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6)
- 2023(9525)
- 2022(8508)
- 2021(8008)
- 2020(6645)
- 2019(15651)
- 2018(15668)
- 2017(30488)
- 2016(16678)
- 2015(18819)
- 2014(18927)
- 2013(18922)
- 2012(17327)
- 2011(15506)
- 2010(15423)
- 2009(13906)
- 2008(13410)
- 2007(11496)
- 2006(10231)
- 2005(8881)
- 学科
- 济(68403)
- 经济(68318)
- 管理(48452)
- 业(44437)
- 企(37239)
- 企业(37239)
- 方法(31871)
- 数学(27374)
- 数学方法(27077)
- 中国(19540)
- 农(16985)
- 地方(15845)
- 财(15582)
- 学(15399)
- 业经(14593)
- 理论(12092)
- 环境(11958)
- 农业(11508)
- 和(11471)
- 贸(10717)
- 贸易(10711)
- 制(10706)
- 易(10323)
- 技术(10299)
- 务(9979)
- 财务(9922)
- 财务管理(9905)
- 划(9525)
- 教育(9508)
- 企业财务(9385)
- 机构
- 大学(238496)
- 学院(236013)
- 管理(98343)
- 济(90275)
- 经济(87966)
- 理学(85580)
- 理学院(84621)
- 管理学(83210)
- 管理学院(82795)
- 研究(77699)
- 中国(55970)
- 京(51950)
- 科学(49981)
- 财(40183)
- 所(38461)
- 业大(35630)
- 农(35359)
- 研究所(35183)
- 中心(34643)
- 江(33117)
- 北京(33005)
- 财经(32731)
- 范(32330)
- 师范(32082)
- 经(29715)
- 院(28456)
- 州(27665)
- 农业(27624)
- 师范大学(26195)
- 经济学(25883)
- 基金
- 项目(166458)
- 科学(130966)
- 研究(121606)
- 基金(120653)
- 家(104402)
- 国家(103546)
- 科学基金(89820)
- 社会(75456)
- 社会科(71424)
- 社会科学(71401)
- 基金项目(65582)
- 省(64630)
- 自然(59662)
- 自然科(58252)
- 自然科学(58242)
- 自然科学基金(57162)
- 教育(55034)
- 划(54567)
- 编号(50161)
- 资助(49227)
- 成果(39999)
- 重点(36420)
- 部(36054)
- 发(35038)
- 创(34150)
- 课题(33897)
- 创新(31760)
- 科研(31519)
- 教育部(30896)
- 大学(30812)
共检索到335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莉洁 崔胜辉 郭青海 石龙宇
可持续城市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可持续城市发展历程与内涵,总结了可持续城市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趋势,探讨了可持续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关键,提出可持续城市建设需主动把握系统形态、结构、功能的高效及生态、社会、经济福利的可持续性,城市管理能力建设与政治创新是必要保障,是否具有朝向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意愿及深入社区的公众对话是成败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荆树柱 范周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并提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可持续利用 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陆化普 毛其智 李政 贺克斌 帅石金 张希良
城市可持续交通研究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和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健康发展,城市可持续交通系统的建立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发展目标的关键。城市可持续交通系统的建立迫切需要强大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撑。本文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城市可持续交通的问题和挑战,阐述了城市可持续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城市可持续交通的理论体系框架和研究方向,为城市可持续交通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苑大勇
一、前言我们——来自95个国家的部长和副部长、市长和副市长、教育主管及联合国机构、私营部门、地区组织、国际组织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教育专家和代表——于2015年9月28日至30日相聚在墨西哥城,举行了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五大区域各年龄阶段的650多名男女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代表共同分享知识,学习经验,打造合作关系,创造协同效应并改善全球所有社区的终身学习状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树平 刘遂庆
城市水系统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内,以城市水资源为主体,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为过程,并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且随时空变化的动态系统。从管理角度来看,城市水系统属于城市公用事业范畴,是受政府监管而非完全竞争的产业,具有自然垄断、产品不可替代、生产连续、社会服务、适度超前等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水系统面临着人口增长、水价上升、规则增强等方面的挑战。为提高管理水平,需要采用系统论方法,总体考虑社会、经济和健康因素,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融入到城市水系统的管理中。
关键词:
城市水系统 可持续管理 水系统管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厉伟
指出土地利用作为人类社会基础性的生产活动时刻受到城市化的影响 ,许多当前所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或多或少都是因城市化而带来的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的作用机理 ;揭示了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素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 持续利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涛
实现城市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是实现城市资源系统总经济价值的最大化。本文提出了城市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原则,探讨了实现总经济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资源 可持续经营 原则 途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健
可持续增长是公司管理中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美国的两位学者提出的可持续增长模型为公司从财务的角度实施持续增长的战略筹划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本文在回顾这一模型的同时,就模型构建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与适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型修正的设想和解决适用性问题的思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正春 廖晓晨
广东省国有林场通过深化改革,1994年至1996年销售总收入达22亿元。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广东省国有林场集约化可持续经营现状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提出了完善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落实“三项制度”改革、强化内部管理等具体措施,旨在促进国有林场集约化可持续经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金花 俞书伟 余隋怀
特大城市养老模式随城市化发展S曲线由单一形式走向形式丰富,养老模式的可持续研究随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将成为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焦点。针对特大城市人口、资源高度密集,居民多元性、差异性、选择性增强,养老需求的多元化,提出建立一种灵活多样、可持续开放的集体自助养老模式。该模式有别于传统养老模式,它充分发挥老年人的自助自理能力,有效利用高科技、信息化社会的优势,具有集体养老、满足个性养老需求、老年人"双重角色"及可持续等特点,其核心理念是"自助、自主、集体、互助"。围绕老年人身心健康、生活品质,根据不同的养老需求提供不同自助类型、方式及方法,建构不同的集体自助养老系统,实现"自养"、"互养",为未来...
关键词:
可持续养老 集体自助养老 特大城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侯学英
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了城市化内涵中,以科学发展观、人居环境理论和区域发展思想为指导,从系统的角度提出"可持续城市化"思想,并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根据对于其内涵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区域可持续城市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城市化 可持续城市化 指标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开芹 边微 常明 李新举
从城市土地的特性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出发,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探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共选取了32个参评因子,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3个方面构建了适合中等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泰安市2000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泰安市土地利用仍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针对评价结果,对泰安市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几项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华
城市边缘区域,是连接城市新陈代谢的各个组成部分,既有肉眼可见的"关节",也有潜藏暗存的"脉络"。城市边缘区域土地利用的目标,应从满足城市的基本功能需要,转向土地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使得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进行土地布局;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挖掘土地利用价值;注重生态保护,减少环境污染;明晰土地产权,规范土地市场。最终形成一个开放、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到达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