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8)
- 2023(11102)
- 2022(9347)
- 2021(8492)
- 2020(6634)
- 2019(15205)
- 2018(14713)
- 2017(28414)
- 2016(15146)
- 2015(17134)
- 2014(17490)
- 2013(17647)
- 2012(17320)
- 2011(16117)
- 2010(16733)
- 2009(15801)
- 2008(15757)
- 2007(14562)
- 2006(13716)
- 2005(13366)
- 学科
- 济(93269)
- 经济(93179)
- 管理(41716)
- 业(38227)
- 企(29201)
- 企业(29201)
- 地方(27349)
- 方法(27244)
- 中国(26663)
- 数学(22783)
- 数学方法(22541)
- 农(21630)
- 业经(19359)
- 学(17370)
- 地方经济(16719)
- 融(16031)
- 金融(16030)
- 制(15975)
- 财(15456)
- 银(15360)
- 银行(15347)
- 行(14974)
- 农业(14789)
- 发(13316)
- 贸(13139)
- 贸易(13121)
- 环境(12873)
- 易(12479)
- 理论(12047)
- 和(11488)
- 机构
- 学院(237415)
- 大学(237192)
- 济(111940)
- 经济(109632)
- 研究(92335)
- 管理(84919)
- 中国(73456)
- 理学(69823)
- 理学院(68925)
- 管理学(67915)
- 管理学院(67448)
- 财(52507)
- 京(52384)
- 科学(51568)
- 所(47877)
- 研究所(42102)
- 中心(40922)
- 财经(39619)
- 江(39324)
- 农(35904)
- 经济学(35817)
- 经(35688)
- 北京(34793)
- 范(33788)
- 师范(33547)
- 院(32529)
- 经济学院(31657)
- 州(31609)
- 财经大学(29035)
- 省(28547)
- 基金
- 项目(137985)
- 科学(109281)
- 研究(105627)
- 基金(98916)
- 家(84907)
- 国家(84146)
- 科学基金(71450)
- 社会(69135)
- 社会科(65542)
- 社会科学(65529)
- 省(53833)
- 基金项目(50684)
- 教育(47170)
- 划(45073)
- 编号(42241)
- 自然(42034)
- 资助(41124)
- 自然科(40983)
- 自然科学(40975)
- 自然科学基金(40223)
- 发(36802)
- 成果(36344)
- 重点(32001)
- 课题(31229)
- 部(30735)
- 发展(30625)
- 展(30129)
- 国家社会(28741)
- 创(28071)
- 性(26932)
- 期刊
- 济(146282)
- 经济(146282)
- 研究(86461)
- 中国(55851)
- 财(39380)
- 管理(35593)
- 农(34740)
- 融(32093)
- 金融(32093)
- 科学(31407)
- 学报(31125)
- 教育(28255)
- 大学(24114)
- 经济研究(23504)
- 农业(22900)
- 学学(22421)
- 业经(22260)
- 财经(21699)
- 技术(21398)
- 问题(19067)
- 经(18986)
- 贸(15008)
- 技术经济(13814)
- 国际(13566)
- 世界(13450)
- 经济问题(12115)
- 商业(11856)
- 统计(11816)
- 理论(11710)
- 经济管理(11513)
共检索到406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栋
研究区域经济,首先要明确区域经济赖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即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经济活动的时空有限性和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非完全充分流动性。从这一逻辑推演,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它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索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并制定协调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政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科学性 经济增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国弟
关于发展中部五省区域经济的几个问题徐国弟中部五省地区是我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四周有中条山、巫山、武陵山、南岭、武夷山和天目山等山峦环抱,区内自北向南有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四大水系维系,有色金属、磷化矿和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水陆交通发达,城镇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沈奎
广州今年要出台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以构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框架。我是这个法规起草工作的召集人,最近作了一些调研与学习,感到要立好这部法规,首先要对数字经济有一个理性的把握。在此谈几点初步的认识。第一、数字经济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看,所谓产业革命,有两个最基本的标志,一是技术和组织创新的涌现;二是创新对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扩散。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 云计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幼文
亚太区域经济发展的几个特征张幼文(一)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美国的参与会日益增大,并与日本形成激烈的竞争。从西雅图会议看,美国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到了亚太地区。亚太对美国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长。据推算,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每增长1%,国内就业可增加3...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清海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蒋清海从本质上看,区域经济是区域生产力与区域生产关系的统一,因此,区域经济的研究也就相应分为区域生产力研究和区域生产关系的研究。建国40多年业,特别是改革开放10多年来,我们在这两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努力,取得了一定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欧人
区域经济是地域文化发展的基础,而地域文化又影响和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对振兴地方经济、繁荣文化无疑颇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地域文化 良性互动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学良 周泽林 汤新云
县域经济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压舱石,也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最大短板。长期以来,县域经济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县域经济理论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及发展模式探索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差异性特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从县域经济定位、县域经济功能、县域经济结构、县域经济作用四个方面系统剖析县域经济的理论内核。此外,文章还梳理了我国县域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实践探索和主要经验,并对“十四五”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结构转型 新发展格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喜强 谢如鹤 张仁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慧霞
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区域经济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经济地理学是最早介入区域经济研究的学科之一 ,它为研究区域经济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与科学方法。经济地理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参与区域经济研究是文章重点探讨的内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付晓东
市场经济下,区域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利益主体开始浮现出来,它的经济功能与作用日渐突出,已不同于过去的所谓“块块”,它已经与产业经济一道成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作为一门新兴的、成长中的重要学科,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实践中和理论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许多方面的问题已获得共识或已经解决,但仍在一些方面存有争论,有的还有待于深化。本文仅对区域经济研究中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重要问题 认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章增荣
1991年,四川省万县地区农业虽然获得了丰收,但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脆弱;农民虽然解决了温饱,但水平较低,极不稳定,“风调雨顺得温饱,一遇灾害又返贫”的危险依然存在;农村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产业结构虽有调整,但农民致富门路单一,以粮猪为主的结构并未根本改变,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因此,要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比第一阶段解决温饱任务更繁重,工作更艰巨。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和百倍的努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姜爱林
区域经济资源分析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规划、开发质量的好坏。为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整体优化的宏观效益 ,不仅要熟悉和了解区域经济系统的结构 ,演化趋势及现状 ,而且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整体部署和计划安排 ,保证区域经济整体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经济持续发展。由此提出区域经济资源现状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资源分析 资源政策 社会进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宁宁
中国的几大发展瓶颈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但中国在这种条件下仍然能够取得这么大的发展成就,这就是所谓“中国经济发展之谜”。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最根本和最直接的推动力就是对外开放,特别是在引进外资方面取得了其他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没有达到也不可能达到的成功,其最大的贡献是解决了中国几千万人的就业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