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8)
2023(5581)
2022(4519)
2021(4008)
2020(3345)
2019(7436)
2018(7077)
2017(13296)
2016(6981)
2015(7992)
2014(7960)
2013(7875)
2012(7527)
2011(6705)
2010(7308)
2009(7277)
2008(6380)
2007(6162)
2006(5823)
2005(5455)
作者
(19191)
(15513)
(15401)
(14878)
(9765)
(7394)
(7167)
(6189)
(5881)
(5716)
(5353)
(5304)
(5072)
(5020)
(4970)
(4875)
(4660)
(4619)
(4481)
(4217)
(4184)
(3864)
(3665)
(3647)
(3620)
(3603)
(3588)
(3505)
(3264)
(3137)
学科
(25971)
经济(25935)
(24939)
金融(24939)
(22740)
银行(22740)
管理(22423)
(22179)
(20149)
中国(18339)
(16919)
企业(16919)
(10994)
中国金融(10925)
地方(10288)
(10252)
(9354)
业经(8181)
方法(7074)
(6767)
财务(6737)
财务管理(6727)
农业(6571)
企业财务(6471)
(6336)
理论(6035)
制度(5766)
(5766)
数学(5749)
数学方法(5667)
机构
学院(91740)
大学(90327)
(38233)
经济(37127)
中国(33362)
管理(32334)
研究(30869)
理学(25412)
理学院(25168)
管理学(24774)
管理学院(24600)
(22932)
(19649)
(18804)
银行(18182)
中心(17955)
(17343)
(17127)
财经(16298)
科学(15370)
(15182)
人民(15031)
金融(14877)
(14654)
(14591)
(14553)
国人(13219)
中国人(13102)
北京(13097)
中国人民(12941)
基金
项目(51269)
研究(43051)
科学(39699)
基金(34787)
(28323)
国家(27960)
社会(26690)
社会科(25290)
社会科学(25286)
科学基金(24386)
(21339)
教育(20046)
编号(18945)
基金项目(17597)
成果(17046)
(16835)
资助(14485)
课题(14088)
自然(13218)
自然科(12904)
自然科学(12903)
自然科学基金(12678)
(12332)
(11941)
(11842)
项目编号(11817)
重点(11719)
(11153)
(11024)
(10695)
期刊
(50450)
经济(50450)
研究(35693)
(30365)
金融(30365)
中国(27625)
(18727)
教育(15984)
管理(14175)
(13315)
学报(10311)
科学(9334)
技术(9107)
大学(8726)
财经(8709)
业经(8409)
图书(7845)
学学(7540)
(7455)
农业(7372)
经济研究(7260)
书馆(6339)
图书馆(6339)
问题(6071)
理论(5959)
(5577)
论坛(5577)
实践(5439)
(5439)
职业(5419)
共检索到174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蔚华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化以及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品牌已经成为企业最具竞争力的资产。当今的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品牌的竞争,一流的品牌意味着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率。是否拥有自己的强势品牌、知名品牌,是衡量一个企业发展成熟与否的基本尺度,是判断一个企业综合实力强弱的基本标准。金融品牌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正婵  
一、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的物质基础 品牌是产品的文化外壳。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品牌的声誉。当人们认同了某一产品的质量,与此同时对该产品的名称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国际上已有这样的共识:企业的生命在市场,市场的生命在产品,产品的生命在质量。产品质量是整个环节中最基本的要素。发达国家的企业都十分注重产品的质量。瑞士手表之所以经久不衰,重要的原因是其产品的高质量。著名的浪琴表,1904年美国一支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汪伟  
品牌已成为国家、城市和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培育著名品牌已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世界品牌500强》报告显示,在以市场占有率(Share of Market)、品牌忠诚度(Brand Loyalty)和全球领导力(Global Leadership)为标尺衡量品牌价值时,2017年我国仅有37个品牌入选,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者具有重视品牌的消费特点,现阶段我国消费大量外流,与我国中高端品牌匮乏有很大的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萍  项英辉  陈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良芳  
品牌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指标。从我国金融品牌建设的现状来看,著名的金融品牌少,且品牌技术含量低,品牌模仿、复制多。面对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我国金融企业必须加快创建自主金融品牌的步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金融品牌。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剑涛  
会计师事务所如何进行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这是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同仁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重从打造国际知名品牌角度对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问题作些研究和探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毕业  张良  
品牌被定义为"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1。本文重点从国内私人银行品牌规划及管理角度入手,探讨农业银行私人银行在品牌管理方面进行的积极实践。私人银行市场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维梁  
在当前的资产重组浪潮中,许多企业利用品牌优势通过品牌延伸方式进行跨行业扩张,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不乏失败的教训。为此,认识品牌延伸的作用与风险,探讨影响品牌延伸的相关因素,有助于提高企业品牌延伸的积极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玉芳  
品牌延伸有成功的先例, 也有失败的先例, 企业对待品牌延伸, 必须强调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分析,必须重视时空制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庚  
在市场竞争中,服装企业除了要提高产品质量,选择合理的分销渠道,还要制定合理的价格。在分析当前市场服装定价畸形等乱象的基础上,提出服装定价应随"市"而变,顺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洪水  
品牌延伸策略即利用已经成功的品牌,推出修正过的产品或全新的产品。从短期的营销战术上看,也许由于强力品牌的辐射,使各种产品能较快地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但从长期的营销战略上看,由于强力品牌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品牌稀释现象,从而使品牌弱化,甚至会损害强力品牌核...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景新  阎茉秋  刘炜  
城市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部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打造城市品牌是经营城市理念的延伸,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分析城市品牌的涵义与构成要素入手,论述了打造城市品牌的前提条件,提出了打造城市品牌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子延  
随着双循环新格局的不断构建,加强品牌建设也成为服务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中国金融机构业在境内已建立卓越的品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信任,但在品牌全球化的道路上依然面对价值观、文化圈、代际差异、国家认同四重挑战。为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效能,文章建议一是加强品牌传播理念建设,进一步重视企业的文化内核和主观精神追求的打造,通过关注全球性和普适性的价值观触及消费者的内心;二是加强传播能力建设,不拘一格储备和招募国际化的传播人才,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品牌沟通,提高品牌信任度;三是加强本土化内容整合,弥合文化圈差异产生的分歧,最大化品牌传播效果;四是与国家形象建设协同,深入理解国家形象与企业品牌建设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现代金融企业形象助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朝阳  刘东民  
金融中心与金融发达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分析了金融中心功能、区位与数量的关系,提出了金融发达城市的判断标准,认为在一国范围内金融中心并不是越多越好,但金融发达城市却是多多益善。建设金融中心固然能够带来多个方面的收益,但同时也需要承担多种风险。并且,金融机构也毋需把大量人员和所有业务都安置在金融中心区域。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青  
2017年春夏之交,《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召开了远程教育学者座谈会,以"学术研究与学术传播"为主题,讨论了如何发挥远程教育学术期刊的作用及办刊导向等问题。作为国内知名的远程教育学术刊物,我认为杂志应该对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关注:一是聚焦远程和开放教育,打造特色品牌;二是以团队的力量保障与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三是发挥桥梁作用,开展多元合作。此外,还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扩大期刊的传播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