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9)
2023(8140)
2022(6766)
2021(6480)
2020(5424)
2019(11868)
2018(12045)
2017(21930)
2016(12610)
2015(14167)
2014(14605)
2013(14263)
2012(13664)
2011(12538)
2010(12918)
2009(12032)
2008(11788)
2007(11106)
2006(10274)
2005(9568)
作者
(37755)
(32276)
(31579)
(30231)
(19915)
(15545)
(14277)
(12381)
(12254)
(11757)
(11027)
(10792)
(10481)
(10286)
(10236)
(9653)
(9485)
(9394)
(9165)
(9126)
(8445)
(8143)
(8051)
(7644)
(7509)
(7248)
(7213)
(7188)
(6760)
(6735)
学科
(50646)
经济(50575)
(45980)
(36419)
农业(30647)
管理(27523)
地方(16961)
中国(16813)
业经(15976)
(15652)
企业(15652)
(14253)
方法(12426)
(11372)
(10774)
(10566)
农业经济(10525)
数学(10437)
(10421)
数学方法(10260)
(9676)
银行(9655)
(9353)
(9257)
农村(9247)
教育(8879)
(8638)
金融(8630)
土地(8419)
(8408)
机构
学院(175528)
大学(169714)
(68202)
研究(67111)
经济(66415)
管理(60956)
(55550)
中国(53563)
理学(50363)
理学院(49748)
管理学(48727)
管理学院(48428)
农业(42509)
科学(41987)
(38106)
(35900)
业大(34863)
(32672)
中心(32528)
研究所(32018)
(31712)
(27931)
农业大学(25721)
(25532)
(25244)
师范(25244)
北京(23702)
(23305)
财经(22631)
(21673)
基金
项目(111285)
研究(85807)
科学(84727)
基金(75131)
(66618)
国家(65859)
科学基金(53829)
社会(51400)
社会科(47870)
社会科学(47859)
(46966)
基金项目(39612)
编号(38612)
教育(38607)
(38163)
自然(32691)
成果(32489)
自然科(31810)
自然科学(31796)
自然科学基金(31170)
(30842)
资助(29677)
课题(27566)
(26476)
重点(25436)
(24015)
(22581)
(22448)
(22345)
发展(21364)
期刊
(93742)
经济(93742)
(60826)
研究(55065)
中国(51144)
农业(40756)
学报(32697)
科学(28013)
教育(27551)
大学(24944)
(23771)
学学(23205)
(22673)
金融(22673)
业经(21288)
管理(19872)
(19408)
技术(16978)
农村(14582)
(14582)
农业经济(14085)
问题(13365)
(12181)
图书(11405)
经济研究(10991)
财经(10861)
业大(10361)
世界(10348)
经济问题(9978)
资源(9690)
共检索到301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小刚  桑伟东  
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与1977年相比,2004年区内有林地面积增加了161%,森林覆盖率增加了5个多百分点。然而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建设任务艰巨,急待加快发展步伐。建议: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金融支持,明晰产权,创新机制,加强后续产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金兆  周心澄  胡建忠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她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伟大创举,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1978年的这项生态工程,23年来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203.72×104hm2,“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从工程开始实施时的5.05%提高到目前的9%,一些重点地区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已初具规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一工程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模式,实行带、片、网相结合,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封沙育林相结合,造(林)、封(育)、管(护)相结合,丰富了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科学内涵。21世纪前50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攻坚期,也是决战期,必须重视科技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力中  
1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森林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这已为当今国际社会所认知。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既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褚卫东  文俊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建龙  
“三北”防护林经过一、二期的建设有近1333万 hm~3农田实现了林网化,约有12%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有10%左右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控制,约有4万多 km~2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林地,133万多 hm~3沙荒地辟成了农田,有1000万 hm~2草场得到保护和恢复;初步治理了30%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解决了600多万农牧户燃料奇缺的问题;活立木总蓄积由7.25亿 m~3增加到9.86亿 m~3.一、二期工程虽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政策效应呈递减趋势,制度优势惯性减弱;2.资金支持力度相对下降,与变化的形式和发展要求极不适应;3.比较利益下降,经济引力在许多地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涛  王成祖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改革开放初兴建的一项大型林业生态工程,对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有其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在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林业建设史上都可称为一大创举。三北防护林建设20年来,已取得了巨大阶段性成果,完成造林面积2000多万 hm~2,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9%。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0万 hm~2。目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造林难度更大,任务更加艰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文强  支玲  
