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5)
- 2023(5609)
- 2022(4827)
- 2021(4333)
- 2020(3755)
- 2019(8312)
- 2018(8263)
- 2017(15356)
- 2016(8627)
- 2015(9652)
- 2014(9772)
- 2013(9598)
- 2012(9103)
- 2011(8094)
- 2010(8488)
- 2009(8340)
- 2008(8508)
- 2007(7947)
- 2006(7296)
- 2005(7126)
- 学科
- 管理(33233)
- 济(31015)
- 经济(30931)
- 业(28426)
- 企(24451)
- 企业(24451)
- 制(13947)
- 财(13794)
- 方法(10329)
- 中国(10108)
- 农(9932)
- 体(9219)
- 业经(8617)
- 数学(8344)
- 务(8269)
- 财务(8240)
- 财务管理(8213)
- 银(8200)
- 银行(8195)
- 数学方法(8194)
- 体制(7867)
- 企业财务(7806)
- 行(7778)
- 融(7146)
- 金融(7144)
- 税(6599)
- 度(6391)
- 制度(6389)
- 农业(6296)
- 税收(6150)
- 机构
- 大学(125337)
- 学院(123329)
- 济(52344)
- 经济(51050)
- 管理(46043)
- 研究(41985)
- 理学(37910)
- 理学院(37518)
- 管理学(37033)
- 管理学院(36775)
- 中国(34851)
- 财(31687)
- 京(26581)
- 财经(22949)
- 江(22221)
- 科学(21785)
- 所(20609)
- 经(20528)
- 中心(20181)
- 研究所(17604)
- 农(17061)
- 北京(17060)
- 财经大学(16830)
- 州(16732)
- 经济学(16548)
- 范(15758)
- 师范(15628)
- 省(15233)
- 院(15168)
- 经济学院(14716)
- 基金
- 项目(73405)
- 科学(58641)
- 研究(57513)
- 基金(53907)
- 家(45588)
- 国家(45179)
- 科学基金(39325)
- 社会(37790)
- 社会科(35794)
- 社会科学(35790)
- 省(27929)
- 基金项目(27464)
- 教育(27214)
- 自然(23383)
- 划(23337)
- 编号(23278)
- 自然科(22822)
- 自然科学(22814)
- 自然科学基金(22422)
- 资助(21989)
- 成果(21334)
- 制(20789)
- 部(17423)
- 课题(17070)
- 重点(16618)
- 性(16000)
- 国家社会(15951)
- 教育部(15553)
- 创(15337)
- 人文(14899)
共检索到211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建明 叶松柏
关于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思考曾建明,叶松柏最低工资标准发源于19世纪末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目前,最低工资标准已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其内涵是规定工人货币工资下浮的最低限度,只要工人按规定从事了一定量的劳动,就有权得到不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宁光杰
文章从企业、劳动者和政府三方利益的角度构建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和调整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全国287个地级市2006、2007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确定的科学性问题。研究发现,中国最低工资的确定基本能够反映三方利益,是其博弈的结果,如高的失业率会导致低的最低工资水平,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最低工资水平的上升,企业利润扩大、外商投资和私营经济发展可以与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同时实现。但仍存在不足和改进的空间,如赡养系数的提高抑制了最低工资水平的增长,最低工资虽然能够随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工资水平上涨,但幅度较小。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劳动力市场 集体谈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宗万
本文在对"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情况进行总体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新常态下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相关因素的"变"与"不变",提出了"兜底线、差别化、可持续"的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的总体思路和一些具体完善建议。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新常态 调整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军胜 苏海南
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诞生于1993年,最低工资标准在我国执行十余年来,几经修订和调整,在人民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29个省市最低工资标准近十年来的变动趋势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对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动和调整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修改和完善最低工资标准时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傅端香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的《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完善并落实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近几年来,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2012年我国25省份最低工资标准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陆毅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谨防新僵尸企业形成与处置现有僵尸企业同等重要。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与城市最低工资数据,利用2004年中国《最低工资规定》颁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最低工资标准对新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期内僵尸企业平均占比为13.92%;不同行业及不同所有制样本的僵尸企业占比存在明显差异;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抑制了新僵尸企业的形成,且结果十分稳健。最低工资标准促使企业精简雇佣人员实现内部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生产率、利润率并降低企业负债率,从而抑制僵尸企业的形成;最低工资标准对异质企业新僵尸企业的形成具有不同影响,更大程度作用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此外,最低工资标准还有利于对现有僵尸企业的妥善处置。政府应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处置僵尸企业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娟娟
