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2)
2023(2262)
2022(2058)
2021(1935)
2020(1513)
2019(3472)
2018(3642)
2017(6215)
2016(3903)
2015(4637)
2014(5018)
2013(4763)
2012(4576)
2011(4184)
2010(4361)
2009(3818)
2008(3929)
2007(3866)
2006(3496)
2005(3391)
作者
(12281)
(9884)
(9812)
(9470)
(6081)
(4792)
(4551)
(3912)
(3877)
(3648)
(3358)
(3288)
(3282)
(3173)
(3143)
(3121)
(3028)
(2947)
(2836)
(2746)
(2673)
(2517)
(2514)
(2397)
(2355)
(2329)
(2152)
(2125)
(2089)
(2078)
学科
(12222)
经济(12199)
管理(10725)
(9030)
(7452)
企业(7452)
(4945)
(4441)
中国(4374)
地方(4324)
理论(4143)
(4067)
(3911)
教育(3745)
教学(3610)
业经(3546)
农业(3283)
方法(2893)
(2757)
财务(2748)
财务管理(2730)
(2684)
银行(2677)
(2554)
企业财务(2506)
(2506)
(2482)
(2418)
学法(2406)
教学法(2406)
机构
学院(54656)
大学(51238)
研究(18123)
(15885)
管理(15719)
中国(15478)
经济(15182)
科学(12481)
(11915)
理学(11773)
理学院(11585)
管理学(11245)
管理学院(11149)
(10961)
(10517)
(10492)
(9502)
(9308)
(9167)
(9038)
研究所(9015)
师范(8938)
中心(8690)
技术(8419)
(8185)
北京(8106)
职业(7818)
业大(7196)
农业(7054)
(6961)
基金
项目(27759)
研究(22949)
科学(20024)
基金(16041)
(13733)
国家(13528)
(13302)
编号(11591)
教育(11174)
社会(11068)
科学基金(10843)
(10204)
社会科(10197)
社会科学(10193)
成果(10187)
课题(8930)
基金项目(8327)
(7871)
资助(6898)
自然(6812)
重点(6621)
自然科(6564)
自然科学(6564)
(6478)
(6449)
自然科学基金(6410)
项目编号(6324)
规划(5680)
(5590)
(5571)
期刊
(26964)
经济(26964)
研究(19819)
中国(16792)
教育(12694)
(10020)
(9132)
学报(8912)
科学(6943)
管理(6613)
技术(6384)
大学(6268)
(6250)
金融(6250)
农业(5585)
学学(5501)
业经(5281)
图书(5097)
职业(4322)
书馆(3993)
图书馆(3993)
财会(3592)
(3564)
论坛(3564)
会计(3430)
经济研究(3323)
财经(3242)
资源(3186)
问题(3139)
(3118)
共检索到99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余敏辉  
唐宋汴河和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且流经路线还曾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争议,后来逐渐湮废则是由"天灾"兼"人祸"导致的。虽然隋唐大运河各个河段都有漕运功能,但其中汴河是最主要的漕运航线,且最具代表性。如果说"成也运河,败也运河",运河之"水"关乎城市前途命运的话,那么汴河沿岸城市大都如此,"水"主沉浮体现得最为充分。此外,除了在政治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外,汴河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唐宋汴河的重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要创造性地开展唐宋汴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把唐宋汴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国内"最精彩的一段"。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向阳  
关于唐宋借贷利率的计算问题黄向阳借贷关系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很值得重视。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唐宋借贷关系的性质和作用,首先就要正确计算唐宋借贷利率。中国经济史学界对唐宋借贷利率单位的认识和计算尚存在一些问题,不少论著对唐代与宋代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燕斌  
榜文是中国古代政令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国家实现对民间社会事务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工具。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早在汉代,肩负信息传播功能的榜文就已经存在。唐宋时期,统治者对榜文的重视与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并在制定程序、核准、备案,包括榜文纸张的选定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规范的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薛政超  