从经营管理和工程评价两个方面,回顾和分析了三北工程建设2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评价内容与方法还不能满足工程发展的需要。密切结合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特点,将更多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模式引入到三北工程建设中来,提炼科学的评价方法,丰富评价内容应成为研究人员进一步关注的重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小红  
结合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实际情况,从构筑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推动建设民生林业以及三北地区的生态屏障为始点,对自1978年以来建设三北防护林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对建设过程中针对退化林的修复实际状况和进度,以及其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三北防护林中的退化林分修复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通过对内蒙古赤峰市三北防护林建设综合效益的调查。认为:治理环境在稳定并扩大生存空间、摆脱生存约束、提高生存质量、创造发展选择、奠定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起着基础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树林业立旗意识,把改变环境作为立旗之本。赤峰的经验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具有战略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世东  陈应发  
在全面总结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10年取得的5大成就与启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当前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的6大问题,提出了今后要切实实行“项目管理”机制、“流域治理”方式、“近自然林业”模式等对策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学娇  王思博  
参照Elinor Ostrom的IAD延伸模型,基于河南省平原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的意愿展开研究,分析了影响农户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意愿的因素及农户对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及保障粮食生产方面的意见。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对农田的影响程度是影响农户发展防护林体系意愿的最关键因素,此外农田防护林体系完善程度、农田防护林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农用林业产品销售方式和家庭务农人数也是影响农户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的重要因素;农户希望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对农田影响最小化,农户愿意在道路边缘、沟渠旁边、闲置的土地和房前屋后布局农田防护林;愿意发展的模式是林带、农田林网和片林;农田防护林体系只是稳定当地粮食生产的措施之一,保障当地粮食的生产安全;除尊重农户意见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外,还应采取相关的水利、农艺和保险措施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学娇  王思博  
参照Elinor Ostrom的IAD延伸模型,基于河南省平原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的意愿展开研究,分析了影响农户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意愿的因素及农户对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及保障粮食生产方面的意见。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对农田的影响程度是影响农户发展防护林体系意愿的最关键因素,此外农田防护林体系完善程度、农田防护林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农用林业产品销售方式和家庭务农人数也是影响农户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的重要因素;农户希望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对农田影响最小化,农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支玲  李怒云  刘俊昌  许文强  
根据工程的特点建立三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取得评价的基础材料,以原州区和朝阳县为例,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3方面对三北工程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在探明实施中制约工程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世艳  张宇清  吴斌  郑慧  李春平  
运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全国平原6大区域、26个省2001—2005年间农田防护林的碳储量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全国平原农田防护林碳储量在5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长率高于全国森林碳储量的增长率;2)6大平原区碳储量由大到小排序为:华东、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区域内各省市农田防护林碳储量也有所差异;3)对2001—2005年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各树种碳储量进行比较后得知杨树仍占绝对优势,其碳储量占全国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碳储量的90%左右;4)2001—2005年主要农田防护林树种碳密度呈逐年增长趋势,其碳密度由大到小排序为:桉树、杨树、木麻黄、杉树、马尾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洪江  高中琪  解明曙  王玉杰  李洁  
三峡库区多功能防护林体系主要由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护滩林、道路防护林及四旁植树等林种构成。多功能防护林布局一是要遵循不同地貌部位的立地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功能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土壤、改善环境等生态功能;二是根据防护对象及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布设不同的防护林林种;三是以保障库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使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最有效、最合理地得以利用;四是在多功能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五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六是在树种选择上实行乔、灌、草相结合。林种配置上,网、带、片相结合;七是以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