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4)
2023(6727)
2022(5472)
2021(4989)
2020(4139)
2019(8965)
2018(8833)
2017(16060)
2016(9054)
2015(9968)
2014(10212)
2013(10016)
2012(9621)
2011(8678)
2010(8915)
2009(8058)
2008(8251)
2007(7773)
2006(7023)
2005(6448)
作者
(27135)
(22780)
(22368)
(21626)
(14458)
(10958)
(10326)
(8615)
(8541)
(8342)
(7902)
(7836)
(7542)
(7270)
(7213)
(7113)
(6687)
(6652)
(6651)
(6544)
(5824)
(5678)
(5507)
(5284)
(5243)
(5104)
(5049)
(5028)
(4736)
(4615)
学科
(39094)
经济(39048)
管理(24848)
(20738)
(16307)
企业(16307)
地方(14278)
方法(13016)
中国(12441)
数学(11079)
数学方法(10908)
(10599)
(9235)
(9167)
(8490)
业经(8264)
地方经济(8145)
(7230)
银行(7223)
(7138)
金融(7137)
农业(7065)
(6965)
理论(6204)
教育(6103)
环境(6065)
(6013)
技术(5347)
(5282)
(5142)
机构
大学(126969)
学院(126126)
(48125)
研究(47100)
经济(46774)
管理(43935)
理学(36385)
中国(36272)
理学院(35848)
管理学(35089)
管理学院(34828)
科学(29611)
(28077)
(25071)
(24170)
中心(22672)
(22501)
(22306)
研究所(21682)
(19486)
师范(19287)
财经(18664)
业大(18087)
(18004)
北京(17791)
(17434)
(17381)
农业(17285)
(16846)
师范大学(15437)
基金
项目(82753)
科学(65028)
研究(61126)
基金(58467)
(51851)
国家(51372)
科学基金(43336)
社会(38361)
社会科(36240)
社会科学(36232)
(33353)
基金项目(30410)
教育(28724)
(28338)
自然(27537)
自然科(26881)
自然科学(26872)
自然科学基金(26378)
编号(24605)
资助(23568)
成果(21342)
重点(19540)
(18832)
课题(18781)
(17926)
(16954)
(16885)
创新(15913)
国家社会(15879)
科研(15804)
期刊
(59782)
经济(59782)
研究(41510)
中国(32365)
学报(21721)
教育(20632)
(20625)
(19594)
科学(19006)
管理(17109)
大学(16127)
(15133)
金融(15133)
学学(14549)
农业(13437)
技术(11880)
图书(10078)
财经(9518)
业经(9350)
经济研究(8857)
(8263)
书馆(7889)
图书馆(7889)
问题(7700)
(6953)
论坛(6953)
(6838)
(6586)
资源(6377)
职业(6286)
共检索到209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昊  
以广东省文献编目中心为例介绍了区域编目中心建设工作,并对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加强编目中心工作进行了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文宏  黄珊珊  刘茜  
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是加强中国与东盟联系的重要措施。应充分发掘利用广西的资源,发挥邻接东盟的区位优势,制定信息交流中心发展战略,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建设连接中国和东盟的重要信息枢纽,推动中国和东盟的政治交流和经贸往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长庆  
建立联合编目中心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环节。文章阐述了建立广东省少儿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 ,联合编目中心应具备的条件、作用及建立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益澄  
通过对区域性金融中心概念的思考,分析了宁波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利弊条件,进而提出了树立“金融领先”意识、深化金融改革、建设发达的区域性金融市场等六条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启富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国内已有广州、深圳、天津等近20个城市明确提出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之争日趋激励。对此,人们难免心存疑问,我国需要这么多区域性金融中心吗,这些城市具备基础与条件,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等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周全  
本文阐述了社科类图书馆开展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和技术环境。从社科类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类型入手,对整合区域性社科信息资源的组织机制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春淦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必须加快我国区域性城镇建设的步伐。具体措施 :(1)提高对区域性中心城镇在完善城镇体系 ,保证城镇化健康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2 )为区域性中心城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是改革户籍制度 ;二是在区域性中心城镇适度放宽对土地制度的限制 ,鼓励耕地的合理集中 ;三是在区域性中小城镇尽快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四是给予区域性中心城市更大的城市建设的主动权 ;五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3 )加强区域性中心城镇的布局。 (4 )加快区域性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其内外联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戴林富  
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区域性民族院校在谋划自身发展时,必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特别是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与期待,转变观念,科学定位。把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把强化办学特色与大学功能的发挥有机结合;把深化体制改革与增强办学活力有机结合。高校只有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彰显不可替代的价值,才是真正的内涵式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多样化是现代金融业深化的重要标志,也是金融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表现形式,浙江省要切实贯彻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两创总战略,建设金融机构空间布局积聚区,建设若干区域性金融中心,打造银行业的浙江品牌,创造保险业浙江亮点,发展金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丰  
当前,部分区域性银行,特别是尾部的银行机构面临风险暴露、展业困难、盈利下降、监管处罚、网媒舆情等诸多压力,其背后的原因固然有经济下行压力传导,更主要的还是因其合规文化、科技支撑、专业能力的先天性缺失。由于发展初期战略定位不清晰、基础管理不受重视,盲目地以规模和速度为王,加之后期照抄、照搬零售转型、网络金融、金融市场业务创新等,使得部分区域性银行陷入多重恶性循环。区域性银行的破局蝶变需要文化的变革、组织的再造、流程的优化、机制的创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敏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金融产业出现高度集聚的现象,形成了具有不同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与实体产业集聚的研究相比,金融产业集聚具有自己的特征,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金融产业集聚的高度发展形成了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建设的成败在于总部金融建设。国外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光溪  
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正式下发,支持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云南成为第一个以国务院文件明确支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昆明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定位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正先行突破、率先推进、特色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兴江  王燕飞  
推进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是突破甘肃发展瓶颈、提升区域经济开发建设成效的战略选择。对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分析,提出推进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路。兰州金融中心目前应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与主导作用,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加快兰州金融产业聚集区形成和完善区域金融市场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