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1)
2023(4555)
2022(3779)
2021(3446)
2020(2663)
2019(6434)
2018(6363)
2017(11638)
2016(6451)
2015(7386)
2014(7229)
2013(7187)
2012(7013)
2011(6329)
2010(6777)
2009(6026)
2008(6226)
2007(5959)
2006(5592)
2005(4881)
作者
(18524)
(15300)
(15152)
(14550)
(9869)
(7175)
(7007)
(5936)
(5847)
(5726)
(5218)
(5103)
(5053)
(4834)
(4819)
(4751)
(4570)
(4450)
(4394)
(4301)
(3849)
(3747)
(3730)
(3510)
(3439)
(3400)
(3379)
(3364)
(3084)
(3058)
学科
(29339)
经济(29308)
管理(18963)
(15911)
中国(13150)
(13142)
企业(13142)
地方(11322)
(7703)
方法(6708)
业经(6614)
城市(6575)
(5427)
(5413)
理论(5152)
农业(5066)
(5015)
环境(4992)
数学(4959)
(4941)
(4893)
数学方法(4892)
地方经济(4797)
城市经济(4677)
(4657)
(4569)
教育(4423)
(4054)
贸易(4049)
技术(3839)
机构
学院(90377)
大学(89795)
(35489)
研究(34597)
经济(34305)
管理(33516)
理学(27116)
理学院(26646)
管理学(26240)
管理学院(26021)
中国(26015)
(24703)
科学(19994)
(16740)
北京(16701)
(16273)
(15541)
中心(15417)
研究所(14686)
(14541)
师范(14466)
(13217)
(12384)
(11850)
财经(11789)
师范大学(11665)
业大(11091)
(10569)
技术(10463)
(10459)
基金
项目(54710)
科学(43108)
研究(42762)
基金(37637)
(31797)
国家(31483)
科学基金(27561)
社会(26733)
社会科(25216)
社会科学(25207)
(20862)
基金项目(20044)
教育(19682)
(18451)
编号(18272)
自然(16769)
自然科(16341)
自然科学(16341)
自然科学基金(16020)
成果(15556)
资助(14561)
课题(14175)
(12991)
重点(12337)
(11631)
(11336)
发展(10979)
规划(10868)
(10804)
(10798)
期刊
(49150)
经济(49150)
研究(33691)
中国(24470)
教育(15813)
管理(14265)
(11928)
科学(11431)
(11275)
学报(10120)
技术(9278)
大学(8309)
(8288)
金融(8288)
业经(7967)
问题(7865)
城市(7742)
图书(7463)
农业(7388)
学学(7005)
(6764)
经济研究(6637)
(5890)
论坛(5890)
书馆(5843)
图书馆(5843)
现代(5728)
财经(5719)
职业(5105)
(5059)
共检索到157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连玉明  
认为世界城市是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控制中心,也是世界文明融合与交流的多元文化中心,是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的高度统一体。从世界城市的概念和本质出发,探讨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基本战略的定位,认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应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首都特征的世界城市区域体系新模式,进而推动环渤海地区的加速崛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祝尔娟  吴常春  李妍君  
世界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所在都市圈存在着共生互动的内在关系。世界城市必然崛起于世界增长重心地区最具实力的城市群之中;世界城市的形成发展需要所在城市区域的强大支撑;世界城市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相互作用的产物。北京依托首都圈建设世界城市,有利于疏解人口资源环境交通等压力,有利于增强其经济整体实力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世界增长重心向中国转移,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历史机遇;京津人均GDP均超过1万美元,为京津同城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京津冀三地发展阶段的不同步性,为重构区域产业分工新格局提供了重要契机。推进首都圈建设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颖  
新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下,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对北京的城市发展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本研究针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这一主题展开研究,从世界城市的特色研究入手,分析了纽约、伦敦、东京发展层面上的各自特征,并通过发展指标将北京与现有世界城市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当前北京与世界城市的标准尚有差距,但是借助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奥运效应等良好机遇,北京可以合理确定战略目标与发展模式,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世界城市。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耘  
科技创新能力是世界城市影响力、控制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本质上是不断提升北京国际影响力与控制力的过程。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的核心是强化枢纽功能,是对北京科技体系在国际、国家科技体系中的功能定位的概括。因此,强化北京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功能是推进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突破口和着力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治彦  董宪军  
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聚集全球资源,影响全球发展。纽约、伦敦、东京等当今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对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了有益借鉴。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科技教育发达,经济快速发展,但在综合经济实力、国际集散能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北京应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推进区域协同化、城乡一体化、产业高端化、城市生态化、管理科学化的新型发展战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新新  
奥运会后北京的世界影响力显著提高,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受到世人高度关注。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世界城市发展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性地阐述了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模式、发展规律和发展要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艳  刘再杰  
