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7)
- 2023(15555)
- 2022(13312)
- 2021(12239)
- 2020(10262)
- 2019(23197)
- 2018(22921)
- 2017(44301)
- 2016(23476)
- 2015(26295)
- 2014(26251)
- 2013(26238)
- 2012(24357)
- 2011(22050)
- 2010(22417)
- 2009(20832)
- 2008(19343)
- 2007(17224)
- 2006(15420)
- 2005(14065)
- 学科
- 济(115538)
- 经济(115434)
- 管理(71133)
- 业(67323)
- 企(56778)
- 企业(56778)
- 方法(45465)
- 数学(39369)
- 数学方法(39014)
- 中国(31675)
- 地方(28081)
- 融(27736)
- 金融(27734)
- 银(25928)
- 银行(25885)
- 农(25798)
- 财(25359)
- 行(24981)
- 业经(24149)
- 学(23482)
- 制(21348)
- 技术(18776)
- 农业(18080)
- 理论(17208)
- 贸(16818)
- 贸易(16803)
- 务(16355)
- 环境(16325)
- 财务(16286)
- 财务管理(16258)
- 机构
- 大学(343946)
- 学院(342558)
- 济(148244)
- 经济(145165)
- 管理(136025)
- 研究(118161)
- 理学(117444)
- 理学院(116132)
- 管理学(114336)
- 管理学院(113713)
- 中国(92336)
- 京(73054)
- 科学(70960)
- 财(65525)
- 所(59280)
- 研究所(53873)
- 中心(53827)
- 财经(52823)
- 农(51289)
- 江(49729)
- 业大(48262)
- 经(47873)
- 北京(46539)
- 经济学(45952)
- 范(44377)
- 师范(43973)
- 院(42611)
- 经济学院(41176)
- 州(40669)
- 农业(39703)
- 基金
- 项目(230908)
- 科学(182570)
- 研究(170031)
- 基金(168365)
- 家(146005)
- 国家(144814)
- 科学基金(125011)
- 社会(109008)
- 社会科(103531)
- 社会科学(103502)
- 省(89673)
- 基金项目(89539)
- 自然(79901)
- 自然科(78022)
- 自然科学(78009)
- 教育(76858)
- 自然科学基金(76648)
- 划(74971)
- 资助(69163)
- 编号(68631)
- 成果(54909)
- 重点(51814)
- 部(50939)
- 发(50614)
- 创(48207)
- 课题(46962)
- 国家社会(45208)
- 创新(45065)
- 教育部(44001)
- 科研(43401)
- 期刊
- 济(166418)
- 经济(166418)
- 研究(106652)
- 中国(64119)
- 学报(51021)
- 管理(50852)
- 科学(48838)
- 财(48509)
- 农(45816)
- 融(41552)
- 金融(41552)
- 大学(38836)
- 学学(36754)
- 教育(34297)
- 技术(31602)
- 农业(31060)
- 经济研究(27416)
- 财经(26938)
- 业经(24838)
- 经(23139)
- 问题(21035)
- 技术经济(19421)
- 理论(17527)
- 科技(16620)
- 图书(16516)
- 现代(15769)
- 实践(15687)
- 践(15687)
- 商业(15217)
- 业(15063)
共检索到513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炜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 ,金融行为在经济技术进步和技术内生机制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对区域经济有显著的技术结构调整作用 ,通过这种调整产生经济结构重组优化的原动力 ,并使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外生力量转化为内生力量。本文分析了在技术内生机制形成中金融的作用机理 ,从金融行为角度提出从建立政策性的企业经济技术合作保险机制、设立区域产业投资基金、规范企业投资行为等几个方面来促使区域经济技术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关键词:
区域金融 技术合作 投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新天 詹静
80年代我国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的发展 1)建国4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布局由东向西推进,计划安排和资源配置由中央负责,具体管理以部门为主,并强调地区的相对平衡发展。反映在理论研究上,区域计划、区域经济运行机制没有被列为国民经济计划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致使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远不及部门经济学。进入80年代以后,"梯度理论"的提出对政府决策和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梯度理论"主张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强调集中资源与资金,实行重点发展。其主要内容是:我国地域空间按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而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序选择应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江源 谢家智
文章依据金融发展理论,基于中国经济金融转型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沿用二元结构分析方法,将经济规模、经济效率、收入与制度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利用198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变截距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形成机制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工农部门产出差异的扩大不仅没有加剧二元金融矛盾,反而抑制了城乡金融反差的扩大;经济转型、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经济效率的提升有助于缓解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矛盾。不同的是,以功能财政化体现的金融制度供给对中、东部地区城乡金融差异的影响并不显著,却是强化西部地区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主要诱因;城乡收入差异对二元金融结构的影响仅在东部地区显著。因此,城乡金融的...
