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11)
- 2023(4656)
- 2022(4101)
- 2021(3674)
- 2020(3064)
- 2019(7037)
- 2018(7094)
- 2017(12787)
- 2016(7013)
- 2015(7948)
- 2014(8057)
- 2013(8127)
- 2012(7559)
- 2011(6918)
- 2010(7271)
- 2009(6751)
- 2008(6665)
- 2007(5900)
- 2006(5677)
- 2005(5463)
- 学科
- 济(25525)
- 经济(25490)
- 管理(22193)
- 业(20090)
- 企(13517)
- 企业(13517)
- 中国(9132)
- 环境(8597)
- 农(8407)
- 方法(8286)
- 学(8143)
- 制(7748)
- 地方(7280)
- 业经(7047)
- 服务(6715)
- 数学(6405)
- 工作(6242)
- 数学方法(6219)
- 财(6081)
- 银(5952)
- 银行(5944)
- 行(5746)
- 生态(5720)
- 理论(5609)
- 农业(5523)
- 和(5384)
- 划(5158)
- 服务业(5012)
- 融(4963)
- 金融(4963)
- 机构
- 大学(99569)
- 学院(98175)
- 管理(37493)
- 济(35814)
- 研究(35179)
- 经济(34555)
- 理学(30760)
- 理学院(30404)
- 管理学(29743)
- 管理学院(29560)
- 中国(28957)
- 京(23202)
- 科学(22569)
- 财(18504)
- 江(18045)
- 所(17979)
- 中心(17759)
- 农(16602)
- 研究所(15966)
- 北京(15334)
- 范(14685)
- 师范(14514)
- 州(14456)
- 业大(14429)
- 省(13598)
- 财经(13312)
- 院(13007)
- 农业(12574)
- 经(11840)
- 技术(11638)
- 基金
- 项目(63012)
- 科学(48833)
- 研究(46995)
- 基金(43837)
- 家(38469)
- 国家(38123)
- 科学基金(32420)
- 社会(28783)
- 社会科(27144)
- 社会科学(27136)
- 省(25562)
- 基金项目(22985)
- 划(21396)
- 教育(20913)
- 自然(20603)
- 自然科(19985)
- 自然科学(19982)
- 编号(19810)
- 自然科学基金(19586)
- 资助(17666)
- 成果(17139)
- 重点(14412)
- 发(14061)
- 课题(13918)
- 创(12699)
- 部(12670)
- 项目编号(12216)
- 创新(11887)
- 国家社会(11765)
- 科研(11715)
共检索到169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军
人类活动对国土的影响范围和强度日趋增大,已成为生态系统的主导者,强烈影响着生态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背景下,国土综合整治如何发力,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值得深思。生态系统服务的科学问题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直接或间接所获得的各种惠益,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气候、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四类,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明 宇振荣 应凌霄
生态系统健康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健康,是当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围绕生态系统健康及可持续性利用,联合国机构先后推动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土地退化中性和联合国十年生态系统恢复等承诺和计划,并开始协同进行生态系统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和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在这一历程中,欧盟国家做出了积极的响应,特别是对于复合自然—人类社会的农业生态系统,调整相关的土地整治及管理方式,保护农业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有效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梳理生态系统健康及相应全球计划的基础上,借鉴欧盟国家的实践经验,在此视角下对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静
土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表面上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地貌、水文、植被、土壤、气候等自然要素之间以及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土地生态系统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及自然调节功能的大小与活力的强弱由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态服务以及对社会和经济服务的持续性所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资源问题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伟 张宏业 张义丰
综合性研究既是地理学研究的特点和难点,也是地理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过去关于地理学的综合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综合性基础理论研究薄弱;(2)自然—人文研究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不足;(3)综合的途径和手段偏于定性和单调。因此,当前推进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综合价值尺度,搭起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桥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是一项横跨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研究能够有效地推进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最后,结合地理学综合研究的趋势,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应从完善生态价值核算的理论基础,改进核算的技术、加强实证研究、提高公众认知度,以及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推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的研究。
关键词:
地理学 综合研究 生态系统服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康瑛 赵文力 胡佳 谢富贵 李之乔
成都是中国“公园城市”首提地和国家先行示范区,研究其大型城市公园建设与管理成效意义重大。论文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公园为对象,开展2020和2021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探析全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GEP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公园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会改变生态系统组成与景观格局,短期内造成物质产品价值略有增加、调节服务价值略有降低,而文化服务价值快速增加。基于环城生态公园GEP构成特征和城市特色,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转化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肖玉 谢高地
