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9)
2023(13515)
2022(12021)
2021(11461)
2020(9669)
2019(22531)
2018(22311)
2017(43968)
2016(23773)
2015(27008)
2014(27120)
2013(26778)
2012(24628)
2011(21672)
2010(22068)
2009(20054)
2008(19874)
2007(17350)
2006(15121)
2005(13431)
作者
(66931)
(55251)
(54877)
(52692)
(35430)
(26555)
(25084)
(21634)
(21030)
(20193)
(19118)
(18419)
(17483)
(17431)
(17164)
(17008)
(16538)
(16357)
(15791)
(15667)
(13656)
(13615)
(13471)
(12647)
(12381)
(12235)
(12191)
(12159)
(11043)
(10803)
学科
(95708)
经济(95588)
管理(74462)
(69285)
(58923)
企业(58923)
方法(49248)
数学(43670)
数学方法(42933)
(36875)
(25273)
中国(25237)
(20743)
财务(20663)
财务管理(20595)
业经(20308)
企业财务(19612)
(19501)
地方(19317)
(18954)
理论(17076)
(16789)
贸易(16782)
农业(16417)
(16263)
(14852)
银行(14819)
(14333)
技术(14295)
财政(14151)
机构
大学(333059)
学院(332706)
管理(135252)
(131356)
经济(128431)
理学(117193)
理学院(116009)
管理学(113787)
管理学院(113204)
研究(104281)
中国(80897)
(70448)
(70186)
科学(64287)
财经(52547)
(52161)
(48793)
(48211)
中心(48156)
(47579)
业大(47027)
研究所(46586)
北京(45064)
(42624)
师范(42284)
(39646)
经济学(39247)
财经大学(38953)
(37875)
农业(37250)
基金
项目(223429)
科学(175587)
研究(165085)
基金(161950)
(139228)
国家(138071)
科学基金(120016)
社会(102756)
社会科(97441)
社会科学(97415)
(87160)
基金项目(85481)
自然(78729)
教育(77205)
自然科(76906)
自然科学(76892)
自然科学基金(75469)
(72730)
资助(69156)
编号(68349)
成果(55734)
(49565)
重点(49324)
课题(46626)
(46052)
(45916)
教育部(43225)
科研(42940)
创新(42839)
项目编号(42569)
期刊
(142169)
经济(142169)
研究(101749)
中国(62285)
(57978)
管理(48749)
学报(48610)
科学(44468)
(43115)
教育(38055)
大学(37538)
学学(35156)
(31062)
金融(31062)
技术(29629)
农业(29496)
财经(25899)
业经(23446)
经济研究(23140)
(21902)
问题(18447)
图书(17396)
理论(16933)
统计(16715)
技术经济(16612)
实践(15399)
(15399)
财会(15356)
会计(14996)
(14973)
共检索到489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军民  周国红  杨义群  
财政份额下降与国债规模扩大背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财政“两个比重”的下降。保持财政份额的一定比例 ,对于扩大发债规模 ,降低债务风险是十分必要。刚性的分配格局短时间内难以提高财政份额 ,增加税收与扩张性政策相左 ,发债成为政府首选。这势必加剧国债规模与财政份额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主要办法是优化税制结构 ,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清源  李顺明  
后发展地区在发展经济进程中出现了财源建设与财政收入相背离的现象。也就是说,地方经济发展壮大却没有带来对应的财政收入的增长。这种状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制约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解决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一些主要做法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缓解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现象、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谢子远  杨义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世武  应惟伟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为 :中央财政收支而非GDP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据此基本结论建立的国债发行规模的AR -GARCH模型精度高 ,有很强的预测功能。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浙江省2000年度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组  
本文运用美国著名财政学家哈维S·罗森(Harvay·S·Rosen)的债务理财理论,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国倩规模限度进行了风险评价。认为,对比美国有七、八十年长期发债的经久不衰历史,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尚有相当的时间和空间潜力。文章指出问题的要害在于我国国债的运用效率低下,则是其风险所在。对策是改进我国国债的品种和时限等结构,完善国债市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新杰  
从理论上分析,当经济低于潜在增长率水平时,才存在增发国债的必要性;从可操作层面分析,国债发行的最优规模应该等于满足各种投资需求并扣除了"消费基金"之后的银行储蓄余额。我国急剧增长的国债发行量已经超出了最优规模。持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未能及时作出调整,政策效果已经不明显,反而加剧了我国经济的波动,造成国民经济出现过热趋势。所以,必须对财政政策作出调整,合理控制国债发行规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鹤  陈超  史峰赫  
2015年上半年资本价格暴跌反映出当前货币政策拉动中国经济复苏的乏力,需要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的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发展。国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融资手段,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突破了以往在国债发行总量研究中单一注重风险控制或者经济效应的局限性,并在无限期界框架下建立理论模型,得到了从政府决策角度出发的国债规模-产出关系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经济传导机制与决策机制反向逻辑关系的对偶转换,得出国债规模、国债利率在政府平衡预算约束下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韦素华  
国债作为政府筹集资金、缓解财政压力和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与现代金融管理的重要工具,适当的国债政策是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与保证。我国国债的发行对支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要优化国债结构,实现国债结构进一步的合理化,就需逐步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规范国债市场运行,调整国债投资规模与方向,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勇  
政府增发国债 ,扩大公共支出作为启动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 ,只是一项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短期经济政策。从长期来看 ,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以控制国债规模 ,进而扩大财政支出 ,将是今后的走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扬  
本文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角度 ,探讨了国债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着重分析了国债市场作为核心金融市场在提供市场流动性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就是 ,为了给我国的金融市场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我们的国债政策应当超越单纯财政的财政眼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鹤  陈超  史峰赫  
2015年上半年资本价格暴跌反映出当前货币政策拉动中国经济复苏的乏力,需要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的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发展。国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融资手段,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突破了以往在国债发行总量研究中单一注重风险控制或者经济效应的局限性,并在无限期界框架下建立理论模型,得到了从政府决策角度出发的国债规模-产出关系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经济传导机制与决策机制反向逻辑关系的对偶转换,得出国债规模、国债利率在政府平衡预算约束下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公式。基于此公式展开实证分析得到:我国国债余额规模略高于最优规模但保持着同步变动的趋势;国债利率波动较大,最优利率水平在3.1%上下波动;国债规模应当保持相当增速以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在中短期内激活经济发展动力,而在长期角度应当警惕其风险累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宏宇  吕风勇  
目前国内对国债效应的研究,集中于国债对投资的影响,较少论及国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然而,国债对消费的影响同样重要。居民可能将国债作为金融财富,也可能认为国债对应着未来的税收。国债对消费的影响,取决于国债在居民的预算约束中是作为财富还是作为预期的未来税收而存在。若居民更多地将国债作为一种金融财富而不是未来税收,则国债促进消费增长并带动经济增长;反之,则形成“李嘉图等价效应”所描述的金融挤出效应。通过对1985~2002年的数据进行回归,作者发现我国国债呈现出较强的财富效应。但是,这一财富效应却是与国债存量相关的。若公众的信心发生变化,消费需求将迅速下降。这就要求国债政策的淡出只能是渐进的,以避免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玮  袁东  
国债是指中央财政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是公债的一种。迄今为止,我国已发行的国债有国库券、国家建设债券、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和保值公债。本文试图对我国目前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实证分析。一、对我国现行国债发行规模的认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志平  
进入 90年代以来 ,我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急剧扩大 ,财政支出的压力增加 ,给我国财政带来极大风险 ,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对此 ,我们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压缩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 ,减轻财政负担 ,降低财政风险 ,为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