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00)
- 2023(5387)
- 2022(4728)
- 2021(4476)
- 2020(3913)
- 2019(9191)
- 2018(9284)
- 2017(17917)
- 2016(9949)
- 2015(11331)
- 2014(11261)
- 2013(11174)
- 2012(10301)
- 2011(9370)
- 2010(9857)
- 2009(9019)
- 2008(8884)
- 2007(7892)
- 2006(7246)
- 2005(6640)
- 学科
- 济(43316)
- 经济(43271)
- 管理(27960)
- 业(26160)
- 方法(21348)
- 企(20371)
- 企业(20371)
- 数学(19152)
- 数学方法(18643)
- 农(12260)
- 中国(12179)
- 学(9494)
- 地方(8931)
- 农业(8728)
- 理论(8587)
- 业经(8463)
- 财(7379)
- 和(7120)
- 制(6937)
- 资源(6883)
- 环境(6333)
- 劳(6112)
- 贸(6105)
- 贸易(6098)
- 劳动(6094)
- 易(5898)
- 技术(5797)
- 发(5637)
- 策(5582)
- 划(5431)
- 机构
- 学院(142950)
- 大学(142473)
- 济(55694)
- 管理(55655)
- 经济(54385)
- 研究(49350)
- 理学(47543)
- 理学院(47004)
- 管理学(45708)
- 管理学院(45461)
- 中国(37280)
- 科学(32352)
- 京(31998)
- 所(26257)
- 农(25872)
- 财(24195)
- 研究所(23951)
- 江(23155)
- 业大(22606)
- 中心(22076)
- 农业(20276)
- 北京(20199)
- 范(19347)
- 师范(19140)
- 财经(19015)
- 州(18205)
- 院(17708)
- 经(17165)
- 省(16620)
- 经济学(16581)
- 基金
- 项目(96576)
- 科学(75547)
- 基金(69148)
- 研究(67907)
- 家(61636)
- 国家(61173)
- 科学基金(52062)
- 社会(41627)
- 社会科(39467)
- 社会科学(39453)
- 省(38596)
- 基金项目(35791)
- 自然(35410)
- 自然科(34525)
- 自然科学(34516)
- 自然科学基金(33844)
- 划(32940)
- 教育(32458)
- 资助(29924)
- 编号(28076)
- 重点(22254)
- 成果(22194)
- 部(20921)
- 发(20737)
- 创(19898)
- 课题(19825)
- 创新(18578)
- 计划(18514)
- 科研(18229)
- 教育部(17506)
共检索到218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志平
关于劳动力资源利用的三个模型庞志平计划经济机制是同市场经济完全不同的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在劳动力利用方面不存在市场经济中那种厂商经济原则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矛盾,因而不存在劳力利用的市场失败问题,但是,由于计划经济的特别规则,它吸收劳动力的无限能力,将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汉川 夏敏仁
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最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特对20世纪中后期以来关于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个著名模型,即刘易斯模型、费-拉尼斯模型、托达罗乡-城人口迁移模型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所启迪。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剩余劳动力转移 模型 评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韬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又是一个社会与政治问题,因为它最直接地体现了一个经济制度为谁服务的问题。如果劳动力市场制度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改革建设事业的成功就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一个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对此,我们必须充分给予重视。在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尤其是私营企业,外资和合资企业有较大发展的情况下,要建立起一个健康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市场设想。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德忠 蒋成林
关于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劳动力需要量方法的探讨李德忠,蒋成林劳动力需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组织某一地区(或企业、部门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劳动力的数量及构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需要量是通过市场配置来实现的。因此,及时、准确地计算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建进
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及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实证研究刘建进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各专家学者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不同的看法和估算方法,估算的数值也从4000多万[1]到2亿多[2],相差甚远。然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民收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奇峰
在针对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中,经济学家往往关注土地细碎化、技术效率以及机械化程度的影响。但是,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农业呈现兼业化的趋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劳动力因素对适度规模经营的限制性作用逐渐凸显出来。通过对中部地区三个水稻种植户的案例研究发现,在当前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的背景下,劳动力因素已经对水稻适度规模经营产生了限制作用。其具体表现为,在不能由机械替代劳动力的环节,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数量决定了生产规模,而组织管理劳动力的方式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奇峰
在针对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中,经济学家往往关注土地细碎化、技术效率以及机械化程度的影响。但是,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农业呈现兼业化的趋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劳动力因素对适度规模经营的限制性作用逐渐凸显出来。通过对中部地区三个水稻种植户的案例研究发现,在当前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的背景下,劳动力因素已经对水稻适度规模经营产生了限制作用。其具体表现为,在不能由机械替代劳动力的环节,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数量决定了生产规模,而组织管理劳动力的方式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戴群
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学数学化了马歇尔提出的"地理集中的产业创造本地市场相关的前后向关联而导致集聚"的原理。全球化时代,交易成本的下降,使引起集聚的前后向关联的向心力在缩小。然而集聚仍然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说明马歇尔的知识溢出的地理限制和共享专业化劳动力这两个原因,也对集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分工理论,通过将专业性内生化和假设专业性的流动成本,仍然利用克鲁格曼的分析框架,为这两个原因建立了数学模型。
关键词:
集聚 专业化 专业化劳动力 交易成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任洲鸿
知识生产要素被纳入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并且具有固定资本的性质。知识生产要素与劳动者日益结合且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对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提出理论挑战和发展创新的机遇。本文基于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实践,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展开对知识积累政治经济学内涵的探索性研究,在揭示并阐明马克思劳动力商品概念暗含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尝试将劳动力资本的积累,转化为知识生产要素价值的积累,以此构建一个劳动力资本积累的基础理论模型,有望在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举 任韬
本文在王文举(2005)从生产函数出发建立的二元劳动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其结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模型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从实验的角度说明了降低我国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成本的合理性,同时利用实验的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永孜
劳动力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它的状况及其利用和开发,不仅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它在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广西劳动力资源的现状特点、利用状况以及如何充分发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实
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李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是按照两个改革战略向前推进的,一是在传统的计划体制部门中逐步地引入市场机制,使其逐渐地转化为市场引导型的经济部门,这一战略的主要表现是在转变国有企业运行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彬彬 林滨 冯博 史清华
本文基于19952013年中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点的村级数据研究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社会治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劳动力流入对农村民事纠纷、违反治安条例及刑事案件有着正向显著性影响;相对内陆地区,劳动力流动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贫困发生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劳动力闲置及基层村干部数量对农村社会治安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加强对流入劳动力的监管,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减少农村贫困群体,对维持农村秩序至关重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越兰 罗瑞强
通过建立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完全信息下求职者的受教育行为。在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不同求职者能力类型之间相差越小,高潜质求职者越倾向选择比完全信息均衡条件下更高的教育水平。结果导致了市场上求职者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并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过度教育的趋向。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增加专用性投资,实行培训生制度,改变求职方向等一系列措施来改进市场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白云涛 甘小文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部门(农村部门、城镇一般性就业部门、城镇正式就业部门)一般化模仿者动态预测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终稳定状态和长期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表明,稳定状态下农村就业比例在30%左右;基期数据中江西省城乡收入差距越大,最终稳定状态下城镇部门就业比例越大,农村部门就业比例越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态过程渐进稳定收敛到均衡点;转移过程的长期趋势与学习障碍无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