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86)
2023(7773)
2022(6434)
2021(6081)
2020(4973)
2019(11074)
2018(11218)
2017(19494)
2016(11948)
2015(13604)
2014(13889)
2013(13020)
2012(12285)
2011(11125)
2010(11827)
2009(11021)
2008(10963)
2007(10304)
2006(9371)
2005(9266)
作者
(31225)
(25919)
(25830)
(25169)
(16604)
(12449)
(11901)
(10054)
(9741)
(9723)
(8845)
(8842)
(8546)
(8506)
(8329)
(8320)
(7791)
(7773)
(7740)
(7616)
(7024)
(6407)
(6236)
(6211)
(6048)
(6046)
(5896)
(5722)
(5224)
(5112)
学科
(36161)
管理(36081)
经济(36077)
(29887)
(25627)
企业(25627)
教育(20446)
中国(17748)
(15122)
(14994)
方法(11582)
(11259)
理论(10314)
(9970)
业经(9747)
(9476)
数学(9460)
数学方法(9224)
(9032)
银行(9025)
(8632)
体制(8301)
(8292)
财务(8270)
财务管理(8243)
(7936)
(7879)
金融(7877)
企业财务(7739)
教学(7566)
机构
大学(163892)
学院(157505)
(59008)
研究(58312)
经济(57303)
管理(52333)
理学(42838)
理学院(42247)
中国(41553)
管理学(41430)
管理学院(41075)
(36788)
(35203)
教育(31641)
科学(31005)
(30424)
师范(30257)
(29253)
(28555)
中心(26575)
财经(25154)
师范大学(24810)
研究所(24730)
北京(24462)
(22523)
(22029)
(21258)
(20823)
技术(19594)
(18919)
基金
项目(92117)
研究(77895)
科学(74148)
基金(63581)
(53130)
国家(52509)
社会(47704)
社会科(44848)
社会科学(44843)
科学基金(44722)
教育(44183)
(36805)
编号(34173)
成果(32782)
(32684)
基金项目(31735)
课题(27742)
资助(25596)
自然(25391)
自然科(24771)
自然科学(24762)
(24330)
自然科学基金(24319)
(23485)
(22907)
重点(22142)
(22106)
规划(20961)
项目编号(20850)
教育部(20798)
期刊
(74469)
经济(74469)
研究(65579)
教育(54060)
中国(49368)
(30368)
管理(22441)
学报(20243)
(19945)
(19022)
金融(19022)
科学(18376)
大学(17679)
技术(17510)
学学(14585)
职业(13701)
财经(13480)
农业(12393)
(11596)
经济研究(10845)
业经(10708)
(9543)
论坛(9543)
问题(9218)
技术教育(8966)
职业技术(8966)
职业技术教育(8966)
图书(8703)
(8053)
(7894)
共检索到279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欣  吴遵民  池晨颖  
《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于2011年1月5日正式颁布,人们期待它在立法理念及社会实践层面都能有所突破,从而能为我国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立法作出贡献。本文对已出台的《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期望能为国内终身教育实践尤其是立法制定者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黄欣  吴遵民  
终身教育自引入我国以来,从最初的理念演变成一种思潮乃至国家的政策方针与立法举措,期间经历了约三十年。一项成熟教育政策的最终归宿乃是立法,终身教育亦不例外。在普遍推进终身教育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今天,如何从立法的高度对终身教育所体现的各项基本原则予以明确与界定,这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然而,自2005年中国大陆首先在地方层面开启终身教育立法以来,虽然福建省、上海市、太原市率先实现了终身教育立法零的突破,但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法仍如空中楼阁,迟迟没有进展。其中的缘由究竟何在,又是怎样的瓶颈与难题制约了国家终身教育法的制定?本文通过国内立法背景的梳理、国际立法理念的追溯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欣  吴遵民  
黄欣、吴遵民在《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中撰文,梳理了国内终身教育的立法背景,追溯与解读了终身教育的国际立法理念,深入分析了具体立法涉及的重要条款,探讨了正在酝酿讨论的国家终身教育法的立法思想与法律框架,为国家终身教育法的制订提供了参考。中国自"文革"结束后引进终身教育的思想,经过三十多年的大力发展,终身教育现已成为一项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珺  
《上海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施行已6年多时间,《条例》对促进和健全上海终身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它的推进下,上海终身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变化,终身教育事业不断扩大、深化,很多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而《条例》对新出现的问题不能有效的予以规制,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修订。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璇  
终身教育的法制化建设因为立法的迟滞始终被关注。国家层面制度设计的模糊,导致地方所开展的立法探索因为严重窄化终身教育概念与适用范围而难以产生可实际评价的效果。然而,通过立法来指引、评价和保障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不仅是人类理性发展的共识,更具有现实的长远意义。因此,地方应当调整立法思路,立足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教育事业发展新时代观为指导,在教育法律体系的整体框架下重新定位立法路径,对应上位法的设计思路,突破原有《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现实局限,开展地方《终身学习促进条例》的创新实践。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全兴  侯玲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化琴  潘懋元  陈学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志敏  
倡导终身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实践热潮正在我国掀起。但人们对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化社会三大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深入。因此 ,从国际范围出发来深入地探讨、分析一下它们的“定义”、“要义”、“关系”、“初衷”等 ,对于尽可能走向理解的完善与认识的成熟而言 ,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凡  
终身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持久的动力。高校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纵向联结和横向统筹的关键一环,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指出现阶段高校终身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高校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展望:深化高校对终身教育理念的认识,明确自身功能和定位;推动高校制度改革,赋予高校极大的自主权;加快构建"资历框架认证系统",切实实现终身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福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部教育根本大法中三次出现“终身教育”一词,强调“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这是我国教育立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成果,同时反映了教育进步的一种世界性趋势。 终身教育是本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路宝利  吴遵民  
终身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挖掘人的潜力、提升人对世界的认识水平和推动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伴随新冠疫情的泛滥及其暴露出的“社会学”本质,尤其是罗马俱乐部和全球学派等机构的持续警示,其忧患意识甚至使得现代人在朝向未来发展的进程中就“人类是否还有未来”产生了怀疑。据此,一个融合并超越以往个人私德、族群道德而产生的“全球伦理”问题,遂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重要课题而呈现在世人面前。由于“全球伦理”涉及所有人和人生的所有阶段,故也应成为终身教育学的重要考察对象。本文在厘清“全球伦理的终身教育”的合理性及其困境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可教性”的深度剖析,探寻破解这一困局的有效机制与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鸣强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以来,民办教育出现了诸多利好动向,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建议尽快出台促进新法落实的地方意见细则,出台促进分类发展的配套鼓励政策,厘清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好办学准入变更退出工作,加强对新法实施的宣传研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园  
终身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体现出立法明确、教育形式多元、教育内容丰富等特征,终身教育也从最初的以提升劳动者文化程度为目标,发展到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新阶段。但终身教育在指导思想、教育立法、教育生态等方面需要不断提升。只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驱动源,输入新的活力。而以高校为中心、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加速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当前终身教育实现新突破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焦小丁  
《民办教育促进法》主要存在公益性原则规定与国际国内法律规定不衔接特别是不适合民办教育的实际等不足。本文在对该法存在的不足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外国有关立法及制度,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