1.合理安排基本建设预算,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交通网络是世界城市的必要条件。纽约、伦敦和东京的经验表明,世界城市一定是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没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和交通网络,就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与此同时,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首先需要城市发展的"硬环境",这种硬环境的直接体现就是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牛文元  
人类建立城市的过程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密不可分。世界城市的形成需要很高的条件,要有世界一流的国际影响与全球化水平,要有世界一流的物质、能量、信息、货币、人才流动效率,要有世界一流的虚拟经济与资本运作能力,要有世界一流的人类资源建设能力,要有世界一流的文化感染力。北京在这些方面既存在一些优势,也存在很多不足。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实现几个方面的革命性转移:一是从传统型业态向现代型业态的革命性转移;二是从实体经济向服务经济与虚拟经济的革命性转移;三是从末端产品向源头创意产品的革命性转移;四是从打造名牌向创造标准的革命性转移;五是从国家城市向世界城市的革命性转移。而实现世界城市的动力元素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段霞  
当今世界城市格局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渡时期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几次世界城市大变动都是在类似的环境下出现的 ,从而有了伦敦、纽约和东京这三大全球性城市及一批令世人瞩目的国际大都市。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 ,新兴国际城市的崛起将改变现有的城市格局 ,这就为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国家中心城市 ,突破在世界城市格局中相对次要位置 ,最终建成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影响的世界一流城市提供了有利时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伯良   张向前  
国际人才流动对中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积极影响。从韧性视角出发,提出中国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韧性化思路,通过对比创新生态与韧性双重理论视角下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演化过程,识别包括多样性、进化性、流动性、缓冲性在内的韧性特征,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韧性监测、预测、预警体系。通过对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战略支点城市韧性监测和预警的实证分析得出:(1)根据目前韧性监测情况,上海整体韧性值排名第一,北京需增强进化性与流动性,广州则需增强多样性与进化性;(2)在韧性预测与预警方面,2023—2025年北京、上海、广州之间的韧性差异明显缩小,2023年韧性排名为北京、广州、上海,且上海处于较高警戒状态。最后提出,市场化改革是破解中国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难题的关键举措;人才与高校成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的重要资源;战略支点城市治理的常态化、动态化监测是中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有力保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红瀚  周立群  
文章在对世界城市的内涵特征进行总结概括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京津城市定位的明确为河北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京津冀一体化将加快推进但河北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但河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度提高的三大观点,进而提出加快资本集聚、科学选择承接产业、创新生态补偿方式等借力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加快河北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  刘再杰  
本文选取财政收支规模与支出结构两个视角,将北京与纽约、伦敦、东京三大世界城市进行比较分析,以考察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财政基础与发展差距。结果显示,近十年来,北京财政收支规模快速增加,且支出结构重心的变化彰显出"建设型财政"向"民生型财政"的转型。但是与现有世界城市相比,北京财政支出规模仍然偏低,重点民生领域投入差距仍然较大。基于此分析结果,本文从财政层面给出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策略与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金山  
在世界城市建设的背景中,北京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目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被定位为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柱。文章结合世界城市的内涵,分析了世界城市与旅游业的关系以及北京的差距所在,最后提出推动旅游产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旅游总部经济、努力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等未来北京旅游建设的重点方向及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珂欣  
民族文化宣传教育是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民族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形式,是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民族文化宣传教育在北京市世界城市建设中具有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民族品牌、协调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宜居城市、整合社会精神资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北京市在世界城市建设中,应努力建立民族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整合宣传教育工作合力、加大民族文化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宣传教育新媒体新平台、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努力推进北京市世界城市的建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耿波  
认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不应因循西方的"世界城市"观念框架,而是应立足于经济全球化与城市扩张自身包含的辩证性,实现"经济同质化与地方多元化相博弈"的世界城市范式创新。在分析此范式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城市中以日常文化为代表的六大文化完整性传统所担负的文化使命,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