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588)
- 2022(3108)
- 2021(2880)
- 2020(2651)
- 2019(6007)
- 2018(5845)
- 2017(11631)
- 2016(6331)
- 2015(7174)
- 2014(7405)
- 2013(7350)
- 2012(7101)
- 2011(6383)
- 2010(6573)
- 2009(6514)
- 2008(6763)
- 2007(6496)
- 2006(6006)
- 2005(6058)
- 2004(5351)
- 学科
- 济(22524)
- 经济(22485)
- 业(19054)
- 银(18187)
- 银行(18042)
- 管理(16954)
- 行(16713)
- 制(15356)
- 企(14561)
- 企业(14561)
- 险(10836)
- 保险(10745)
- 融(10640)
- 金融(10640)
- 方法(10426)
- 业务(10380)
- 度(10344)
- 制度(10342)
- 中国(9936)
- 数学(9060)
- 数学方法(8938)
- 银行制(8739)
- 财(8043)
- 体(5862)
- 农(5665)
- 体制(5168)
- 务(5148)
- 财务(5140)
- 财务管理(5122)
- 业经(4949)
- 机构
- 大学(88997)
- 学院(86244)
- 济(36933)
- 经济(35912)
- 中国(35241)
- 管理(33338)
- 研究(28270)
- 理学(25737)
- 理学院(25504)
- 管理学(25093)
- 管理学院(24931)
- 财(24446)
- 银(22610)
- 银行(21644)
- 行(20133)
- 京(19828)
- 财经(17636)
- 江(16818)
- 中心(16000)
- 经(15863)
- 融(14615)
- 金融(14406)
- 科学(14185)
- 所(14007)
- 州(13706)
- 人民(13652)
- 农(13549)
- 北京(13320)
- 财经大学(13227)
- 国人(12331)
- 基金
- 项目(45799)
- 科学(35877)
- 基金(34362)
- 研究(34338)
- 家(28445)
- 国家(28171)
- 科学基金(24811)
- 社会(22257)
- 社会科(21050)
- 社会科学(21045)
- 基金项目(17179)
- 省(16382)
- 资助(15965)
- 教育(15904)
- 自然(15827)
- 自然科(15493)
- 自然科学(15490)
- 自然科学基金(15222)
- 编号(14013)
- 划(13974)
- 成果(12708)
- 部(10772)
- 重点(9870)
- 性(9813)
- 教育部(9696)
- 课题(9588)
- 人文(9346)
- 大学(9127)
- 国家社会(9104)
- 创(8969)
共检索到166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马晓冬 章仁俊
2009年,对商业银行而言,无论其资产规模、经营性质、历史渊源有怎样的差异,都将受到全球经济下滑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银行同时还面临着宏观政策调整和国际资本冲击的双重考验。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工具已经引入国内十多年,以风险偏好为主要内涵的战略规划也已纳入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的董事会议程,但它能否经得起检验,是摆在国内商业银行面前的一大课题。从次贷危机爆发的诱因:风险偏好传导的整体失灵来看,国内商业银行要真正发挥风险偏好对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积极作用,风险偏好的有效传导是关键。本文在对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的现实意义和一般流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风险偏好传导中可能出现的偏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风...
