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4)
2023(11349)
2022(9328)
2021(8478)
2020(6541)
2019(14506)
2018(14177)
2017(26165)
2016(14188)
2015(15957)
2014(16373)
2013(16187)
2012(15608)
2011(14530)
2010(14980)
2009(13760)
2008(13535)
2007(12440)
2006(11631)
2005(11148)
作者
(42974)
(35629)
(35476)
(33879)
(22883)
(17004)
(16212)
(13744)
(13673)
(13083)
(12351)
(12004)
(11741)
(11630)
(11214)
(10964)
(10529)
(10462)
(10260)
(10161)
(9405)
(8845)
(8670)
(8342)
(8098)
(8057)
(8043)
(7955)
(7337)
(7085)
学科
(82465)
经济(82394)
管理(36745)
(32183)
地方(27151)
中国(24617)
(23638)
企业(23638)
方法(20230)
(19896)
业经(18114)
数学(16734)
地方经济(16634)
数学方法(16574)
(15173)
农业(14092)
(13222)
(13088)
(13065)
金融(13062)
(12678)
银行(12666)
(12471)
环境(12369)
(12362)
理论(11002)
(10904)
贸易(10890)
(10466)
(10338)
机构
学院(213286)
大学(208282)
(94247)
经济(92084)
研究(81671)
管理(72114)
中国(63413)
理学(58758)
理学院(57931)
管理学(56995)
管理学院(56572)
科学(47739)
(46283)
(43154)
(42372)
研究所(37466)
(36591)
中心(36327)
财经(32270)
(32137)
(32126)
师范(31848)
北京(30522)
经济学(29611)
(29523)
(29508)
(28868)
(26679)
经济学院(26127)
业大(26054)
基金
项目(125843)
研究(99229)
科学(98127)
基金(85800)
(73436)
国家(72711)
社会(62529)
科学基金(61134)
社会科(59141)
社会科学(59130)
(51969)
教育(45034)
基金项目(44120)
(42432)
编号(42293)
成果(35692)
(35116)
自然(34530)
资助(34371)
自然科(33593)
自然科学(33588)
自然科学基金(32938)
课题(31458)
重点(29359)
发展(29103)
(28606)
(26472)
(26173)
(26004)
国家社会(25516)
期刊
(127751)
经济(127751)
研究(75151)
中国(53541)
(32952)
教育(31771)
(31766)
管理(29937)
学报(28532)
科学(27553)
(24989)
金融(24989)
大学(21806)
技术(21772)
农业(21305)
业经(20652)
经济研究(20418)
学学(19934)
财经(16629)
问题(15943)
(14630)
图书(12456)
(12127)
技术经济(11885)
(11384)
论坛(11384)
世界(11128)
商业(10870)
国际(10785)
经济问题(10518)
共检索到364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宗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致力探索出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高度统一,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完美结合,构建起以企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主体,带动区域经济效率的整体提升,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三中全会彪炳史册的又一巨大贡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红,李国平  
本文从城市化和产业化角度,对东、西部现状差距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政府宏观引导对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提出了西部经济增长的城市化、产业化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鑫  
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学会2011年年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本届年会的议题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重点,同时涉及区际产业转移与承接、区域工业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建新  
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职业院校要围绕区域产业规划调整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文化建设,完善专业建设保障机制,打造特色专业品牌,增强学校竞争力,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艳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利促进了产业效率优化和结构提升,为社会经济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更大动力。"互联网+"是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再创新的发展形态,有助于各行业实现增值与新发展,形成社会经济发展常态化。由于各区域存在差异性,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坏境造就了不同的区域特色,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核心在于特色经济,因此本文以"互联网+特色经济"为出发点,分析当前互联网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探讨"互联网+特色经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并以山东单县大蒜产业为例说明"互联网+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意义,以期对"互联网+"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甬军  
陈云贤、邱建伟著《论政府超前引领:对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该专著深入阐述了政府超前引领的内涵,并对中国政府超前引领进行了经验总结。作者认为,理论上的政府超前引领是指政府在行使国家公共权利和管理社会的过程中,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前瞻性的理性分析和理论思考,对经济和社会现象进行新的揭示和预见,对历史经验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窦苏明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高等职业技能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但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在满足地方企事业单位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方面尚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阐述了高职技能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内涵及意义,从高职技能教育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剖析了高职技能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理念变革、管理体制变革、运行机制变革及教学模式创新等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变革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超群  
湖南高职院校是"芙蓉工匠"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通过数据分析与实地调研,发现在湘高职"芙蓉工匠"人才培养与湖南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对社会的服务贡献度低、产教融合深度不够以及"匠师"教师队伍内涵建设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契合湖南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视角,从构建"政、行、企、校"多方联动的产教融合长效互动机制、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匠师"教师队伍以及做好"芙蓉工匠"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人才培养途径,以期实现湖南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储开峰  孙杰  
无锡高职教育在人才、技术、培训等方面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由于所培养的制造类人才技术技能相对单一,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总体偏弱等问题,其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精准对接制造类产业需求,培养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抑制我国中部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水平、区域创新能力及经济开放度低;资金、人才流失严重等。中部经济结构整体优化应充分利用紧邻“长、珠、闽”的区位,充分发挥经济成本低、生产环境好、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主动对接经济发达地带,加强区域合作,大力推进大城市经济圈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剑峰  
本文利用数据模式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四大经济区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同推动作用,从而为其发展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发挥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应该规划先行提升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加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建设,挖掘区域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商贸经济,探索"互联网+商贸流通业"发展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浩  
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区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首先阐述了区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地域文化、地方文化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然后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意识、发展动力、发展特征的影响,最后,从区域文化的视角,给出了基于区域经济价值观念、区域文化比较优势、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和特色产业培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华茂  
探索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前沿课题和首要工作,本文通过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意义的理论研究,根据区域的理论和区域经济的特点,重点探索了设计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路,并提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战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姜莉  
主体功能区是我国现有区域经济发展观的重大创新,然而目前我国主体功能区理论建设却仍然薄弱,现有区域经济理论对其缺乏有力解释。非正式约束作为漫长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行为准则与社会规范,其核心价值必然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非正式约束条件为基础,充分考虑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的相互匹配,经济适宜度不仅可以有力解释非正式约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路径选择,而且可以揭示出非正式约束对区域间经济性要素的效率选择,以及由此而生的分工专业化和聚集是主体功能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