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0)
- 2023(10294)
- 2022(8525)
- 2021(7784)
- 2020(6629)
- 2019(15015)
- 2018(14990)
- 2017(27804)
- 2016(14934)
- 2015(16344)
- 2014(16273)
- 2013(15606)
- 2012(14336)
- 2011(12940)
- 2010(13582)
- 2009(13343)
- 2008(12406)
- 2007(11351)
- 2006(10428)
- 2005(10020)
- 学科
- 济(52882)
- 经济(52782)
- 管理(46088)
- 业(41561)
- 企(36883)
- 企业(36883)
- 融(27396)
- 金融(27389)
- 银(25378)
- 银行(25361)
- 行(24587)
- 中国(23900)
- 制(21818)
- 财(20959)
- 方法(16487)
- 体(15461)
- 农(15039)
- 业经(14683)
- 数学(13476)
- 数学方法(13265)
- 务(12938)
- 财务(12896)
- 财务管理(12867)
- 企业财务(12283)
- 地方(12217)
- 体制(12199)
- 理论(11697)
- 中国金融(11180)
- 学(11050)
- 度(9907)
- 机构
- 大学(199493)
- 学院(198675)
- 济(82911)
- 经济(80896)
- 研究(70841)
- 管理(70489)
- 中国(62121)
- 理学(58327)
- 理学院(57700)
- 管理学(56676)
- 管理学院(56283)
- 财(47440)
- 京(43061)
- 科学(38595)
- 所(35300)
- 财经(34821)
- 中心(34153)
- 江(33299)
- 经(31382)
- 农(31056)
- 研究所(31005)
- 北京(27735)
- 经济学(26554)
- 州(26217)
- 院(25864)
- 财经大学(25780)
- 范(25763)
- 师范(25455)
- 业大(25318)
- 农业(23707)
- 基金
- 项目(122627)
- 科学(96318)
- 研究(95199)
- 基金(87645)
- 家(75127)
- 国家(74441)
- 科学基金(63746)
- 社会(60569)
- 社会科(57379)
- 社会科学(57370)
- 省(48584)
- 基金项目(44873)
- 教育(44602)
- 划(40181)
- 编号(39156)
- 自然(37895)
- 自然科(37030)
- 自然科学(37019)
- 自然科学基金(36356)
- 资助(35602)
- 成果(34744)
- 制(29311)
- 课题(28944)
- 重点(28256)
- 部(27478)
- 发(26565)
- 创(26412)
- 性(26045)
- 国家社会(25382)
- 创新(24762)
共检索到338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兆木 黄志凌
一、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金融体系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利益格局、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相适应,金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金融体制改革,与整个宏观调控体系的改革一样表现为相对滞后。已经进行的金融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体制过渡与改良的性质,从而限制与束缚了金融功能的进一步发挥。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是导致前一段金融秩序混乱、金融宏观失控的重要原因。一是目前各种金融机构功能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俞天一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已将体制改革提到了新的日程,“要加大改革的份量”是中央对各部门的共同要求,金融部门应该积极遵循。确定深化改革的方针和步骤,与正确评价过去的改革密切相联系。对已有的改革评价不同,必然会对进一步改革提出不同的设想。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计》课题组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的矛盾。金融体制作为整个经济体制的重要一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的投资过热,物价上涨过快,货币供应量超常扩张,金融秩序紊乱等问题,表明金融体制的弊端已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根本的出路只能是加快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浅谈金融体制改革知识教育的一些体会人民银行杭州市分行人事处金融体制改革知识教育的内容与当前正在深入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紧贴工作实际,对统一广大金融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有着重要的作用,抓好这项教育意义重大。杭州市人行这次全员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戴大祝
从本期起,我们开辟了《银行行长论金融改革》的栏目,为的是给辛勤耕耘在金融战线最前列的领导者提供一个话改革的论坛,他们既懂得理论,又亲身在实践,他们文章中有许多真知灼见,值得一读,对我国的经济、金融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汪祝希
党的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现状,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必须实行适合于各种经济成分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这是从我国32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经验。我国社会主义银行是国民经济的综合部门,银行工作又属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杜平
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极大地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财政“蛋糕”越做越大,有力地支撑了各级政府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需要。但是,由于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并没有根本解决,在部门利益主导下,使得国家财政一些本来的功能反而弱化,特别是在引导调整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艳
文章认为,在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中.中央银行在稳定货币与支持经济增长,以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两难选择,中央银行与各专业银行在金融杠杆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着严重的障碍,政府、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也难以理顺,因而很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金融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为此,文章提出了以市场导向为主,突出金融主体的独立性和规范化.以及以调控方式的利益性、市场性和间接性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调控模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海宽
论金融体制改革赵海宽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和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金融体制的相应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十几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对金融体制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也将进一步深入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柴方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一个战略性决策,它确立了我国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描绘了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本文仅就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谈谈金融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闫冰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加快全面深化改革的脚步,明确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并高度重视和持续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今天,在中国经济步入下一个经济大周期的重大历史关口,深化改革、促进竞争、扩大开放成为金融业的必然选择,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杭生
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认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谢杭生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既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又作为我国金融体制配套改革的一个方面,它所引起的反响和涉及的范围,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讲,都将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闫冰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加快全面深化改革的脚步,明确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并高度重视和持续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今天,在中国经济步入下一个经济大周期的重大历史关口,深化改革、促进竞争、扩大开放成为金融业的必然选择,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卜燕华 丁建林
当前,银行统管流动资金体制,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和横向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相矛盾,与搞活经济,搞活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也不相适应,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对如何进行改革,有两种看法:其一,主张银行应把执行指令性计划所需资金与执行指导性计划资金区分开来,应该桥归桥,路归路,区别对待。其二,主张对大中型骨干企业流动资金管理实行“双轨制”,即:企业流动资金实行由银行、财政分别供应,共同管理制度。对要不要实行专业银行企业化管理的问题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