关键词:
风险偏好 传导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燕萍
文章以农行的自助业务为例,就如何加强商业银行自助设备的管理,强化对自助业务操作的监督,从而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促进稳健经营进行思考探析。
关键词:
自助业务 内部管理 合规管理 岗位履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艳萍 李婷
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系数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指标,它在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投资决策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系数的量化对于银行进行正确的决策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系数的设定模型,并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关键词:
风险偏好系数 层次分析法 定量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守川 任宇宁 邓庭
风险偏好是银行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愿意且能够承担的风险数量和种类,实质上是银行战略在风险管理上的具体体现。本轮金融危机表明,构建良好的风险偏好框架是建设稳健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风险偏好设置包括选取指标、量化指标值等;传导则包括自上而下的分解和自下而上的反馈过程。风险偏好应成为全程风险管理的主线。本文从风险偏好的定义、作用、设置和传导角度做一分析,以期对国内商业银行构建和实施科学的风险偏好框架有所启示。
关键词:
风险偏好 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 银行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旭艳
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是建立于全行层面的反映了董事会和高管层愿意承受的风险程度的总体观点。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及银监会相关指引中清晰地看到,金融监管当局希望银行董事会以及高管层为银行制定风险偏好水平并作为银行总体治理和风险管理架构的一部分。合适的风险偏好体现银行的总体业务战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冲 杜通 刘莉亚 李明辉
为提高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与信贷配置效率,监管部门于2014年开展了资本管理高级方法的试点工作。本文基于上市银行2010至2016年的微观数据,与银监会公布的行业信贷风险进行匹配,采用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前述改革如何影响试点银行的风险偏好和信贷调配。研究发现,在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实施后:(1)试点银行显著降低了风险加权资产的规模;(2)试点银行风险偏好的变化存在非线性的特征,在调减高风险行业贷款的同时,并未显著增加最安全行业的贷款,而是增加了风险略高行业的贷款,体现出试点银行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3)进一步将行业划分为"虚"与"实",研究发现试点银行减少了房地产业("虚")、制造业("实")和建筑业("实")贷款,显著增加了金融业("虚")贷款。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资本监管方面的文献,也对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资本管理高级方法 风险偏好 信贷配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秦启岭
我国由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银行信贷风险化管理。本文从转变专业银行内部经营机制入手,对建立健全银行信贷的评估、决策、风险防御等机制作了必要的探讨;同时对如何构造专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安全运行的外部环境进行了论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正仲
本文从最近国内外金融监管和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实践出发,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商业银行风险偏好。首先笔者认为风险管理的内在逻辑要求商业银行确定风险偏好;其次,分析了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是如何确定的,包括确定风险偏好需要考虑的因素、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偏好的比较、先进银行确定风险偏好的共同点,最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研究风险偏好的渐进化路径和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偏好 路径 策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兰大海
新经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笔者对商业银行如何针对新经济特点,开展金融服务进行了深入思考。商业银行已在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应用、交易银行、投贷联动等方面积极支持新经济发展,今后应以擅长的信贷业务为基础,在把控好风险的基础上,稳妥推进股权融资等新业务,逐步拓展金融服务的领域和方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兰大海
新经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笔者对商业银行如何针对新经济特点,开展金融服务进行了深入思考。商业银行已在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应用、交易银行、投贷联动等方面积极支持新经济发展,今后应以擅长的信贷业务为基础,在把控好风险的基础上,稳妥推进股权融资等新业务,逐步拓展金融服务的领域和方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兰大海
新经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笔者对商业银行如何针对新经济特点,开展金融服务进行了深入思考。商业银行已在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应用、交易银行、投贷联动等方面积极支持新经济发展,今后应以擅长的信贷业务为基础,在把控好风险的基础上,稳妥推进股权融资等新业务,逐步拓展金融服务的领域和方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晓曙 朱连磊
面对经济转型倒逼信贷模式的创新压力以及社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引发的结构性资产荒,是否提高风险偏好以扩展业务边界成为银行管理层和一线业务人员共同的关注议题。作为经营风险的市场主体,在我国内外部风险挑战增多的背景下,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风险偏好体现了对待风险的态度并界定了风险经营的边界,是否提高风险偏好关乎银行战略定位和经营策略的转变。
关键词:
商业银行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怡然 王刚
风险偏好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工具之一,其重要性得到了国际银行业的高度肯定。本次金融危机后,构建以风险偏好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本文从风险偏好的内涵入手,首先介绍了风险偏好的设定方法,其次指出了国际活跃银行在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的风险偏好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最后,对我国如何借鉴国际活跃银行在风险偏好管理上的经验教训,从而在国际监管改革背景下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魏伟 郭子睿 陈骁
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货币政策宽松不一定带来信用扩张,即所谓的宽货币和宽信用之间存在差异,而决定这种差异的主要变量是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其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高低与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直接相关。本文研究认为,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与金融监管政策和房地产价格(主要抵押品)联系最为紧密。本轮货币政策逐步从有所放松到信用增速持续下滑,显示出当前严监管的趋势并未改变,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趋势,因此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和权益端都面临较大压力。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渠道并不通畅,信用机制修复则仍需时日。
关键词:
宽货币 商业银行 地产 宽信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