在田间实验的基础上,对上海五四农场稻田生态系统的初级产品生产、气体调节、氮素转化、有机质形成和累积、水调节和环境净化6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稻田生态系统初级产品生产量及其价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稻田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O_2并吸收大气中的CO_2,稻田向大气排放CH_4和N_2O,其中施氮量为375kgN/hm~2(N3处理)的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价值量最高;稻田生态系统中施加化学氮肥是氮素输入的主要途径,水稻收获移出和氨挥发是氮素输出的主要途径,稻田生态系统氮素转化造成了经济损失;稻田有机质累积量及其价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水稻种植消耗了水资源,同时稻田在降雨时具有蓄水功...
关键词:
稻田 生态系统服务 综合评价 上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知然 于丽英
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引入服务质量管理,分析服务生态系统的涵义和作用,提出基于服务生态系统、面向价值共创共享的服务质量管理模型和观点,运用服务价值创新方法从价值层面实现管理目标。
关键词:
服务质量管理 服务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兰维 张鸿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结合自身实际及资源开发利用特点,探索市域范围内分区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针对中部山岳地带、北部丘陵高原与南部平原区域不同的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别侧重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内容。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国土综合整治 矿山地质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定轩 吴永娇 佘升翔
针对服务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研究的不足,建立了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单元共生演化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给出了价值共创单元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最后对服务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服务生态系统中不同价值共创单元之间共生演化的结果取决于共生作用系数,一类价值共创单元的共生作用系数为正,即有利于该类价值共创单元时,该类价值共创单元数量得到发展;反之则不利于价值共创单元数量的发展。
关键词:
服务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共生演化 仿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定轩 吴永娇 佘升翔
针对服务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研究的不足,建立了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单元共生演化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给出了价值共创单元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最后对服务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服务生态系统中不同价值共创单元之间共生演化的结果取决于共生作用系数,一类价值共创单元的共生作用系数为正,即有利于该类价值共创单元时,该类价值共创单元数量得到发展;反之则不利于价值共创单元数量的发展。
关键词:
服务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共生演化 仿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新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国土整治工作,虽然在一些地方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基本上仍然属于"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并未根本改变国土开发利用失序状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导致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日益成为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瓶颈制约的重要手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佐礼 陈聿华 马正宗
本文提出了确立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地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和确定基础层次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刘岭村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评判,找出了该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对各因子的调控顺序。
关键词: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毛林,李宏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魏钰 雷光春
自然保护事业已经进入人与自然和谐的综合保护阶段,突破传统生物群落保护的要素式思维,从生态特征、生态系统健康和自组织能力等视角系统实施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已基本成为共识。中国经历了长期部门化割裂管理,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过程中开始由分散走向统一,要求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进行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基于集合种群等空间生态学理论,提出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不仅意味着内部自然空间的完整,更需着眼国家生态安全的大局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战略布局。国家公园只有成为生态地理区的节点并辐射周边区域,有效平衡行政区域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完整生态系统的长效保护。目前,国内既有研究在指导全域布局和平衡人地关系方面仍考虑不足,试点过程中还存在管理型技术方法欠缺、空间边界受限于行政边界、未能从全局着眼构建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完整性网络、未充分考虑差异化的人地关系等问题。未来需要着眼大局,有效平衡国家公园及其周边区域的关系、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国家公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长效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