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4134)
- 2022(3578)
- 2021(3356)
- 2019(6555)
- 2018(6293)
- 2017(12577)
- 2016(7069)
- 2015(8317)
- 2014(8307)
- 2013(8423)
- 2012(8376)
- 2011(7520)
- 2010(7779)
- 2009(7454)
- 2008(7646)
- 2007(7374)
- 2006(6957)
- 2005(6893)
- 2004(6274)
- 2003(5875)
- 学科
- 济(30953)
- 经济(30899)
- 业(20811)
- 管理(20400)
- 企(15612)
- 企业(15612)
- 方法(12307)
- 数学(10580)
- 中国(10565)
- 农(10434)
- 数学方法(10391)
- 财(8649)
- 制(8574)
- 学(7729)
- 贸(7276)
- 贸易(7267)
- 易(7011)
- 农业(6878)
- 银(6610)
- 银行(6588)
- 融(6517)
- 金融(6517)
- 行(6317)
- 业经(6249)
- 劳(5695)
- 劳动(5677)
- 体(5305)
- 务(5044)
- 财务(5027)
- 财务管理(5008)
- 机构
- 大学(112253)
- 学院(109984)
- 济(47560)
- 经济(46466)
- 研究(43812)
- 管理(38148)
- 中国(36889)
- 理学(30717)
- 理学院(30348)
- 管理学(29717)
- 管理学院(29533)
- 科学(25971)
- 京(25829)
- 财(24995)
- 所(24597)
- 农(23006)
- 研究所(21387)
- 中心(19767)
- 江(19378)
- 财经(18573)
- 农业(18092)
- 北京(17413)
- 经(16740)
- 业大(16588)
- 省(15965)
- 院(15323)
- 经济学(15023)
- 州(14923)
- 范(13768)
- 财经大学(13760)
- 基金
- 项目(62141)
- 科学(47917)
- 基金(45119)
- 研究(42981)
- 家(40871)
- 国家(40524)
- 科学基金(33198)
- 社会(26420)
- 社会科(24915)
- 社会科学(24902)
- 省(23093)
- 自然(22710)
- 基金项目(22535)
- 自然科(22193)
- 自然科学(22182)
- 自然科学基金(21810)
- 资助(20754)
- 划(20624)
- 教育(19746)
- 编号(16578)
- 成果(15032)
- 重点(14455)
- 部(14077)
- 发(13260)
- 课题(12652)
- 科研(12158)
- 创(12151)
- 计划(12026)
- 教育部(11777)
- 创新(11470)
共检索到195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闵友诚
劳动力没有成为商品,就不存在完整意义上的商品经济;不建立劳动力市场,就不存在健全的市场体系。劳动力成为商品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个人并不直接掌握公有的生产资料,要实现自己的劳动力和公有的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只有通过市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反映的是劳动者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之间不同的利益关系,工资仍然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表现,也是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形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纪明山
党的十四大报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全面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许多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要不要建立劳动力市场?怎样建立劳动力市场?这些长期被回避而近年来又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汤国钧
论劳动力是商品和培育劳动力市场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汤国钧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劳动力是否是商品,是培育劳务市场还是劳动力市场,重新进行了探讨,并有了再认识。第一种意见认为,培育劳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国光
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应予重新理解。就人身自由论,始于简单商品经济的整个商品经济中,劳动力都是商品;就所有制关系看,它只能决定劳动力商品的表现方式、交换方式及体现的经济关系平等与否,而不能成为劳动力是否商品的决定因素。因此,应按劳动力商品关系原理,大力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辅礽
人们都知道何伟教授在所有制特别是国家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写过许多文章,有许多创见,其实,这只是他研究的一个领域,除此以外,他在劳动力和按劳分配问题上也写过不少文章,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于按劳分配问题,改革前后人们都有许多论述,但没有讲得很清楚,更谈不上透彻。劳动力问题,在改革前,谈得多的是劳动力的计划分配和劳动组织问题。实行改革后,特别是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情况变了,必须从与计划经济体制中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劳动力问题和按劳分配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苏树厚
劳动力商品论山东聊城师范学院苏树厚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为了揭露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第一次卓有建树地确立起劳动力商品范畴,并对它作过精辟地论述。无疑,这是经济学说史上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突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问世及其实践,特别我国近年改革开放不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步德迎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共性及劳动力商品所具有的特性。通过劳动力商品的特性分析了失业产生的原因和再就业的条件,提出了五条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其中较独特的一条是改变人们的成才观,大力宣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理念,通过人才的合理分布和劳动力需求的互补性特点扩大就业。文章对当前解决就业问题上的一些认识误区作了分析。文章分析了解决农村就业和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思路———将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作为走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一步棋。此外,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对策,一是通过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劳动力的学习能力和再就业能力,二是培养、造就和吸引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创业,带动就业的增加。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 就业 市场经济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大中
关于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构思初探福建省劳动厅副厅长赵大中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代表大会通过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议,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锋
关于劳动力商品化问题的探讨南开大学经济学系研究生李锋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决定,突破了过去的传统理论,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劳动制度改革要逐步建立劳动力市场,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这就意味着我国劳动力资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晓农
关于劳动力商品属性问题的再认识李晓农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大问题。要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进行严肃和科学的论证。我们不能采取“是就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学术界两种对立的观点争论不息。本刊1994年第12期发表了杨坚白同志的文章《也谈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是商品》,1995年第9期又刊出了冯丛林同志的《再驳劳动力商品论—与杨坚白同志商榷》的文章,此后,我们收到了许多讨论这一问题的稿件。因讨论的问题相同,文章中有很多重复的引文与论述,为节约读者时间,突出作者观点,我们对来稿采用文摘形式择其精华扼要刊登,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蚌珠
关于劳动力商品的几个问题孙蚌珠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①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在任何社会经济条件下,它都是生产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因素,但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一个历史的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荣清 王静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劳动统计制度和相关的劳动统计体系,它在我国现行的劳动力配置和就业的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现有的劳动统计尚存在着一些与劳动力市场不相适应的地方,它表现在:(1)劳动力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赖德胜
感谢《财经科学》邀请我参加本次研讨会,并让我见证了《财经科学》创刊六十周年。《财经科学》六十年,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对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办一本刊物不容易,在此,我对《财经科学》全体同仁表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慧
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与竞争程度 ,既影响到接受教育消费者寻找工作的难易与满意程度及可能获得的收入水平 ,又影响到潜在的接受教育消费者与尚未完成教育消费者对未来教育消费的决策。本文在分析我国改革以来劳动力市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 ,发展教育消费的对策建议 :( 1)培育市场机制 ,加强市场在配置劳动力中的作用 ;( 2 )打破所有制、地区和城乡界限 ,真正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 3 )将发育劳动力市场与发展教育消费相互配合 ,理顺劳动力参与率 ,均衡劳动力市场供求
关键词:
教育消费 劳动力市场 收入 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