唐宋以来,由于土地自由买卖的发展和土地市场的扩大,促使富民作为一个拥有雄厚经济实力且广泛分布、但其内部又有差别的新的社会阶层而得以逐渐形成。到宋代,占真实上三等富户九成二以上、为总户数13.3%—33.9%左右的富民阶层,占有约60%—70%的社会土地财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亚荣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的高度繁盛时期,当时的士大夫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商业发展与朝廷财政、甚至国家安危的关系,主张国家应提高商业和商人的地位,并鼓励人们追求财富。两宋时期已从专卖榷利制度向征商转变,已实现商税的制度化,并且实行了一定的扶商政策。这一政策的变化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进步,为唐宋时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健  
唐宋时代,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粮食作物的增产,为经济作物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种茶和加工技术的进步,茶园的扩展,茶产地有了延拓,茶产量也呈同步增长态势。另一方面,作为饮料的商品茶,已从“旧时王谢堂前燕”而“飞入寻常百姓家”。如米盐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民生活必需品。生产和消费刺激的双重诱导,促使茶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以数理统计的方式推算唐宋的茶产量,是十分困难的课题。这不仅因为有关唐茶产量的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文玉  
唐代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元、天宝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鼎盛时期,然而唐代的国力到底达到什么水平,至今似乎还没有一个总体的评价。宋承唐制,其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都与唐代大同小异。因而两朝的情况最具有可比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晶  
若以北宋《元丰令》作为分水岭,北宋《天圣令》和南宋《庆元令》可被分别视为唐令谱系和宋令谱系的代表。通过比勘这两部令典中的《仓库令》可知,《天圣令》中关于粮禄支出、仓窖税、运盐和储盐折耗以及赐给时服和绢布杂綵等条文被《庆元令》所减省,《庆元令》则增加了有关仓库管理主体选任、其职责义务厘定,以及上供、封桩、点磨、鼓铸、场务、籴买粮草等方面的条文。而且《庆元令》在继承《天圣仓库令》某些条文所定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新条文以扩大该行为模式的适用对象,许多条文突破了《仓库令》的范围,被分别厘入《辇运令》、《场务令》、《给赐令》、《理欠令》等宋代新出令篇。只不过,这些条文未必是宋代新制,唐式之中已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琨  王志学  李洋  
文章分析了入世后我国电信企业服务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提出建立主体业务 ,明确服务范围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实施企业文化战略 ;打造企业品牌 ,实施品牌战略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突出个性化服务 ;建立信息化系统 ,强化服务能力等五条加强电信服务管理的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缅昆,杨宏亮  
改革开放20年来,由于经济体制和价格机制的转轨,我国历经过数次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物价节节上升或下跌的局面。持续的物价变动对国民经济核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于这一原因,本文试图在区分核算期之间(下面简称期间)与核算期之内(下面简称期内)物价...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媛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岳远博  刁培俊  
耿元骊《唐宋土地制度与政策演变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下文简称耿著)以新思路、新理论对土地制度、唐宋变革论等老问题进行解读,立意打破传统观点,重新建构唐宋时期的土地制度及历史关联。以唐宋时期的土地制度研究为其学术开拓空间,作者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土地制度研究呈现了一种新的角度和方法。耿著可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正文(五章)、余论及征引文献。绪论主要是阐释将运用的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峰  
唐宋时期是中国漕运发展的重要阶段,两代漕运既存在制度上的延续性,也出现了诸多方面的不同变化。主要表现在:(1)唐朝时逐渐形成以南方为主的供漕区域及南北向的漕运路线,宋代不仅保持了这一格局,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对东南地区的依赖;(2)唐宋时期在漕运方式中长期实行机动灵活的“转般法”,北宋后期则改行“直达法”,结果弊端丛生;(3)唐朝产生了转运使之类的最早的漕运官职,宋代则建立了以东南发运司为主,包括各地区机构在内的完备的漕运管理组织;(4)在唐宋两代,漕运运输队伍经历了由征调农民服役到职业性漕卒承担的变迁过程。漕运的以上沿革变迁,正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内在联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雪艳  
在我国税收征管法制的历史演进中,唐代的两税法率先采用“量出制入”制税原则和“以资产为宗”的公平征收原则,并开辟了以货币计税的先河,宋代的商税法则制定了严格的商税征收体系和商税监管体系。唐代的两税法和宋代的商税法均具备改革性和先进性,对特定历史时期的两种税法开展研究,有助于现代税法在完善中规避重大弊端、吸取合理的思想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