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32)
- 2023(3888)
- 2022(3553)
- 2021(3326)
- 2020(3053)
- 2019(7400)
- 2018(7299)
- 2017(13673)
- 2016(7718)
- 2015(8604)
- 2014(8422)
- 2013(8528)
- 2012(8359)
- 2011(7643)
- 2010(7890)
- 2009(7403)
- 2008(7542)
- 2007(6996)
- 2006(6492)
- 2005(6409)
- 学科
- 济(32814)
- 经济(32765)
- 管理(18605)
- 业(16505)
- 企(12613)
- 企业(12613)
- 方法(11383)
- 农(10626)
- 数学(9580)
- 数学方法(9377)
- 中国(8895)
- 地方(7612)
- 学(7395)
- 财(7276)
- 制(7230)
- 贸(6124)
- 贸易(6117)
- 易(5836)
- 农业(5710)
- 业经(5672)
- 银(5402)
- 银行(5394)
- 教育(5328)
- 融(5317)
- 金融(5316)
- 理论(5250)
- 行(5210)
- 体(4621)
- 市场(4392)
- 关系(4314)
- 机构
- 大学(107736)
- 学院(103028)
- 济(43785)
- 经济(42791)
- 研究(40155)
- 管理(37533)
- 中国(32539)
- 理学(30761)
- 理学院(30318)
- 管理学(29665)
- 管理学院(29435)
- 京(28160)
- 科学(22619)
- 财(22300)
- 所(20864)
- 农(20595)
- 中心(19625)
- 北京(19188)
- 江(18821)
- 研究所(18284)
- 财经(16346)
- 业大(16186)
- 农业(16035)
- 范(15114)
- 师范(14983)
- 经(14720)
- 州(14241)
- 省(14159)
- 院(14058)
- 经济学(13114)
- 基金
- 项目(62207)
- 科学(48017)
- 研究(46730)
- 基金(44445)
- 家(38598)
- 国家(38210)
- 科学基金(31904)
- 社会(28774)
- 社会科(27144)
- 社会科学(27139)
- 基金项目(22431)
- 省(22411)
- 教育(21956)
- 划(20269)
- 自然(20036)
- 资助(19768)
- 自然科(19589)
- 自然科学(19584)
- 编号(19577)
- 自然科学基金(19220)
- 成果(18007)
- 部(14259)
- 课题(14182)
- 重点(14016)
- 发(13170)
- 性(12309)
- 创(12230)
- 教育部(12153)
- 大学(12139)
- 科研(11901)
共检索到185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鹿世明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学界对国内外价格离差问题越来越感兴趣,议论也越来越多。为了不囿于纸上谈兵,笔者不久前带贸易小组赴美时,曾对美国的蔬菜市场进行了一点调查。回来之后,又在南京对国内蔬菜市场作了相应了解。现将调查结果写出来,谈谈个人肤浅的体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南京市蔬菜价格上涨原因及对策南京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1993年入冬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蔬菜价格大幅度上升的势头。据统计,1993年11月份,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有23个城市的鲜菜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30%以上。南京市1993年鲜菜价格总水平比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惠田 马友强 崔秀红
时下北京市蔬菜进入供应旺季,但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仍较大,蔬菜价格备受各界人士关注。为此,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近日对蔬菜的生产、批发、零售三个环节做跟踪调查,了解各个环节的价格形成和变动情况,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平抑物价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雯丽 龙文军
蔬菜政策性保险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农业保险,上海、广东等地分别就蔬菜政策性保险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价格保险和生产保险两种典型模式。本文对比分析了两种蔬菜保险模式的特点和运行机制,从政府、蔬菜生产经营者和保险公司三类主体的视角评价了两种保险的优劣,认为蔬菜不同于其他大宗农产品,可以探索开展价格保险,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蔬菜政策性保险提出了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晓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会随国家政策、货币价值、供求关系、市场环境、生产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蔬菜等农产品,由于其价格受气候、自然灾害、市场环境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在不同时间段差异较大,有时候会出现异常变动的情况。蔬菜价格的异常变动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因此,稳定蔬菜价格成为备受政府关注的话题,应建立完善的蔬菜价格监测预警体系。
关键词:
蔬菜价格 价格波动 监测预警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曲春红 李辉尚 王红强 马娟娟 张晶
蔬菜价格保险在保障蔬菜市场供给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都市实施蔬菜价格保险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本地区蔬菜供应,促进了市场平稳运行,同时也为菜农收入稳定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详细介绍了成都市蔬菜价格保险实践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财政投入机制、优化保险制度设置、健全价格形成机制和加强宣传引导等政策建议,以期为蔬菜价格保险制度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繁涛 沈辰 吴建寨
