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428)
2022(3038)
2021(2943)
2020(2575)
2019(5999)
2018(5911)
2017(11902)
2016(6618)
2015(7678)
2014(8066)
2013(8059)
2012(7899)
2011(6861)
2010(7270)
2009(7314)
2008(7621)
2007(7204)
2006(6833)
2005(6980)
2004(6208)
作者
(19582)
(16097)
(15791)
(15709)
(10343)
(7629)
(7453)
(6267)
(6179)
(5972)
(5671)
(5605)
(5399)
(5211)
(5179)
(5118)
(4862)
(4819)
(4711)
(4373)
(4338)
(4088)
(3840)
(3821)
(3799)
(3737)
(3712)
(3633)
(3354)
(3255)
学科
(22706)
经济(22661)
管理(19153)
(17956)
(17578)
银行(17433)
(16088)
(15763)
(14796)
企业(14796)
(10559)
制度(10557)
业务(10392)
(9924)
金融(9922)
银行制(8941)
(8929)
中国(8420)
方法(7993)
(7562)
数学(6555)
数学方法(6358)
(6253)
(6193)
税收(5764)
(5705)
业经(5565)
(5458)
财务(5435)
财务管理(5416)
机构
大学(92309)
学院(90637)
(37854)
中国(37086)
经济(36710)
管理(32489)
研究(31374)
(25659)
理学(24847)
银行(24700)
理学院(24591)
(24478)
管理学(24106)
管理学院(23938)
(23130)
(21108)
(18656)
中心(17844)
财经(17218)
(16423)
科学(16247)
(16234)
(15554)
人民(15454)
(15339)
北京(14493)
研究所(13733)
国人(13442)
(13376)
中国人(13355)
基金
项目(44714)
研究(35075)
科学(34375)
基金(31837)
(26310)
国家(26034)
科学基金(22213)
社会(21313)
社会科(20127)
社会科学(20121)
(16957)
教育(16536)
基金项目(15647)
编号(15043)
资助(14766)
成果(14540)
(14204)
自然(13560)
自然科(13248)
自然科学(13246)
自然科学基金(12998)
课题(10881)
(10328)
(10171)
重点(9976)
项目编号(9250)
(9201)
教育部(9051)
(9046)
大学(8870)
期刊
(50189)
经济(50189)
研究(40156)
(34950)
金融(34950)
中国(24575)
(20796)
(15701)
管理(13741)
教育(12431)
学报(11444)
科学(10360)
财经(9405)
大学(9192)
学学(8198)
(7876)
业经(7708)
农村(7374)
(7374)
农业(7356)
技术(7248)
理论(7178)
经济研究(6766)
问题(6693)
实践(6540)
(6540)
(6186)
国际(6133)
(6079)
图书(6014)
共检索到181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学强  
本文分析了有关贷款减值问题的国内、国际规则以及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减值的典型做法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际先进银行贷款减值的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媚莎  
在经历了2008年次贷危机后,传统的贷款减值准备金制度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并且因不能有效地确认和弥补银行的不良贷款损失而备受争议。一些金融业人士认为,在市场大跌和市场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导致金融机构过分对资产按市价减计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对金融危机的加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后"次贷危机"的背景下,银行前瞻性地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必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慧霞  王庆东  
随着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监管政策与会计政策在贷款减值准备方面矛盾突出,不同外资银行在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拨备覆盖率计算及资本充足率计算上差异较大。本文对贷款减值准备进行相关研究,同时对部分外资银行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监管对策和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刚  
关于商业银行贷款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刘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专业银行已开始转变为商业银行,按照商业银行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经营原则,以及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机制的要求,作为商业银行贷款在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友刚  严艳  
本文以2002—2016年间88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计提行为的周期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计提行为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这种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时期会传导至信贷市场从而放大信贷供给,但在经济下行时期由于受到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贷款拨备行为对信贷供给的影响甚微。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下,银行竞争程度对银行贷款拨备与信贷关系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本文的研究为商业银行全面竞争新时代下建立前瞻性拨备制度,完善贷款拨备监管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恩伍  顾楠  
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前瞻性地计提贷款准备金具有必然性。银行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越来越成为衡量一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金融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Ⅱ)从资本监管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信用风险损失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规范。本文从国内外上市商业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目前会计标准和监管标准的简要对比,对其贷款拨备计提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并力求通过二者关键因素的分析,从而建议商业银行有可能在实施BaselⅡ和会计准则过程中找到一个兼容并蓄的应用方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友刚   陈欣欣   李占阳  
贷款资产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主要资产,贷款拨备为商业银行起到贷款资产坏账风险的早期预警和资本缓冲作用。我国商业银行在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法计提贷款拨备的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会计准则模糊不清、人为主观操纵和历史数据不完备等。这些问题将会降低贷款拨备计提的准确性。本文针对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计提现状进行具体讨论与分析,对我国银行业内部风险管理、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国岭  陈柔  
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思考刘国岭陈柔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是企业贷款的主要提供者。认真研究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社会资金的损失和浪费,促使货币资金在产业、行业、地区、部门、企业间合理流动,提高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和效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国有商业银行县级分支机构通过组织存款 ,发放贷款 ,对满足我国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促进县(市)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而近年来 ,一些县(市)经济加速增长 ,各方面资金需求增加 ,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却逐年萎缩 ,影响了企业正常融资和地方经济与金融的健康协调发展。笔者以江西省安福县为例 ,通过调查实证分析 ,提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靠政府、企业、银行、司法等多部门协作 ,在整饬信用秩序 ,增强企业素质的同时 ,深化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 ,努力构建有利于保证基层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安全并激发其信贷积极性的社会信用环境及银行信贷管理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洪吉  
文章对银行的贷款减值准备与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发现:一是银行减值准备的计提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二是发现银行在一定条件下,存在通过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进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经验证据。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爱东  安媛婧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银行贷款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采用ECL模型计提贷款减值的必要性。接着以案例为基础探讨了ECL模型的应用,进而提出应用ECL模型改进我国贷款减值准备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天琦  徐晓羽  
贷款损失拨备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其计提充分与否能影响银行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进而对经济周期的波动产生影响。在当前国内外金融监管当局再次关注金融机构跨经济周期稳健经营问题的背景下,本文总结了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常柏  邵永同  
贷款损失拨备计提对防范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已有的几种典型的贷款损失拨备计提方法即现金流折现法、动态准备金法、压力测试准备金法和基于马尔科夫链迁移矩阵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方法,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本研究将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颖千  王青  刘薪屹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从前期探索到走向成熟必然经历不同阶段,贷款利率定价亦将面临不同的资金供求格局和市场特点。鉴于此,本文将传统成本相加定价模型和基准利率加点模型有机结合,强调理论定价应避免偏离市场环境而失去指导意义;此外,模型主张引入客户综合贡献度参数对理论定价进行必要修正,从银企间综合业务营销成本与收益的维度考虑单笔业务定价合理性;同时,由于同业竞争压力将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对市场化后的银行战略选择及目标客户定位形成深远影响,本文建议银行适度通过内部定价授权体制缓解理论定价与同业竞争间的矛盾,确保银行定价机制的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