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2)
- 2023(7184)
- 2022(6051)
- 2021(5922)
- 2020(4870)
- 2019(11255)
- 2018(11001)
- 2017(20815)
- 2016(11413)
- 2015(13014)
- 2014(12818)
- 2013(12808)
- 2012(12576)
- 2011(11594)
- 2010(11866)
- 2009(11178)
- 2008(11141)
- 2007(10096)
- 2006(9446)
- 2005(9053)
- 学科
- 济(49028)
- 经济(48969)
- 管理(32473)
- 业(29436)
- 企(22423)
- 企业(22423)
- 中国(19027)
- 方法(18698)
- 数学(16862)
- 数学方法(16659)
- 农(15249)
- 财(13317)
- 贸(13135)
- 贸易(13124)
- 易(12912)
- 制(12540)
- 银(10550)
- 银行(10550)
- 策(10449)
- 行(10262)
- 业经(9457)
- 农业(9388)
- 融(8930)
- 金融(8930)
- 地方(8521)
- 学(8305)
- 及其(8182)
- 体(7775)
- 政策(7534)
- 税(7500)
- 机构
- 大学(164979)
- 学院(162629)
- 济(80266)
- 经济(78786)
- 研究(63851)
- 管理(60632)
- 中国(53437)
- 理学(50037)
- 理学院(49493)
- 管理学(48927)
- 管理学院(48592)
- 财(39509)
- 京(36386)
- 科学(32948)
- 所(31718)
- 财经(29485)
- 中心(29185)
- 研究所(28023)
- 经(26940)
- 江(26461)
- 经济学(25916)
- 北京(24500)
- 经济学院(23155)
- 农(22967)
- 院(22656)
- 范(22097)
- 师范(21982)
- 财经大学(21651)
- 州(20258)
- 科学院(18452)
- 基金
- 项目(96311)
- 科学(77607)
- 研究(75832)
- 基金(72372)
- 家(61758)
- 国家(61245)
- 科学基金(52341)
- 社会(50507)
- 社会科(48019)
- 社会科学(48013)
- 基金项目(35787)
- 教育(34950)
- 省(33116)
- 资助(31438)
- 自然(30582)
- 编号(30026)
- 自然科(29888)
- 自然科学(29880)
- 划(29406)
- 自然科学基金(29400)
- 成果(27043)
- 部(23957)
- 中国(22346)
- 国家社会(21943)
- 课题(21808)
- 重点(21737)
- 发(21467)
- 教育部(21157)
- 性(20449)
- 人文(19821)
共检索到279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中民
目前中国热点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思想、理论与实践等领域。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思想上,中国要从战略高度对热点外交进行定位,具体表现在要从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看待热点外交的战略重要性,要从中国的价值理念与外交政策定位热点外交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在理论研究方面,中国要从国家利益、地缘政治、介入和参与的身份与环境要求等角度,对热点问题分类,并建立长效研究机制。在实践方面,中国应通过灵活运用外交基本原则、完善特使制度、增强外交统筹和平衡、加强中美战略对话、加大对伊朗核问题参与力度、创新外援体制、创新公共外交机制,解决当前热点外交面临的紧迫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新东 牛少凤 艾思宇
2012年是全球经济危机继续蔓延和深化的一年,各国都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应对危机的重点和目标。中国经济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也进入了更自觉、更积极、更深刻的转方式、调结构、强素质、促持续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全球性大转型过程中,各国经贸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兴衰有着越来越重要影响的当下,中国经济的任何起落都会立刻刺激各国敏感的神经,引来赞誉或非议。因而,研究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不仅对自身正确研判经济形势、更好地作出决策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客观解读中国经济、形成正面国际舆论导向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选取了2012年以来的国内主要经济热点问题,一共有十个方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建国
本文从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回顾了我国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发展历程,指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并相应地提出了若干措施建议。
关键词:
科技 创新 基础 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涂文佳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因素。从高校师德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文栋 刘牡丹
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强管理搞活经营,以求生存和发展,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拟就此谈一孔之见。一、市场经济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新要求多年来,由于受传统的封闭式的经营管理的束缚和制约,加之信用社在行政体制和业务体制上受农业银行的领导和管理,其自身的经营管理方法基本上是参照农业银行的管理方法予以执行,自身的优势难以得到较为全面的发挥。因而,当信用社迈进市场的轨道之后,其自身的经营管理显得十分落后,灵活性、适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仲银
对策一:企业技术进步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依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原理,笔者认为,评判一个经济体制是否合理的标准起码有两条:一是看其能否促进生产者积极性的发挥;二是看其能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两个标准是相互联系的。生产者积极性的发挥是技术进步的前提,而生产者积极性的发挥只有与技术进步溶为一体,才可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传统经济体制由于否定生产者自身的利益,压抑了生产者积极性的发挥,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原动力。正因为如此,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利益调整为突破口的,旨在调动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这种做法的负效应是,若干改革措施,包括企业承包、资金的拨改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应俊惠
本文在分析上海票据市场特点基础上,阐述了进一步创新发展上海地区票据市场的必要性,提出发展上海票据市场需要解决的扩大区域市场影响力、加强票据产品信用组合、培育票据市场投资者和服务商等四方面问题,最后文章从制度、政策、工具到市场等方面提出加快上海票据市场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上海票据市场 创新发展 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声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尤飞 熊惠波 李小园
中国加入WTO、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对中国部分热作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大多数热作产品零关税的实施将会对中国热作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德新
近几年,随着世界性“超前发展意识”的增强,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变化。关于发展和后继力量问题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广泛展开,并在蓬勃兴起的科技兴农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1989年底,国务院在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中又强调指出:“要密切注视世界农业发展的新动向,积极开展国际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晓群
After State Technology Supervision I3urcau of China officially approved Statis tics shifting to First class subject,led by the National Statistical Society of China the scholars majored to cooperate sincerely in Socioeconomic Statistic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began to develop statistics in China. Many scholars ward beneficialsuggestions for it. But .there arc really some viewpoints to be medi tatcd scrionsly,this thesis present some deliberative question aimed at papers writ ten by Qiu Dong and Ma I3aogui published in"Statistical Research"1995.No. 1.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强 王雍君
一、“双紧”政策的积极意义应从更深层次和更广阔的意义上去理解,不能笼统地归结为“抑制物价上涨”。今年我国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这种同向搭配的政策组合一反多年来财政、货币政策通常互不配套、相互脱节的做法,成为我国宏观财政、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套的一个良好开端,其意义不容低估。但我们以为,双紧政策的积极意义不能简单地、笼统地概括为“抑制物价上涨”,而应从更深层次和更广阔的意义上去认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为益
对地区产业政策是否应当存在有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只应有国家产业政策,地区产业政策的存在会削弱国家产业政策的作用;有人认为地区产业政策应当存在。实践中,各地区一方面不能有效地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另一方面又缺乏较完善的地区产业政策指导,地区产业发展出现一定的盲目性,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改进。本文试图就地区产业政策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亚玲
近几年来 ,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但与广东、上海相比 ,尚有很大差距。这种状况与浙江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关系 ,但主要原因还是浙江技术创新的总体水平不高。因此 ,浙江要加快结构调整 ,必须确立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产业培育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 ,以及以技术引进 ,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策略。期间 ,政府必须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 结构调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中
当前,我国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高位运行的态势,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围绕中央提出2008年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首要任务,我们迫切需要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价格调控工作中,寻找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