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840)
- 2022(2588)
- 2021(2416)
- 2020(2158)
- 2019(4815)
- 2018(4800)
- 2017(9388)
- 2016(5328)
- 2015(6100)
- 2014(6329)
- 2013(6426)
- 2012(6389)
- 2011(5459)
- 2010(6001)
- 2009(5808)
- 2008(6130)
- 2007(5816)
- 2006(5544)
- 2005(5628)
- 2004(4918)
- 学科
- 济(20055)
- 经济(20012)
- 管理(18511)
- 业(16257)
- 企(13216)
- 企业(13216)
- 财(8741)
- 制(7549)
- 农(7499)
- 中国(7338)
- 银(6499)
- 银行(6498)
- 方法(6393)
- 税(6088)
- 行(6038)
- 税收(5659)
- 收(5603)
- 务(5370)
- 财务(5349)
- 财务管理(5329)
- 数学(5197)
- 学(5159)
- 融(5131)
- 金融(5131)
- 企业财务(5037)
- 数学方法(4998)
- 农业(4919)
- 业经(4715)
- 地方(4615)
- 体(4357)
- 机构
- 大学(77306)
- 学院(76265)
- 济(31020)
- 经济(30089)
- 研究(27391)
- 管理(27234)
- 中国(25525)
- 理学(20878)
- 理学院(20636)
- 财(20362)
- 管理学(20194)
- 管理学院(20038)
- 京(17601)
- 江(15427)
- 科学(14986)
- 所(14554)
- 中心(14055)
- 财经(13983)
- 经(12316)
- 州(12313)
- 北京(12174)
- 研究所(12066)
- 农(11991)
- 省(11912)
- 银(11044)
- 范(10803)
- 师范(10739)
- 银行(10639)
- 人民(10290)
- 行(10100)
- 基金
- 项目(37963)
- 研究(30401)
- 科学(29182)
- 基金(26353)
- 家(22167)
- 国家(21900)
- 科学基金(18431)
- 社会(18061)
- 社会科(17014)
- 社会科学(17009)
- 省(14640)
- 教育(14193)
- 编号(13255)
- 成果(13123)
- 基金项目(12777)
- 划(12338)
- 资助(11925)
- 自然(11168)
- 自然科(10831)
- 自然科学(10825)
- 自然科学基金(10622)
- 课题(9872)
- 重点(8769)
- 性(8736)
- 部(8480)
- 年(8162)
- 项目编号(8063)
- 发(7996)
- 阶(7470)
- 段(7445)
共检索到147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惠琴
在会计实务中,企业通过反映固定资产减值情况,使固定资产能够真实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然而,固定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较为复杂,在减值金额的计量和时间确认上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此,有必要对固定资产减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企业合理运用减值会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固定资产 资产减值 可收回金额 公允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淘
固定资产减值的判断与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是一项比较复杂且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还会影响到折旧的计提,企业要合理使用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必须拥有优秀的会计师、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内控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黄建新
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避免因科技进步等原因给企业固定资产带来的贬值风险,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本文对如何核算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固定资产减值核算的建议。
关键词:
固定资产减值 可收回金额 折旧变化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燕婷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需要对发生减值的资产类科目计提减值,且计提减值后的折旧基础为资产的净额。资产的价值形态会随生产经营过程逐步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并通过一定的价值形式得到补偿。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通常是采用折旧的形式进行。在实际账务处理中,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在固定资产报废时,企业需要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纳税调整,导致企业产生资产减值准备金额
关键词:
减值准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新荣
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减值测试过程中需要确定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涉及到估值技术的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的选择问题。本文基于实务案例视角认为,如果不存在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活跃市场的,且不能可靠地以收益法对该固定资产进行估值的,企业应选择成本法作为其固定资产减值测试中的估值技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秦文娇 杨婧涵
1.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和判断方法一要明确"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资产是否有迹象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二要明确"如不存在减值迹象,不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即资产只有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要求估计其可收回金额。2.关于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前锋
本文在阐述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性质的基础上,绘制流程图展示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的核算程序,并运用图表反映固定资产减值的计提、转回与折旧的计算过程,形象直观,便于理解与操作,以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固定资产减值和折旧核算提供帮助。
关键词:
固定资产减值 折旧 可收回金额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向树枝 梁书芬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夏淑霞
一、固定资产减值当期纳税调整及会计处理按税法规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除国家税收规定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在期末资产负债表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绮子 黄申
会计准则禁止长期资产在其价值回升后转回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该规定使得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合并抵销较特殊而值得探讨。文章采用案例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固定资产减值金额较小、较大两个案例,分析获得减值准备的不同合并抵销金额。然后,对比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额、个别报表已计提减值准备额、合并应抵销减值准备额之大小,形成了文章的创新性结论:当个别报表所计提减值准备大于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时,则不需要编制减值准备之合并抵销分录,除非为附注而重复上期分录;当个别报表减值准备小于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时,该差额即为减值准备之合并抵销金额。
关键词:
固定资产 减值准备 抵销规律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邹翔 曾汉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士民 孙涛 赵海霞
一、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一般纳税人专用于非增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