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119)
- 2022(1118)
- 2019(2257)
- 2018(2333)
- 2017(4732)
- 2016(2845)
- 2015(3384)
- 2014(3517)
- 2013(3606)
- 2012(3650)
- 2011(3181)
- 2010(3422)
- 2009(3282)
- 2008(3505)
- 2007(3406)
- 2006(3325)
- 2005(3430)
- 2004(3106)
- 2003(2986)
- 2002(2818)
- 学科
- 济(10775)
- 经济(10746)
- 管理(9244)
- 业(9114)
- 企(7257)
- 企业(7257)
- 制(4803)
- 财(4771)
- 农(4759)
- 中国(4450)
- 银(3435)
- 银行(3435)
- 行(3251)
- 农业(3037)
- 税(3001)
- 学(2892)
- 务(2863)
- 财务(2850)
- 财务管理(2838)
- 业经(2811)
- 体(2780)
- 税收(2727)
- 方法(2704)
- 收(2694)
- 企业财务(2657)
- 制度(2632)
- 度(2632)
- 融(2503)
- 金融(2503)
- 地方(2439)
- 机构
- 大学(43059)
- 学院(42763)
- 济(16732)
- 研究(16311)
- 经济(16191)
- 中国(15039)
- 管理(14210)
- 财(10893)
- 理学(10663)
- 理学院(10524)
- 管理学(10265)
- 京(10258)
- 管理学院(10191)
- 所(9547)
- 科学(9392)
- 江(8615)
- 中心(7967)
- 研究所(7935)
- 农(7527)
- 北京(7362)
- 财经(7359)
- 州(7034)
- 省(6994)
- 范(6592)
- 师范(6547)
- 经(6442)
- 人民(6155)
- 银(6119)
- 银行(5891)
- 行(5636)
共检索到85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家寿
关于唐代“飞钱”的性质问题李家寿近阅我国报纸上所转载的韩国《中央经济新闻》1993年8月11月连载的《钱币史话》其中说:“中国的纸币流通始于唐代,当时使用青铜制造的铜钱做为货币。但由于这种铜钱的面值小,即使做小买卖也需要大量的铜钱,给商业贸易活动带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沈世培
本文认为,两税钱是唐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两税钱额是按原来的征钱数确定的,融合了租庸调折纳钱部分和杂税钱。两税法加大了两税钱的征收,两税钱的征收,加剧了自唐中叶以来就存在的“钱重物轻”之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同时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货币由铜钱向贵重金属金银和纸币方向发展。
关键词:
两税钱 商品经济 钱重物轻 社会经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东光
认为唐代国子监的大成教育从招生对象、考试办法、修业年限和学业标准、学业管理、在学期间待遇及毕业后获得的资历都高于或超过了普通高等教育,是在普通高等教育之上的、独立的学历层次,是古代最接近研究生教育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国子监 大成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云旗
论唐代的土地价格诸问题赵云旗关于唐代土地价格的一些问题,史学界很少有人来论述,然而,它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土地价格不仅决定着唐代土地交易的成功与失败,而且左右着土地买卖发展的加快和延缓,还影响着土地制度的实行、崩溃和转变。所以,唐代土地价...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夏海超 何庄
有关唐代陶质官署印的性质问题争议颇多,主要有随葬论、替代品论和宗教活动论三种观点。笔者在辨析的基础上,从合法性、出土地点、州县设立或复置时间、制作工艺、与铜质官署印的吻合程度、印文风格及印体物理特征等诸多方面判断,唐代陶质官署印极有可能是用于制作正式铜质官署印的印母。
关键词:
陶印 官署印 印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琼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具有生产、生育、赡养、教育和满足性及精神生活的功能。家长制和宗法制是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家庭关系的核心是财产和继承制度。文章以唐律为主线,从妻子私财、离婚后财产分配、女儿财产、女性家庭遗产继承等方面展示了唐代女性家庭财产问题的制度细节,反映了唐代女性的真实地位。
关键词:
唐代 女性 家庭财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贾发义
寺学的兴起是唐代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寺院独特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是寺学兴起和发展的基础。寺院的名僧和造访的名士为寺学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师资力量。寺学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吸引了僧人和社会各阶层俗人前来受教。寺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佛教内典和中国传统文化两大类。寺学的教学方法兼具异域风格和宗教风格,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寺学不仅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而且对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唐代教育 寺学 寺院 佛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晨光
无论是管理企业,还是治理国家,人才始终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的营养,不失为现代企业管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历时近三百年,唐前期由于统治集团十分重视人才战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莹 张兴胜
封建社会中各王朝建立后较长时期的政治稳定及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借贷活动的活跃。唐代经过贞观初年到天宝年间(627~754年)长达120年左右的恢复发展,封建社会内部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涌现出了一批新兴的富商巨贾,一些城市市场"交货往还,昧旦永日",能够迅速实现钱币生息增值的官、私高利贷于是迅速繁荣兴旺起来。其中,民间私人高利贷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分布更为广泛,发展更为迅速,对封建经济的腐蚀分解作用,也就远较官高利贷为烈。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玉峰
唐政府不仅拥有市场的设置权和废止权 ,而且拥有市场的管理权。唐代市场必须设置于州县治所以上的城市中 ,仍是政治统治的产物 ,政府设立了多级行政机构具体负责各级市场管理 ,并遵循若干明确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虽有某些经济管理的科学意义和合理性 ,但总体上表现出政治权力对市场交易的严密操控 ,经济规律被行政权力所干扰 ,不可能真正促进商品贸易的繁荣 ,并推动商品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巫宝三
宋代李昉等编的《太平广记》中有一则史料,全文如下: 唐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每于驿边起店停商,专以袭胡为业;赀财巨万,家有绫机五 百张。远年老或不从戎,即家贫破;及如故,即复盛。(《朝野佥载》,《太平广记》卷243,“何明远”引) 像这样记述古代手工业生产规模的史料——“家有绫机五百张”,在现存文献中可以说是仅见的。难怪史家,特别是经济史家,都十分重视这条材料,并常用它来说明唐代手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高度。如有的史家说,何明远“是一个资本所有者”,他经营的是“大规模织绫工场”,或说是“大规模的私人纺织作坊”。有的史家则用这条史料为例,说明唐代织紝业的发达。由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德军
中唐以后,两税作为国家最基本的税种,其"上供"对中央财政的意义十分重大。一般认为,中原属于不"上供",或极少"上供"的地区。然而,笔者通过对唐代有关文献的勾稽、排比以及对相关问题的量化考察,发现传统的说法不能成立。如果从中原藩镇"上供"持续的时间而言,这里既有长期性"上供"的藩镇,也有阶段性"上供"的藩镇。其中有不少中原藩镇不仅是两税"上供"的重要承担者,而且"上供"的数额还十分巨大,它们仅次于江淮地区,故它们在国家两税"上供"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关键词:
唐代 中原藩镇 两税 上供 数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