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776)
2022(1625)
2021(1538)
2020(1484)
2019(3347)
2018(3266)
2017(5750)
2016(3558)
2015(4079)
2014(4361)
2013(4360)
2012(4277)
2011(3567)
2010(3972)
2009(3952)
2008(4468)
2007(4124)
2006(3906)
2005(3942)
2004(3489)
作者
(10660)
(8682)
(8628)
(8620)
(5657)
(4180)
(3979)
(3598)
(3431)
(3290)
(3111)
(3011)
(2972)
(2970)
(2791)
(2689)
(2651)
(2607)
(2593)
(2581)
(2562)
(2371)
(2258)
(2164)
(2153)
(2054)
(2029)
(1915)
(1902)
(1818)
学科
管理(13648)
(12116)
(11137)
企业(11137)
(10399)
经济(10372)
(8644)
(6793)
财务(6787)
财务管理(6772)
企业财务(6262)
(4856)
(4357)
中国(3931)
会计(3832)
(3590)
银行(3585)
(3458)
方法(3101)
(3085)
(3014)
教育(2877)
(2871)
理论(2833)
税收(2773)
(2746)
业经(2702)
(2668)
制度(2666)
地方(2624)
机构
学院(49364)
大学(48979)
管理(16528)
(16407)
研究(15792)
经济(15774)
(15735)
中国(15546)
理学(12564)
理学院(12420)
管理学(12147)
管理学院(12048)
(11645)
(11432)
财经(9947)
会计(9358)
(9203)
科学(9145)
(9104)
(8650)
(8527)
中心(8498)
(8063)
北京(7631)
研究所(7034)
财经大学(6733)
(6703)
银行(6480)
(6464)
人民(6436)
基金
项目(21933)
研究(17072)
科学(16228)
基金(14602)
(12183)
国家(12013)
科学基金(10210)
社会(9488)
(9038)
社会科(8886)
社会科学(8884)
教育(8589)
成果(8344)
编号(7896)
(7239)
基金项目(7194)
资助(6691)
自然(6633)
自然科(6477)
自然科学(6476)
自然科学基金(6365)
课题(5950)
(5643)
项目编号(5110)
(5094)
(5084)
阶段(5083)
重点(5010)
(4965)
(4852)
期刊
(25030)
经济(25030)
研究(20474)
(18700)
中国(16048)
会计(11456)
教育(8128)
(8030)
金融(8030)
学报(7657)
(7488)
财会(7397)
管理(6781)
大学(5880)
(5784)
科学(5627)
财经(5311)
学学(5093)
通讯(4874)
会通(4860)
图书(4629)
(4444)
技术(4138)
农业(4123)
(4025)
(4015)
书馆(3844)
图书馆(3844)
(3612)
业经(3490)
共检索到101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永泽  黄晨忱  苏春华  
作为一项特殊的经济资源,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同的合并商誉确认和后续计量方法,一方面体现了不同的合并理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商誉本质的不同理解。文章通过对合并商誉的合并理论、后续计量方法进行合理性分析,并对确认与计量现行规范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改进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湘平  
商誉是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悠久的经营历史、高水平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融洽的社会和企业关系,使一个企业的获利水平高于同行业平均获利水平的特殊资产,商誉可分为自创和外购两部分。本文就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以及外购商誉的推销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易虹  
一、商誉及一般计算方法商誉,是企业一项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它由企业卓越的管理队伍、广泛的社会和企业联系、良好的企业声誉、优越的地理位置等构成,它不能单独地在市场上销售或交换,只能与企业整体一起确认。因此,只有在企业产权关系发生变动时,如企业改组、改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陶勇  
商誉是会计界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历来倍受争议。本文从对商誉本有关质诸多观点的分析出发, 得出商誉的再定义。同时,针对理论界与实务界区别对待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现状,也分析论证了两者的内在统一性,提出当前更应重视自创商誉问题研究的建议,并对自创商誉的计量及后续处理问题予以探讨,以期有助于商誉会计的整体协调发展并最终达成科学的共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辉东  
文章研究了相关会计准则关于商誉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根据对新会计准则关于合并商誉会计处理和计量的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合并商誉初始确认方面,主并方合并成本和被合并方净资产难以公允计量,并且没有计量负商誉;在合并商誉后续处理方面,存在减值测试时点唯一、资产组难以确认和难以在资产组合理分摊等问题。从初始测试和后续处理两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负商誉分情况处理、增加合并商誉减值测试时点、扩大资产组的认定范围以及合理分摊合并商誉等,以期为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辉东  
文章研究了相关会计准则关于商誉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根据对新会计准则关于合并商誉会计处理和计量的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合并商誉初始确认方面,主并方合并成本和被合并方净资产难以公允计量,并且没有计量负商誉;在合并商誉后续处理方面,存在减值测试时点唯一、资产组难以确认和难以在资产组合理分摊等问题。从初始测试和后续处理两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负商誉分情况处理、增加合并商誉减值测试时点、扩大资产组的认定范围以及合理分摊合并商誉等,以期为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余俊仙  
试论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余俊仙在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中,对于商誉的核算并未作明确的规定。目前在理论上关于商誉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而理论与实务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会计实务上,一般只承认购入的商誉而不承认企业内部形成的商誉,当一个企业购买兼并另一个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信远  徐焱军  
本文以2016年度报告中计提巨额商誉减值的二六三公司为案例,通过对其商誉形成及减值过程的分析,发现我国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并购中形成商誉的会计确认及后续计量的规定存在企业管理层自由裁量空间大、企业业绩波动幅度大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改进商誉会计规则的思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余志芳   梁丽媛  
<正>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与成熟,碳排放权会计的账务处理已成为学界的热议话题,市场亟需一套标准完善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规定或准则,为企业的账务实操提供指引。财政部于2019年印发《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对部分列入排放监管的重点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做出规定。本文以现行碳排放权会计制度为基础,
关键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汤林伟  孟枫平  
价值链会计作为会计学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系统地探讨了价值链会计产生的必要性、价值链会计与传统会计之间的区别、价值链上制约因素的管理及EVA模型在价值链会计中应用的优缺点等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雄胜  
关于会计改革的几点思考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杨雄胜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两次重大的会计改革。第一次是建国初期,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以满足宏观管理需要为主的会计制度。第二次是从1978年开始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俊  
会计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几千年的历史,它虽历经沧桑风雨,但仍以强大的生命力,不断滋生、发芽,绽出新枝,结出丰硕的果实。特别是在20世纪后,会计科学传统观念及方法不断改变,会计新学科更是层出不穷。在其中,社会责任会计就是一朵奇葩。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刘正楼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合并商誉会计处理规定的回顾,介绍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最新潮流,剖析合并商誉减值测试法的利弊,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状况,建议我国对合并商誉会计处理宜采取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的做法,不适宜从开始就直接选用减值测试法,以便于实务操作,并减少核算成本;待条件成熟再直接选用减值测试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翔  
由于商誉内涵的特殊性,虽然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对商誉的确认与后续计量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实质趋同,但是目前实务中频繁出现利用有对赌性质的协议分步实施并购计划来达到避免确认合并中的高额商誉,规避商誉减值风险。因此,本文试图从该种分步实施并购计划的产生、运作机理出发,对其是否属于盈余管理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探讨其反映的相关会计准则与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