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7)
2023(10370)
2022(9079)
2021(8458)
2020(7124)
2019(16677)
2018(16437)
2017(32311)
2016(17791)
2015(20218)
2014(20734)
2013(20418)
2012(19378)
2011(17610)
2010(18037)
2009(16754)
2008(17274)
2007(16216)
2006(14261)
2005(13238)
作者
(52623)
(43675)
(43648)
(42185)
(28169)
(20990)
(20211)
(16936)
(16587)
(16285)
(14898)
(14600)
(14157)
(14089)
(14052)
(13704)
(13445)
(12919)
(12852)
(12781)
(10999)
(10780)
(10776)
(10032)
(10025)
(10020)
(9952)
(9921)
(8910)
(8835)
学科
(72162)
经济(72082)
管理(51712)
(49661)
(40106)
企业(40106)
方法(33174)
数学(29200)
数学方法(28871)
(21798)
(21713)
银行(21568)
(21555)
(21315)
(20153)
中国(19791)
(15485)
贸易(15474)
(15458)
金融(15456)
业经(15221)
(14906)
地方(14630)
(14200)
农业(13796)
(13419)
财务(13386)
财务管理(13345)
(13196)
制度(13188)
机构
学院(258203)
大学(256098)
(108837)
经济(106315)
管理(97782)
研究(85850)
理学(81876)
理学院(80995)
管理学(79636)
管理学院(79143)
中国(73477)
(55505)
(54163)
科学(50760)
(45210)
(44487)
(43021)
财经(42442)
中心(41682)
研究所(39602)
(38243)
业大(36225)
农业(35527)
北京(34626)
(34315)
经济学(33763)
(32842)
师范(32533)
财经大学(31146)
经济学院(30646)
基金
项目(157901)
科学(123067)
研究(117946)
基金(112750)
(96758)
国家(95891)
科学基金(81931)
社会(72782)
社会科(69018)
社会科学(68994)
(62304)
基金项目(58725)
教育(55229)
自然(52258)
(52044)
自然科(50948)
自然科学(50932)
自然科学基金(50046)
编号(49951)
资助(47884)
成果(41623)
(35461)
重点(35420)
课题(34708)
(34074)
(32546)
(30846)
创新(30433)
教育部(30423)
大学(30204)
期刊
(123938)
经济(123938)
研究(83517)
中国(53391)
(44989)
(41152)
金融(41152)
(40413)
学报(37080)
管理(34886)
科学(33844)
教育(29154)
大学(27873)
学学(26023)
农业(25085)
技术(23132)
财经(21370)
业经(20872)
经济研究(20007)
(18275)
问题(16381)
(14411)
理论(14068)
技术经济(13462)
(13336)
商业(13002)
实践(12786)
(12786)
图书(12720)
统计(12634)
共检索到408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志忠  
采用好银行/坏银行模式,由政府主导集中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符合中国实际,理论上可行,也行之有效,但政府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本文通过比较三次剥离,从中可以看出政府逐步在按照市场方式解决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本文还对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适  杨晋豫  马春敏  
剥离银行不良资产,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国企扭亏解困,提高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重大举措。部分不良资产剥离后商业银行要采取集中管理,扩大核销范围,加大核销力度,依靠政府支持,落实债权债务等多项措施,加强对贷款存量的管理,防范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银监会江西监管局非银处课题组  
国家对三家银行的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通过财政委托、协议转让、商业化收购等方式剥离转让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于受政策性和非市场化等因素影响,不良贷款剥离接收存在一些问题。完善资产管理公司经营机制,改进不良贷款收购方式;完善政策法规,规范不良资产剥离行为;充分发挥银监部的职能作用,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忠俊  王在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秀芳  
剥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和实施“债转股”是国家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不良资产比率、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和利息支出的重大举措。笔者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市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和“债转股”情况的调查研究 ,提出以下结论 :第一 ,不良资产剥离是相对成本较高的改革安排 ,是当前扭曲的国有企业 (包括国有银行 )制度下的一种制度扭曲 ,它在事实上偏离了市场经济下资产管理的本质 ;第二 ,这一制度扭曲进一步导致一系列畸形后果 :商业银行经营努力程度下降、激励不足和信用危机以及由此出现的不良资产增量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第三 ,完全剥离或完全不剥离才是我国当前企业—银行体制下的最优选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奕  
本文针对1999年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两次剥离不良贷款的情况,分析了现行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剥离之后资产的处置所产生的影响,并建议按市场原则转移不良贷款,以便发挥资产管理公司专业化处置的优势,真正化解银行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瑶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元元  徐丽贞  梁宏祺  蒙智睦  谢钢  覃海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荣梅  
为了加快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确保商业银行轻装上阵,尽快与国际接轨,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蕴酿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到1999年4月20日全国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挂牌,有关银行不良资产剥离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伟  
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不良贷款进行剥离,是国家为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通过对泰安市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个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无论在政策制定上还是在具体操作上,第一次剥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偏高的问题。二是单靠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力量消化数额庞大的不良贷款是非常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三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实施“二次剥离”是现实形势下实现银企双赢的客观选择,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减少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