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932)
2022(1841)
2021(1843)
2020(1596)
2019(3710)
2018(3668)
2017(6284)
2016(4261)
2015(5154)
2014(5306)
2013(5181)
2012(5132)
2011(4610)
2010(5054)
2009(4525)
2008(4749)
2007(4547)
2006(4330)
2005(4333)
2004(3940)
作者
(13369)
(10926)
(10826)
(10751)
(7067)
(5361)
(4975)
(4283)
(4265)
(4233)
(3831)
(3804)
(3727)
(3701)
(3554)
(3423)
(3402)
(3300)
(3276)
(3156)
(3112)
(2878)
(2796)
(2731)
(2527)
(2516)
(2483)
(2435)
(2432)
(2397)
学科
(11110)
经济(11082)
管理(9915)
(9355)
教育(8239)
(7092)
企业(7092)
(6323)
理论(5815)
中国(5690)
(5658)
教学(5530)
研究(5319)
(4603)
(4551)
(4306)
制度(4304)
研究生(3991)
学法(3691)
教学法(3691)
(3459)
银行(3445)
(3434)
学理(3392)
学理论(3392)
农业(3374)
(3233)
(3121)
业经(2933)
税收(2835)
机构
大学(59770)
学院(59302)
研究(24299)
(19221)
经济(18249)
中国(17753)
管理(17116)
(14595)
科学(13841)
(13486)
理学(12732)
(12698)
理学院(12524)
管理学(12070)
管理学院(11969)
(11903)
(11638)
研究所(11451)
(10756)
师范(10672)
中心(10592)
北京(10379)
教育(10272)
(10244)
(10015)
技术(9619)
职业(8689)
(8682)
农业(8599)
业大(8246)
基金
项目(29157)
研究(25431)
科学(20838)
基金(16339)
教育(15111)
(13803)
(13725)
国家(13515)
编号(12732)
成果(12232)
社会(11863)
(11238)
课题(11049)
社会科(10897)
社会科学(10891)
科学基金(10348)
(9354)
基金项目(7972)
资助(7814)
重点(7401)
(7080)
规划(6950)
项目编号(6781)
研究成果(6529)
(6361)
(6331)
(6277)
(6265)
(6253)
阶段(6235)
期刊
(31671)
经济(31671)
研究(26255)
中国(22645)
教育(22122)
(11654)
(9975)
学报(9292)
(8291)
金融(8291)
(7550)
农业(7523)
科学(7392)
技术(7339)
管理(7209)
大学(7140)
职业(6321)
学学(6066)
业经(4852)
财经(4288)
(4221)
论坛(4221)
图书(4111)
问题(4033)
(3932)
卫生(3932)
技术教育(3881)
职业技术(3881)
职业技术教育(3881)
(3738)
共检索到116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查瑞传  
培养博士生的基本目标是使之成为各方面、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故所遴选的博士生必须有探索的兴趣、创新的欲望和甘坐冷板凳的志趣。作者在文章中对博士生的招生、培养目标、中期筛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博士生外语的学习进行了重新审视。同时作者对博士生导师的作用也作了明确的说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余寿文  龚克  林功实  郑燕康  
本文结合清华大学多年来博士生教育的实践,从建设世界第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当前在博士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即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以提高质量为工作重心;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博士生培养为结合点;处理好“创新”和“跟踪”的关系,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处理好“专精”和广博”的关系,注意拓宽博士生的科技视野;处理好工程技术成果和发表科技论文的关系,促进更多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和处理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系,使博士生导师真正担负起全面育人的重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未  
关于博士生的自我培养●李未摘要本文就博士生的自我培养问题,以作者的亲身感受为依托,分目标和定位、德行修养、如何治学及素质积累四方面来谈。首先是博士生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定位,要努力成为学术带头人、司局级公务员及管理人员等高级人才。这是时代对博士生提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钱桂荣  
作者从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点的概括中 ,提出加强博士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命题。文章着重从五个方面对博士生综合素质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 :素质的界定及博士生综合素质的构成 ,加强政治素质的内容及途径 ,影响业务素质的质量观、博与专的关系、加强基础与创新能力等三个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 ,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的内容与途径 ,提高文化素质必要性与可行措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孟卫青  吴开俊  王一博  
认为博士生招生与指导制度、导师的指导责任和指导补充制度、课程修读和科学研究的结构化耦合机制都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董贵成  
关于导师如何指导博士生问题,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部分作者及其指导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对访谈的结果分析表明,导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要关注几个重要环节是:挑选优质生源是基础,选好论文题目是关键,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是根本,日常学术讨论是保障。总结导师培养博士生的经验,以期对于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能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行霈  
关于人文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袁行霈人文学科博士生的培养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研究,一是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另一个是怎样才能符合人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我想就后一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其实后者和前者也有关系,因为我们所要建立和发展的人文学科应当是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余寿文  林功实  刘颖  
加强博士生教育工作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余寿文,林功实,刘颖我国自实施“学位条例”建立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博士生教育从起步到形成,培养规模从小到大,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至1994年底,已为国家培养了18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洪捷  李立国  周川  杨颉  
导师为博士生指定学位论文题目,行不行?博士生写博士论文首先要有一个题目,题目的好坏,与博士论文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好的选题一般就写不出好的论文,而好的论文肯定有一个好的选题。所以选题很重要,但选题又很难,因此需要导师的指导。导师如何指导博士生选题是需要讨论的问题。1.博士论文"命题作文"的利弊。有不少博士生导师出于种种原因,喜欢为其博士生指定学位论文题目。常见的原因是导师自己手中有课题,因此要求自己的博士生承担课题工作,有时一名博士生承担整个课题,有时几个博士生共同完成课题。这些导师觉得让博士生参与课题研究,一是给学生参加科研的机会,二是从事课题研究本身也是一种很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日修  
基于作者培养博士生的实践,提出了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看法,包括如何评价博士生培养质量,选拔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培养对象,慎重选择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课题,建立正确的导师与博士生的关系,严格要求、严把博士生培养质量关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静  高虹  
论述了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关系,强调在严格目标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过程管理,并阐述了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及其作用,以及如何实施各培养环节的过程管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岚  
导师人格蕴含了指导行为倾向,体现在具体的师生关系之中。导师通过身教影响博士生的人格和社会化,身教是导师发挥育人功效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案例高校50位博士研究生的质性访谈,提取出与导师人格、身教相关的关键性表征并将其聚类。研究发现:导师的人格特征会影响指导质量,进而影响学生满意度,受学生欢迎和不受学生欢迎的导师在人格和指导上分别体现出一些共性特点;导师身教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即遵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给予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不滥用权力,为人正直、处世有原则。文章从导师修身、知行合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并提出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岚  李海峥  
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我国政府于2007年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根据项目资助条件下1977名赴美联合培养博士生建立的独特的数据集,构建GLS模型和截断模型,着重研究非传统因素(如社会关系)对学校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关系的广度显著影响高校接纳的联合培养博士生人数;国际化水平高的高校接纳国际学生的可能性较大;相对于私立高校,美国公立高校更愿意邀请中国学生;美国高校的排名、声誉对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择校倾向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甲刚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自1980年建立新的学位制度以来,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不过,由于我国博士生培养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在发展中难以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和情况。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加以分析,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创新,在不断的发展中予以解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陆贵山  
培养博士生应当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博士点博士生指导小组我系文艺学博士点建立于1994年,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在校博士生10名。我们的博士点建点较晚,还没有摸索出一套成熟有效的经验,但在培养博士生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存在着几个比较重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