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1)
- 2023(11856)
- 2022(9571)
- 2021(8479)
- 2020(6980)
- 2019(15556)
- 2018(15208)
- 2017(28854)
- 2016(15528)
- 2015(17411)
- 2014(17316)
- 2013(17309)
- 2012(16468)
- 2011(14700)
- 2010(15404)
- 2009(14331)
- 2008(14665)
- 2007(13594)
- 2006(12598)
- 2005(12130)
- 学科
- 济(76773)
- 经济(76673)
- 业(74696)
- 企(67637)
- 企业(67637)
- 管理(59602)
- 业经(28429)
- 农(26037)
- 方法(24333)
- 财(23763)
- 中国(23007)
- 地方(21659)
- 农业(19127)
- 务(17485)
- 财务(17464)
- 财务管理(17445)
- 技术(17346)
- 制(16840)
- 企业财务(16497)
- 数学(16309)
- 数学方法(16158)
- 和(14768)
- 策(14124)
- 理论(13550)
- 划(12847)
- 银(12685)
- 银行(12673)
- 体(12654)
- 发(12609)
- 融(12436)
- 机构
- 学院(229845)
- 大学(223298)
- 济(98565)
- 经济(96499)
- 管理(89794)
- 研究(80235)
- 理学(74631)
- 理学院(73817)
- 管理学(72936)
- 管理学院(72482)
- 中国(65600)
- 财(49088)
- 京(48508)
- 科学(46495)
- 所(41170)
- 江(39982)
- 农(39357)
- 中心(37032)
- 财经(36566)
- 研究所(36260)
- 经(32896)
- 州(31543)
- 北京(31361)
- 范(30392)
- 业大(30334)
- 农业(30173)
- 师范(30124)
- 院(29025)
- 经济学(28391)
- 省(28254)
- 基金
- 项目(138749)
- 科学(111178)
- 研究(105881)
- 基金(99493)
- 家(85126)
- 国家(84211)
- 科学基金(73763)
- 社会(68236)
- 社会科(64651)
- 社会科学(64638)
- 省(56552)
- 基金项目(52085)
- 教育(46780)
- 划(45979)
- 自然(45728)
- 自然科(44671)
- 自然科学(44663)
- 自然科学基金(43919)
- 编号(43094)
- 资助(39437)
- 发(36244)
- 成果(35099)
- 业(33236)
- 创(32099)
- 重点(31566)
- 课题(30760)
- 部(29725)
- 发展(29693)
- 展(29183)
- 创新(29045)
- 期刊
- 济(127558)
- 经济(127558)
- 研究(77043)
- 中国(55087)
- 财(41147)
- 管理(40691)
- 农(38590)
- 科学(30935)
- 学报(29215)
- 融(27780)
- 金融(27780)
- 教育(26903)
- 农业(26018)
- 业经(23850)
- 大学(23101)
- 技术(22451)
- 学学(21557)
- 经济研究(19357)
- 财经(18564)
- 经(16152)
- 问题(16110)
- 业(15759)
- 技术经济(13834)
- 贸(12458)
- 现代(12420)
- 世界(12166)
- 商业(12005)
- 经济管理(11890)
- 国际(11085)
- 财会(11084)
共检索到385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竞雄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信用经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信用交易的规模与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信用交易的发展要求有更完备、更高程度的信用制度与之相适应。2006年上海人均GDP超过了7000美元,已经进入以信用方式为主的交易阶段,如何加快发展上海的征信体系建设,探索适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上海模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上海 征信 国际金融中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其康
在西方,个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而我国目前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正面临着“信用缺失的瓶颈”制约,个人征信制度的建立是其发展的突破口。但我国目前发展个人征信业却受到信用法规不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健全和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未建立等因素的制约。个人征信业的发展必须从加速征信立法、建立管理机构和完善运作机制等方面着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平
当前,大数据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并引发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以数据处理为核心的征信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大数据浪潮的洗礼。本文在对大数据及大数据征信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数据对我国征信市场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征信 大数据 金融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仁厚 韩雨霏
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缺信息、缺产品、缺机构、缺评级、缺动力、缺机制等问题而陷入发展困境。究其原因是在传统经济思维影响下支持征信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且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逐步引导小微企业信用信息走向规范化、人格化,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速建起小微企业征信体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向圣俊 刘志光 许可
自《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后,我国征信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征信业整体规划不足、市场监管难、信息安全威胁、征信体系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系模糊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从征信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征信业的发展路径可以按照"四先四后"的思路实施推动,明确征信市场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关系与边界,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应注意统一征信数据标准,强化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并对央行征信中心的定位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征信业 征信市场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向圣俊 刘志光 许可
自《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后,我国征信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征信业整体规划不足、市场监管难、信息安全威胁、征信体系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系模糊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从征信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征信业的发展路径可以按照"四先四后"的思路实施推动,明确征信市场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关系与边界,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应注意统一征信数据标准,强化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并对央行征信中心的定位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征信业 征信市场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袁新峰
信用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互联网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是征信。对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征信的内涵、互联网金融征信的隐私保护、互联网金融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信息共享、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用评分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当前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互联网发展的重大课题是要构建互联网金融征信,前瞻性地构建完善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并对如何规范和促进互联网金融征信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征信 个人隐私 征信系统
[期刊] 征信
[作者]
邓舒仁
当前,我国互联网征信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如何发展和如何监管等问题。应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信用信息标准,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探索组建行业自律组织,以推动互联网征信规范、健康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群
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产业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国内船舶融资业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设立船舶融资资产转让信托、船舶投资基金以及将船舶融资资产证券化等设想与其他相关配套政策建议。
关键词:
航运中心 船舶融资 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晁钢令 叶巍岭
本文根据上海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战略发展要求,客观分析了上海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上海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并分别从政府层面和行业层面提出了推进上海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 第三产业 上海发展战略 系统优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桂平
加快农业银行大城市业务发展在"46112"战略实施中具有先导作用。本文论述了全面推进大城市业务发展对农业银行经营转型的重要意义,并以上海分行为例,从宏观形势、区域经济和自身要素三个维度分析了农业银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对上海分行经营发展中的宏观形势研判、经营结构调整、世博金融服务、内部管理以及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等重要问题提出了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永昌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四川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经验,提出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准确把握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四川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着力点 关键环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川暴
短信潜在的巨大的广告价值越来越引人注目。随着手机从普通移动电话向广义无线通讯的转变,短信广告作为一种新兴广告媒体必将大有作为。本文首先从短信广告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接着分析了短信广告的独特优势,再进一步分析了短信广告现阶段的发展阻力,最后提出了其解决途径———许可证的获得。
关键词:
短信广告 消费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孔志鹏,刘凤玲,常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