关键词:
二元经济 金融发展 二元金融 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平 孙华 吴有华 刘斌 崔海蓉
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一当前的热点问题,文章旨在构建二者之间的统一性互动框架,以便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从区域性层面,基于系统性视角,并考虑到区域经济内部的协调发展,构建了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的E-C-F互动框架,包括了区域金融子系统、区域经济子系统、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三个部分。基于区域金融子系统具有内外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也构成了两个层次,即外层的模式互动,内层的结构依赖和协调机制。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互动机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少华 罗汉祥
运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金融、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具有直接且显著的影响,且该激励效应在东部与中部地区更为显著;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路径间接实现该地区经济的增长;该路径隐含着更为细致的关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因果链条传导路径,即数字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研发投入的增加,研发投入的增加是创新产出水平提升的重要诱因,创新产出的增加与应用实现了区域整体的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作为重要驱动力显著激励了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链条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英倩
文章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从反映金融结构的三个视角,定量研究了金融结构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证实了金融结构的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这种影响存在局部的结构异质性和区域差异性。非金融机构份额的提高,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明显有利于东部经济增长,但不利于西部地区;银行性金融机构的过度集聚,能抑制东部经济增长,却也能推动中部经济增长。
关键词:
广义矩估计法 金融结构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越强 蔚立柱 沈迎春 雷建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背景下,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以及面板门槛模型详细检验了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存在"双门槛效应",即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一个最优调整区间,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因此在协调不同政策时,应注重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和门槛效应,发挥"1+1>2"的政策效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国
从企业经济联系的角度系统分析了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带动效应的历史演进,估算了当前开发区的区域带动能力,并从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结构分析了影响开发区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开发区的区域带动效应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目前总体上略弱于韩国和台湾的出口加工区而明显强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决定我国开发区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内在原因有2个方面:一是巨大的市场容量和不断升级的需求结构;二是开发区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协同关系。最后就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的区域带动效应进行了预测,并就促进开发区与区域统筹发展和正确评价增长极理论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天芸 岳科研 张幸
首先,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指标衡量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程度,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金融中心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区域经济的增长对金融中心的发展缺乏推进作用;长期来看,金融中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区域经济的增长对金融中心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黄德权
广东的经济与金融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大,速度快,金融资源丰富,且对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投资旺盛;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经济发展总量小,速度较为缓慢,金融资源匮乏,投资萎缩,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较低。为了改善广东经济与金融的二元结构,促进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关键词:
广东省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春民
区域大学科技园融合发展能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在聚集高端产业、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但大学科技园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功能障碍,区域经济融合优势的培育与提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010年8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总收入为226.1亿元,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弱,低于2004-2009年,平均每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收入为2.6亿元。同时2010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场地面积和单位企业平均人数都出现下降趋势。本文通过结合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研生产联合体、创新驿站等技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月娇 王健
物流通道是保证物流业服务于区域内外经济流通的命脉和实现一体化物流的重要依托,也是区域经济空间系统的子系统,从承担单一功能的运输服务到综合运输服务,再到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中,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文章在理论层面研究物流通道空间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物流通道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机制,并总结了物流通道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丽红
1897—1911年间,东北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经济区,且区域经济结构亦呈雏形,这一结果是历史合力的产物,而非单纯的经济过程。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以经济活动主体和经济要素为切入点,将日俄经济侵略、清政府变革和市场发展放在同一历史过程,考察东北区域经济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清末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原始要素禀赋,即肥沃的黑土地吸引了大量经济活动主体和经济要素的聚集:日俄两国经济侵略带来资本和技术,清政府招垦政策带来劳动和土地,以及国际市场的贸易需求。在此基础上,东北形成了农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不仅空间上形成中心—外围的层级结构,而且出现传统—现代二元经济结构,对此后东北经济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富田
政府和资本市场是动员金融剩余投入生产再循环的两种手段,但是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政府和资本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中所起作用不同,通过对不同区域实证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短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府配置资源的能力的增强,长期的经济增长则要依靠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东部地区应当扩大政府规模和提升金融深化程度,中西部地区应当抑制政府规模、适度提升区域金融深化水平。
关键词:
金融剩余 区域 增长 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