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72)
2023(2669)
2022(2322)
2021(2148)
2019(4056)
2018(4105)
2017(7713)
2016(4317)
2015(5104)
2014(5331)
2013(5414)
2012(5437)
2011(4741)
2010(4948)
2009(4665)
2008(4919)
2007(4788)
2006(4561)
2005(4612)
2004(4259)
作者
(14880)
(12133)
(12118)
(11805)
(7777)
(5821)
(5503)
(4719)
(4642)
(4575)
(4299)
(4147)
(4072)
(4013)
(3878)
(3816)
(3743)
(3709)
(3621)
(3463)
(3346)
(3096)
(3060)
(2845)
(2838)
(2821)
(2671)
(2640)
(2575)
(2569)
学科
(19725)
经济(19696)
(18635)
管理(18029)
(15377)
企业(15377)
技术(11146)
方法(6892)
(6619)
中国(6110)
技术管理(5986)
数学(5676)
数学方法(5535)
(5317)
(5135)
业经(4769)
农业(4510)
(4166)
(3809)
贸易(3804)
(3721)
(3712)
银行(3710)
地方(3578)
理论(3564)
(3521)
(3434)
环境(3329)
(3284)
税收(3149)
机构
学院(70476)
大学(70183)
(30670)
经济(29901)
研究(26416)
管理(26072)
中国(21432)
理学(20779)
理学院(20572)
管理学(20172)
管理学院(20043)
(16151)
科学(15678)
(14681)
(14608)
(13241)
研究所(12630)
中心(12315)
(11728)
北京(11069)
财经(10537)
(10293)
(10091)
业大(9826)
(9706)
技术(9639)
师范(9629)
(9357)
(9091)
经济学(8794)
基金
项目(38744)
科学(30173)
研究(30117)
基金(26437)
(22928)
国家(22734)
科学基金(18999)
社会(18283)
社会科(17322)
社会科学(17316)
(16041)
教育(13861)
基金项目(13554)
(13047)
编号(12429)
自然(11447)
自然科(11183)
自然科学(11183)
资助(11174)
自然科学基金(10957)
成果(10843)
课题(9337)
重点(9114)
(8959)
(8787)
(8622)
创新(8322)
(7566)
项目编号(7447)
国家社会(7396)
期刊
(41206)
经济(41206)
研究(26162)
中国(18659)
(12023)
管理(11931)
(11494)
教育(10709)
技术(10706)
科学(9941)
学报(9545)
(8468)
金融(8468)
农业(7524)
大学(7286)
学学(6634)
技术经济(6472)
业经(6446)
财经(5730)
问题(5558)
经济研究(5530)
(5272)
论坛(5272)
科技(5095)
(5058)
(4581)
图书(4151)
(3844)
国际(3812)
理论(3668)
共检索到127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顾秀莲  
“七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技术进步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促进了生产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八五”期间,化学工业结构调整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为此,必须围绕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大力推进化学工业的技术进步。从现在起,要认真编制好化学工业技术改造的三年规划;加速技术开发,提高企业技术改造的起点;坚持“规模经济”原则,搞好重点骨干项目的技术改造,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不断优化技术改造方案;同时,要加强行业管理,搞好宏观控制。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唐少清  唐丽娟  孙桂平  姜允  于希椿  严瑞宣  
本文通过对科学、技术、科技进步、技术进步等概念的论述,界定科技进步的技术和经济的含义,从而建立评价化学工业科技进步的模型,对大化工、化工部系统、化工各行业以及部分大中型化工企业的科技进步进行测算;并在测算中,对α、β不同取值对科技进步率影响的分析,从实际中认定α、β取0.5比较恰当。最后对化学工业发展在2000年应达到的预定目标,科技进步率应达到的比例进行了方案的选择和评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镇  边宝林  
一、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现状1.我国化学工业的增长速度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我国化学工业的范围包括:基本化学原料、化肥、农药、有机化学产品、日用化学产品、合成材料、医药、化学纤维、橡胶制品的制造和生产。“八五”期间(1991~1995年),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煜  
制约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问题及对策冯煜(一)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相比,我国的科技实力仍是工业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其具体表体为:1.科技进步主体错位于政府,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世界工业发展的规律表明:一国(或地区)的技术进步进程,与其长期科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世川  刘岳平  
文章利用CES生产函数构建了技术进步偏向理论模型,并用1978~2011年的中国工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工业要素替代弹性大于0,小于1,资本技术进步增长率小于劳动技术进步增长率;1987年前工业技术进步偏向劳动,1987年后工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也有明显的资本偏向性,不同阶段的行业技术偏向性不一致;技术研发能力、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资本深化是工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主要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曾惠  
