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7)
2023(9490)
2022(7795)
2021(7267)
2020(5826)
2019(13391)
2018(13513)
2017(24609)
2016(14216)
2015(16418)
2014(16666)
2013(16318)
2012(16085)
2011(14942)
2010(15585)
2009(14278)
2008(14009)
2007(13163)
2006(12390)
2005(11819)
作者
(41583)
(34281)
(34050)
(32590)
(21829)
(16230)
(15648)
(13249)
(13157)
(12652)
(11703)
(11366)
(11256)
(11065)
(10796)
(10680)
(10253)
(10155)
(10002)
(9941)
(9291)
(8575)
(8410)
(8083)
(7885)
(7753)
(7745)
(7637)
(6983)
(6926)
学科
(60457)
经济(60397)
管理(35461)
(35046)
中国(27461)
(25028)
企业(25028)
教育(20407)
(19009)
地方(18603)
方法(18308)
技术(16392)
数学(15699)
数学方法(15551)
业经(13763)
(13316)
农业(12889)
(12880)
银行(12863)
(12851)
(12624)
(12591)
(12206)
(11667)
金融(11667)
(11527)
贸易(11512)
(11128)
理论(10964)
地方经济(10474)
机构
大学(206353)
学院(204469)
(83049)
经济(80956)
研究(80156)
管理(68797)
中国(58657)
理学(56039)
理学院(55258)
管理学(54349)
管理学院(53927)
(48152)
科学(46223)
(41686)
(41149)
(37519)
师范(37281)
研究所(36794)
(35456)
中心(35100)
教育(33681)
北京(32867)
(31956)
师范大学(30228)
财经(30126)
(28474)
(28407)
(27024)
技术(26586)
业大(25631)
基金
项目(116036)
研究(95937)
科学(91299)
基金(77140)
(65498)
国家(64734)
社会(57645)
社会科(54424)
社会科学(54415)
科学基金(53278)
教育(49917)
(47959)
编号(42701)
(41369)
基金项目(39437)
成果(38469)
课题(33427)
(32359)
资助(31325)
自然(29529)
自然科(28721)
自然科学(28714)
自然科学基金(28143)
(27799)
重点(27592)
(27018)
发展(26804)
(26321)
项目编号(25134)
规划(25100)
期刊
(106780)
经济(106780)
研究(81407)
中国(58576)
教育(55876)
(30680)
(29697)
管理(28305)
学报(26385)
科学(25983)
(24777)
金融(24777)
技术(24071)
大学(21262)
农业(21192)
业经(18270)
学学(18053)
经济研究(17020)
财经(15171)
职业(14240)
问题(14156)
(13186)
(12979)
论坛(12979)
图书(11993)
(11896)
技术经济(11573)
(10871)
(10535)
国际(10488)
共检索到357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涛  
关于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五点建议河南省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教授张涛科技竞争,特别是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际间竞争的焦点。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看成是对世纪竞争胜利的关键。例如美国政府为适应激烈竞争的世界局势,提出了政府制定科技发展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平  
教育智库建设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国教育科研院所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教育科研院所应自觉担当起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时代使命。教科院所要明确和坚定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方向,明确定位,发挥工作优势、体制优势和组织优势,以"五个突出"彰显教科院所的鲜明特色,实现科研重心、科研方式和科研组织形式的转变。要从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的高度,切实加强教育科研院所的自身建设;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加强教育科研领域的资源整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天山  
教育关系国计民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是圆国民教育梦想的途径。党的十八大作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战略部署,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变成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浩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已经成为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为大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求助于教育,这就迫使教育界人士认真地去探讨教育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课题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应生  钟秉林  洪煜  
教育发展方式事关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涉及对教育的根本属性和教育发展主客体的重新认识、教育发展目标任务的重新设定、教育发展过程要素的重新组合和教育发展评价方式的改变。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改变过去那种行政本位型、投入驱动型、外部依赖型、规模扩张型、硬件导向型的发展方式。当前,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有五大任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实现协调发展;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教育基本制度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保障公平效率。为确保教育发展方式转变顺利推进,要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转变政府职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斯辉  李汉学  
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是"十三五"或更长时期内需要明确的中国教育的新发展目标和新发展样态。具体来说,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突破口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关键是激发教育者、办学者的创新活力。教育协调发展的具体要义是在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区域教育之间、城乡教育之间、学校之间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的发展;在健全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机制的进程中,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绿色发展的导向是加强教育软实力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价值;关键是建设"美丽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吉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春天,统计工作也相继得到恢复和发展。1978年11月27日至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在四川峨眉召开了“统计教学、科研规划座谈会”(以下称:峨眉会议)。会议针对我国统计教育本来相当落后,又受到“文化大革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济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重要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振助  李燕丽  
"十一五"期间,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济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大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这一决策的重大战略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查有梁  
2009年10月31日,一代科学大师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人们在追思这位伟大科学家不朽功勋的时候,回顾并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深深感佩于他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创新品格。1989年7月,钱学森先生曾为本刊"教育问题笔谈"栏目撰写题为《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的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思想主张。这里,发表专家学者重读此文的体会文章,以表达我们对钱学森先生的缅怀之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南  
受历史与现实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学前教育学基本上一直与"幼儿园教育学"等同,这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认识上的限制,导致政府当前努力建构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仅针对3~6岁儿童和幼儿园这一学前教育形式,在政府不得不背负沉重财政负担的同时,那些真正有需要的年幼儿童及其家庭却并未得到很好的支持。由于父母的爱与陪伴是年幼儿童始终最为需要的,决定了学前教育只有在家庭不能很好地发挥养育与教育功能时才有必要提供,并以能否满足年幼儿童及其家庭实际需要为标准来考虑和确定究竟提供何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为此,学前教育学需要研究学前教育如何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对年幼儿童及其家庭的积极补偿,这就要求学前教育学有必要朝着儿童教育发生学的方向迈进,为政府构建由多元多样学前教育形式组成且不同形式不分正规与否、按年幼儿童及其家庭实际需要提供、彼此相互补充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