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26)
2023(7572)
2022(6209)
2021(5841)
2020(4703)
2019(10690)
2018(10670)
2017(20050)
2016(11361)
2015(12930)
2014(12898)
2013(12907)
2012(12615)
2011(11450)
2010(11910)
2009(11386)
2008(11637)
2007(11006)
2006(10160)
2005(9885)
作者
(36452)
(29952)
(29807)
(28755)
(19274)
(14507)
(13493)
(11616)
(11585)
(11328)
(10462)
(10188)
(10033)
(9890)
(9827)
(9434)
(8952)
(8828)
(8768)
(8643)
(7814)
(7505)
(7457)
(7202)
(6860)
(6827)
(6716)
(6630)
(6323)
(6212)
学科
(46546)
经济(46461)
管理(33387)
(31792)
(26252)
企业(26252)
方法(17644)
中国(15636)
(14832)
(13885)
(13852)
数学(13263)
数学方法(12967)
理论(12787)
业经(11643)
(11505)
农业(10038)
教育(9781)
(8900)
银行(8859)
(8449)
(8394)
金融(8393)
(8314)
贸易(8306)
(8038)
(7977)
(7915)
财务(7890)
财务管理(7865)
机构
大学(176008)
学院(172066)
(67436)
经济(65801)
研究(63657)
管理(57292)
中国(49854)
理学(47081)
理学院(46478)
管理学(45443)
管理学院(45132)
(39339)
科学(39065)
(36744)
(34364)
(32033)
(30418)
研究所(30372)
中心(28275)
财经(27330)
北京(25934)
(25764)
师范(25447)
农业(24836)
业大(24722)
(24538)
(24018)
(22944)
(22457)
经济学(21500)
基金
项目(100583)
科学(77185)
研究(74646)
基金(70770)
(62961)
国家(62348)
科学基金(51282)
社会(45463)
社会科(42678)
社会科学(42663)
(39252)
教育(36356)
基金项目(35450)
(33811)
自然(32479)
自然科(31674)
自然科学(31661)
自然科学基金(31091)
编号(30573)
资助(30299)
成果(28268)
重点(23716)
课题(23171)
(22597)
(21268)
(20387)
(19958)
教育部(19354)
大学(19174)
科研(18966)
期刊
(86638)
经济(86638)
研究(61102)
中国(44022)
学报(32178)
(30761)
(30158)
教育(29509)
科学(27134)
管理(24985)
大学(24130)
学学(22164)
农业(19507)
(19057)
金融(19057)
财经(16043)
技术(15600)
(13972)
经济研究(13024)
业经(12606)
问题(11937)
图书(10999)
(10165)
(9518)
(9442)
书馆(8488)
图书馆(8488)
理论(8478)
(8284)
论坛(8284)
共检索到292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卢希悦  
在当前我国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研究过程中 ,有些问题取得了较高程度的理论共识 ,这其中而有些问题如科学技术和物化劳动竟究能否造价值、新价值和剩余劳动问题 ,难以形成理论共识 ,这其中关键在于认识与研究上基本还停留在对马克思的个别判断和结论的形而上学的理解上。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时代要求 ,实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华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适应十九世纪无产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的。我国现阶段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历史情况有很大不同。本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如何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 ,使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谈了几点认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20 0 0年 1 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2 0 0 1年 7月 1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 ,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对这个问题作者阐述了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研究为什么要深化 ,怎样深化 ,深化中如何处理几个界限等问题。本刊编发此文 ,旨在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邓海潮  
价值源泉究竟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问题,是当前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中所遇到的一个具有关键性和根本性的“难关”问题。要突破这一“难关”,就必须首先明晰一些基本的理论界限,从而在研究和探讨的基本理论前提上形成共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本文提出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性工程是对劳动的含义进行拓展。在此基础上 ,本文认为 ,从总体上来说 ,第三产业的劳动应视为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科技劳动往往含有知识财产因素 ,科技劳动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创新力 ;管理劳动是高级的智力劳动 ,它体现了人类劳动独具的组织力。因此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必须正确对待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现实性和合理性以及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妙宽  
本文提出了新的价值决定公式、价格决定公式、利息率公式、劳动力价值公式、成本公式、剩余价值公式、价值构成公式 ,并应用这些公式分析和破解关系到劳动价值论兴废存亡的几个问题 ,其中包括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可能性、价值量的唯一性和非负性 ,价值源泉的唯一性和多样性 ,活劳动减少和价值量增加的可能性、价值论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等一系列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裴小革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继承和发展了斯密、李嘉图等人承认人类财富主要来源于劳动的理论 ,既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共性 ,又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区别 ,为我们结合现代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收入分配理论 ,奠定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创立适合中国实际和需要的能够解放劳动、保护劳动的收入分配基础理论 ,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符合经济学现代趋势 ,适应中国发展要求 ,是一项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工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谷书堂  
本文讨论了物质产品的生产与作为分配关系的价值决定之间的关系,表明如何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解释当前我国的现实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左大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用于交换的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自《资本论》出版以来,经济学界围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直在进行着激烈的论争。根据这100多年来经济学研究的全部成果,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说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地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加深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首先要弄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意。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 ,但这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情况、新问题 ,得出新的结论 ,而不能抛弃其基本原理。其次 ,要把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相关概念 ,如价值生产与使用价值生产、价值构成、价值分配等区分开来 ,搞清楚这些概念的不同含义 ,不要混淆在一起使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