建国以来,我国化学工业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1980年化工总产值已达431亿元,与1949年相比,增长了243倍,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但是,我国化学工业在世界化学工业中的比重并没有增加,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没有缩小。化工产品进口额也逐年增加,每年约十几亿美元。1978年的化工产品进口额比1951年增加了6.5倍,而出口额仅增了4.6倍,每年入超10亿美元左右。这说明化学工业发展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需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小坚  
本文拟从我国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入手,探讨“入世”对我国化学工 业可能带来的冲击及对我国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挖掘我国化学工业可能 付出代价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阐明“入世”可能给我国化学工业带来的历史 机遇及我国化学工业的应对之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闻雯  胡登峰  胡成宝  
针对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关系结论的不一致,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选取1999—2008年工业统计数据从定量角度检验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引进不是技术进步的直接原因,技术进步对技术引进有促进作用;运用Engle-Granger协整关系检验法实证检验,得出技术引进与我国工业技术进步之间没有长期共同发展趋势的结论。技术进步刺激国家引进技术,就长期发展而言,应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提高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江淮  荆晶  
本文通过对中国工业行业1998—2016年技术进步的方向进行测度,发现2011年以前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相对提高了资本的技术效率以及边际产出,而在2011年以后技术进步由资本偏向转变为劳动偏向,这也是导致中国劳动收入份额U型演变的关键因素之一。理论研究表明:与发达国家间技术差距的缩小是导致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方向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当与发达国家间技术差距较大时,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以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主,更加偏向资本。随着技术差距的缩小,中国逐步走向自主创新道路,技术进步会更偏向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更为丰裕的劳动要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当技术差距较大时,经济开放程度是决定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方向的关键因素,会通过促进资本增强型技术并抑制劳动增强型技术的方式,使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而当技术差距缩小后,研发投入成为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并且会使技术进步偏向劳动。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工业行业劳动收入份额,需要更加鼓励自主创新,注重引进人才和提高劳动者技能,促进劳动偏向性和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璘  
一、江苏乡镇工业技术进步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近十年来,江苏的乡镇工业技术进步速度明显加快,苏南的乡镇工业已经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一批骨干乡镇企业正以新的姿态步入科技“殿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鲁虹  
我国加入WTO后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经济全球化各个方面扩展规模的大小,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本源。近年来,外商对我国的投资规模逐年递增,它既促进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又对我国工业技术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起了一定抑制作用。本文分析了外资投向我国的原因,总结其投资的技术取向,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只有遵循“学习、合作、竞争”三步走的策略,才是提升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界秀  
笔者在梳理评介不同方法核算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利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状况进行了分解与综合考察,并根据行业间面板数据对内外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研发投入、企业平均规模、资本强度和进口对工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但资本强度的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出口和FDI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喜仓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工业技术进步水平低下,工业经济增长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大再生产道路。加快技术进步速度,把经济发展迅速转到依靠技术进步的内涵扩大再生产轨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首要问题。从技术进步系统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考察,除了科学技术本身,经济波动、经济结构、科技投入、工业内部技术进步协同效果,宏观调控、企业技术进步是制约和影响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本文旨在对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