本文在分析上海市蔬菜市场供需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上海市创新构建的蔬菜调控目录、生产补贴、价格保险、应急处置、产业支持等一系列调控措施,总结了上海市"目录制+补贴制+保险制"三位一体的调控成效,凝练了蔬菜调控的"上海模式",研判了蔬菜价格调控的相关政策工具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我国蔬菜保供稳价的调控目录制度、产销保险制度、市长负责制考核机制、全产业链监测预警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倩 于金莹 谭雅蓉 赵姜 于峰
本文聚焦于京津冀地区蔬菜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及同步性。以京津冀三地鲜菜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三地黄瓜、胡萝卜和大白菜三种主要蔬菜的月均批发价为研究对象,利用描述性统计、同步系数法、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京津冀地区蔬菜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空间同步性以及分品种的价格同步性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的蔬菜总体和单品种价格波动趋势普遍较一致,价格波动的同步性也较高;蔬菜单品种之间的波动趋势较一致,而分品种的价格序列间大部分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具有关联性基础。说明不同蔬菜间不仅存在共同的影响因素,相互之间也存在影响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超
蔬菜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近年来波动频率有所加快,且不同品种的蔬菜价格波动特征不同。蔬菜价格形成的过程受到物质和人工费用的影响,流通环节成本较高。蔬菜价格波动则受到自然灾害、食品安全事件影响,生产扶持政策也影响到价格波动。蔬菜价格形成机制也存在着调控水平低、市场主体组织程度低、流通环节过多、流通过程中损耗大等问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和日本,都对蔬菜价格实施一定的市场化调控手段。未来,应尽快出台蔬菜生产流通方面的权力清单,建立重要蔬菜品种调控目录制度,积极培育市场化蔬菜流通主体,花大力气降低流通成本,尽最大努力减少流通损耗,多措并举完善蔬菜保险政策。
关键词:
蔬菜价格 价格形成机制 权力清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淮建军 王征兵 雷红梅
为解释蔬菜产销差价巨大的现象,利用流通成本、供求均衡,分工与协作,参照价格和机会成本等理论对蔬菜价格悖论进行系统分析。供求理论分析表明,在蔬菜供应链中,批发商、收购商和零售商相对于菜农具有自然垄断地位;分工与协作理论分析表明,批发商、收购商和零售商较高的分工效率决定了他们的垄断定价权力;参照价格理论和机会成本理论分析表明,蔬菜产销的各个主体的参照价格和机会成本存在的巨大差距,才是造成蔬菜价格悖论的根本原因。因此,降低渠道壁垒,建设供应链和价值链,加强分工与专业化,完善沟通机制,减小城乡差距等是解决蔬菜价格悖论的主要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谭浩俊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2%。从数据本身来看,尽管10月CPI仍处于相对较高的区间,但全年实现3.5%的调控目标,应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也就是说,价格监控的上限应当不会被突破,货币政策也可以不必为价格作出大的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振亚 李建平 张晴 罗其友 阴晴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蔬菜价格放开之后,蔬菜价格上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中国蔬菜田间收购价格、批发市场价格、零售市场价格的变动特征和变化动因着手,对中国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蔬菜产能过剩、跨区流通和流通体系不健全是导致中国蔬菜价格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论文最后对未来中国蔬菜价格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蔬菜价格 解析 蔬菜产业 中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辛士波 王笛
价格波动是蔬菜市场的常态,但过度波动会直接影响到蔬菜的消费和生产。冬春季节的耐储蔬菜价格与反季蔬菜价格波动频繁,研究二者的价格联动效应,分析其波动规律,对于保障蔬菜市场供需平衡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运用E-G协整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BEKK-GARCH模型,研究了北京市耐储蔬菜价格与反季蔬菜价格波动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耐储蔬菜价格与反季蔬菜价格波动态势基本一致,但反季蔬菜价格异常波动特征明显;从长期来看,耐储蔬菜价格指数与反季蔬菜价格指数具有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与正向联动效应,且耐储蔬菜价格波动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崇光 肖小勇 张有望
本文依据山东寿光至北京蔬菜流通的调查资料,比较分析了不同蔬菜流通模式下的蔬菜价格形成。本丈将寿光本地产蔬菜销往外地的流通模式归纳为3类,即大型批发市场流通模式、地头市场流通模式和"农超对接"流通模式;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在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功能方面,"农超对接"流通模式所代表的契约交易优于大型批发市场流通模式和地头市场流通模型所代表的市场内交易;从价格形成路径来看,市场竞争是蔬菜价格形成的关键;蔬菜供给成本是蔬菜价格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判断蔬菜价格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蔬菜 流通模式 价格形成 山东寿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