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94)
- 2023(5694)
- 2022(4944)
- 2021(4933)
- 2020(4210)
- 2019(9840)
- 2018(9715)
- 2017(18920)
- 2016(10556)
- 2015(12248)
- 2014(12856)
- 2013(12759)
- 2012(11876)
- 2011(10376)
- 2010(10775)
- 2009(10094)
- 2008(10946)
- 2007(10183)
- 2006(9271)
- 2005(8929)
- 学科
- 济(38707)
- 经济(38635)
- 管理(38230)
- 业(34690)
- 企(31174)
- 企业(31174)
- 财(29321)
- 制(19474)
- 银(18211)
- 银行(18066)
- 行(16640)
- 方法(16540)
- 务(15677)
- 财务(15654)
- 财务管理(15593)
- 企业财务(14905)
- 数学(13750)
- 数学方法(13552)
- 度(13114)
- 制度(13111)
- 财政(12898)
- 中国(12668)
- 融(11094)
- 金融(11093)
- 农(10491)
- 业务(10471)
- 政(10367)
- 体(9659)
- 银行制(8969)
- 业经(8637)
- 机构
- 学院(144977)
- 大学(143925)
- 济(58631)
- 经济(57072)
- 管理(53785)
- 中国(45431)
- 研究(44206)
- 财(43380)
- 理学(43338)
- 理学院(42937)
- 管理学(42288)
- 管理学院(42022)
- 京(30758)
- 财经(28852)
- 江(26146)
- 经(25735)
- 银(24116)
- 银行(23166)
- 科学(23077)
- 所(22886)
- 中心(22313)
- 行(21703)
- 州(21410)
- 财经大学(20911)
- 北京(20710)
- 农(19185)
- 研究所(18955)
- 经济学(17770)
- 省(17718)
- 范(17461)
- 基金
- 项目(75155)
- 研究(59734)
- 科学(57777)
- 基金(52886)
- 家(43116)
- 国家(42641)
- 科学基金(37199)
- 社会(35778)
- 社会科(33820)
- 社会科学(33806)
- 省(29041)
- 教育(28878)
- 基金项目(27265)
- 编号(26394)
- 资助(23762)
- 成果(23536)
- 划(23463)
- 自然(23109)
- 自然科(22570)
- 自然科学(22567)
- 自然科学基金(22148)
- 课题(18380)
- 性(17421)
- 部(17204)
- 项目编号(16715)
- 重点(16222)
- 大学(15638)
- 年(15598)
- 教育部(15523)
- 人文(15306)
共检索到261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廖旗平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指出了商业银行与投资者在理财产品营销、设计和经营上出现的利益不对称问题,从信息不对称、银行盈利动机和投资者有限理性三方面深入分析了造成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商业银行与投资者理财利益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善昂 李廿庆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银企信贷关系和银行信贷内部管理两个方面。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信贷管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了借贷市场的效率,加剧了信贷风险。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是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以实现对借款企业的有效监控;解决银行内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构筑银行企业文化、建立信贷激励机制和完善信贷内控制度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信贷管理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铮
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督对保障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并针对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 风险防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辉 刘志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晓黎 纪建悦
银行作为以资金为营运对象的特殊企业,其价值是由一系列的利益相关者投入专用性资本共同创造的,银行只有对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行合理的满足,才能在长期中实现价值提升。本文从利益相关者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分析了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做出的专用性投入对银行价值的影响情况,并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价值提升提出了建议性思路。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商业银行 价值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生雷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而快速发展,以致于其产品的风险水平、运作的繁琐性以及结构的复杂性均已超出了监管政策及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给监管部门的监管调控与商业银行的会计实务处理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现状,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列报与披露以及其他方面全面揭示了这类业务会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同时从政策层面就银行理财外部环境优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会计处理 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钮明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自2003年底正式启动至今,除中国农业银行之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已经相继沿着"财务重组——消除历史包袱——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和引进战略投资者——择机上市"改革路线图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试从法律视角对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予以分析,望有助于随后跟进的中小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改革进程。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战略投资者 法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纪建悦 刘艳青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以自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本文认为银行作为以资金为营运对象的特殊企业,同一般的企业一样,从本质上是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银行价值也是由这一系列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的,他们作出的专用性投入的质和量都对银行价值产生影响;而银行对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影响各利益相关者投入的最关键因素,银行只有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满足才能在长期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必须充分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必须反映他们的具体满足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辛伟童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迅速发展,各类理财产品相继问世,其会计处理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规范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财政部和银监会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规范。然而,实务中商业银行仍缺少专门性制度规范,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降低了理财业务相关会计信息的质量。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在明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相关政策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案例详细分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列报与披露三个方面的具体改进方法,并从会计处理规范和监管两个层面思考相应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武春桃
笔者基于2004年~2012年中国1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混合截面估计、随机效应和系统广义距估计等实证方法,实证考察了信息不对称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显著地加剧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对于非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信息不对称和银行效率等微观因素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更加明显。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机构市场化竞争加剧,信息不对称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正不断加深。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代全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风险管理,而信贷风险是银行风险的主要内容,因此,防范和化解风险就成为了银行界的热门话题。为此,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追逐热点,探寻信贷风险的形成和规避方法。一、信息不对称———完全竞争市场的缺陷自亚当·斯密推崇市场这只“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莫万贵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首先,对信贷活动中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及由此产生的信贷风险进行了一般理论分析;其次,结合我国信贷市场预算约束软化这一基本特征,研究了我国信贷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信贷风险的特殊性和严重性;最后,文章从提高信息对称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两个方面对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朱永利 王婧
随着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增长,理财产品关联交易问题日益突出,而监管规定相当薄弱,没有对关联交易进行范围界定,更不用说提出系统有效的监管措施。虽然关联交易有时有积极作用,但不当关联交易存在巨大风险,实施监管很有必要。借鉴国内外针对基金以及信托等资产管理产品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对于理财产品关联交易,建议建立投资者同意制度、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不当关联交易的投资者救济机制等监管措施,以切实保护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保障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关联交易 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永利
法律性质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核心问题,监管部门对其认定的模糊及自相矛盾已导致诸多不良后果,并正阻碍着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清晰界定理财产品法律性质已迫在眉睫。要准确界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性质,就应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从界定法律性质的需要出发,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分类,根据银行与客户在理财产品中的权利义务等特征,对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具体分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中明 柏志春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近几年来,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个人理财业务正在成为国内各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设立"私人理财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