12925)
经济研究(12022)
财经(11609)
(10067)
问题(10036)
(9692)
论坛(9692)
图书(9589)
(8780)
科技(8483)
国际(7834)
技术经济(7558)
世界(7326)
理论(7314)
共检索到253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良均  徐飞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在分析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意义、特征及其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的有关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业强  胡浩  
首先简要评述了区域科技创新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影响因子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分级构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网络体系,积极打造新型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进而通过差别化的区域科技创新引导政策,实施不同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重视多元创新驱动环境的培育,提高科技创新低值区域的科技扶持和相关政策、资金、人事的支持力度,缩小区域间科技创新驱动能力的地域差异,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巫建国  王华  
区域发展战略与转向是国家发展战略与转型的基础。我国区域开发具有典型的“转型期”区域开发的特点,已由重在“改革开放”的探索到重在追求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世界区域发展的五大趋势,我国政府应在区域发展中重点把握区域发展的基本原则,遵循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济非均衡发展,建立有实质意义的大市场体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将区域分工纳入国家战略,并加强对外开放的客观调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岩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仍存在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需要从生产、流通、消费等不同领域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的综合措施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翠萍  
学位政策是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位自身的运行逻辑来看,一个国家的学位政策体系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学位授予权的审定政策、学位中请者的培养政策、学位的授予政策、学位质量的评价政策。其中,学位授予权的审定政策是学位申请者的培养和学位的授予的政策性前提。学位申请者的培养政策是学位质量得以提高的基本途径和重要环节,学位的授予政策是学位授予权的审定和学位申请者的培养的最终体现和实现结果,而学位质量的评价政策是以上三个方面政策实施的重要保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邵瑞庆  
“八五”期间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仍实行“以港养港、以收抵支”的财务管理体制。根据这一港口财务管理体制在“七五”期间实施中积累的经验与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的客观实际,为调动港口企业的积极性、增强港口企业的活力,有必要研究探讨国家对港口的财政、价格与税收的政策问题。一、港口固定资产的财政政策问题国家对港口财政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对港口固定资产的计价与折旧问题。我国沿海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隋心  张琛  
目前,国家层面制定的区域政策规划多达百余项,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顶层设计机制缺失、准入规则不明确、部门利益驱动、地方保护主义等诸多问题。遵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建议下一步从国家层面加强区域发展战略的整体设计和统筹协调,将区域发展规划与财税支持政策脱钩,对特殊地区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予以支持,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切实有效发挥区域政策规划应有的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娴岚  
欧盟区域政策是缩小成员国地区差异的重要政策工具,对葡萄牙的国家发展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产生了影响。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不同阶段欧盟面向葡萄牙的区域发展政策以及葡萄牙国内的对接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对1986—2015年葡萄牙科技投入与产出情况及其国家创新体系演进历程进行了归纳梳理。本文认为,欧盟区域政策通过宏观目标与政策引导以及持续提供不断优化的经费投入,促进了葡萄牙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并认为该案例对一个国家借助国际组织力量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对中国进一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慧颖  刘在洲  
科学合理的科研质量评价体系对于高校的科研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国外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建立起一套多元评价主体和完善的科研指标评价体系。发达国家高校科研质量评价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突出民间终结评价组织的作用,注重评价成员的广泛性,坚持评价标准的发展性,坚持评价过程的公开化,坚持评价方法的"质量结合",这些经验对我国建立科学的高校质量评价制度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满林  李素英  
企业集群在传统产业(如意大利)和高科技产业(如美国硅谷)中的上佳表现,以及我国的江苏、浙江经济的蓬勃发展等等,使人们相信集群是促进生产力进步和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建构新经济的有效手段。由于区域是创新网络的空间载体,区域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区域集群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全球化经济中,新的世界分工不再以国家,而是按照区域竞争力来进行。在某种意义上,国际竞争依靠的是企业和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宏愚  
本文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并对其配置分析提出若干新的理性思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董德志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各种形式的利用外资金额已达2400亿美元左右,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额达1354亿美元,占总额的56%。尤其从1992年后,我国利用外资的情况变化明显,外商直接投资一改过去十多年的缓慢增长,迅速上升,其规模数量远在对外借款之上。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值得肯定的成就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青云  
基于我国经济联系具有沿海带内地、内地促沿海的特点,本文提出了按珠江流域经济区、长江流域经济区、华北经济区、东北经济区和远西部特殊经济区进行空间经济组织的构想,即"4+1"经济区构想。基于西部大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建议国家将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了使政策更加公平,建议按各省份的发展水平确定国家投资补助和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根据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粮食主产区、老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支持性政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晨晨  张永安  王燕妮  齐园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视角,总结响应主体的行为机制,根据响应环境复杂性分析和响应主体关系模型,构建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机理概念模型,创新性地构建"政策激励-企业需求"匹配模式,演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复杂系统的行为规则。基于Swarm平台并采用动态仿真方法,通过调节变量参数,首次从政策响应阶段、不同类型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响应、不同级别科技创新政策响应、不同政策工具响应4个维度设计政策响应动态演变过程,揭示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内在响应机理。研究表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遵从观望、偏好决策、学习模仿、响应行为驱动和生产转化激励的五阶段演变特征;不同政府层级的科技创新政策响应程度不同,政策级别越高则响应度越高,反之则响应度越低,响应度排序为国家级政策>省市级政策>高新区政策;不同类型的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响应程度排序为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小型企业;企业对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响应程度排序为:研发补贴>人才激励>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