文章基于Heckman模型,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283个城市最低工资匹配数据,运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引资(FDI)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FDI决策和FDI数量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其中,最低工资标准对外资、劳动密集型以及东部地区企业FDI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对企业引进港澳台地区资本的影响有限,且最低工资标准的动态效应呈"倒U"型变化趋势。此外,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成本效应抑制了企业的FDI,通过生产率效应促进企业的FDI,但前者作用效果更大。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提升了地区FDI的质量;并通过改善各城市资源配置对FDI规模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FDI行为 FDI质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陆毅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谨防新僵尸企业形成与处置现有僵尸企业同等重要。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与城市最低工资数据,利用2004年中国《最低工资规定》颁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最低工资标准对新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期内僵尸企业平均占比为13.92%;不同行业及不同所有制样本的僵尸企业占比存在明显差异;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抑制了新僵尸企业的形成,且结果十分稳健。最低工资标准促使企业精简雇佣人员实现内部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生产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亮
2011年我国贫富差距进一步凸显,物价上涨过快,区域收入发展不平衡,很多地方政府都对最低工资结构进行了调整。由于我国一直没有制定统一的关于最低工资标准制度,而目前主要是各地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与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差距很大,有的地区不到700元,有的地区已经达到1300元以上,更甚的是同一个城市不同行政区域最低工资标准都不一样。这样的工资标准显然是不能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还可能加剧贫富收入差距。文章主要结合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实施的现状,通过对实施统一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利弊因素的分析,阐述了建立我国统一最低工资标准
关键词:
最低工资 贫富差距 统一最低工资标准制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贯春 陈登科 丰超
通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作为资源错配的度量指标,本文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有利于改善资源错配,且该效应在东、中、西三大区域趋于增强。同时,最低工资标准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资源错配具有异质性影响,伴随着国有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资源错配得到改善,非国有企业和出口企业并未受到显著影响。进一步的传导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和对企业生产率的非对称提升作用两条途径,最低工资标准使得企业生产率的分布收紧,从而改善了资源错配。此外,上述机制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从而使得最低工资标准的资源错配改善效应存在异质性。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而言,企业生产率的非对称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而言,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尽管最低工资标准在短期内可能会通过推动劳动成本上升而降低社会就业,但从长期看有助于通过"倒逼机制"来改善资源在不同企业间的错配,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贯春 陈登科 丰超
通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作为资源错配的度量指标,本文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有利于改善资源错配,且该效应在东、中、西三大区域趋于增强。同时,最低工资标准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资源错配具有异质性影响,伴随着国有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资源错配得到改善,非国有企业和出口企业并未受到显著影响。进一步的传导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和对企业生产率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邸俊鹏 韩清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6~2010年的微观数据以及全国12个省份的最低工资数据,在控制地区差异和时间趋势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我国城镇居民工资收入的期望、整个分布以及低收入群体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每提高1%,工资收入平均提高0.6%。最低工资对收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低收入人群,而对于高收入群体是否存在溢出效应是不确定的。最低工资对低收入群体中不同年龄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具有异质性影响。最低工资有利于低收入者工资水平的提升,尤其对中老年低技能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春明 王成民
案情简介卞某2009年入职某汽车生产企业从事机械工艺设计工作,双方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约定工资为每月2800元。合同于2011年12月31日到期后,因受市场需求影响,用人单位决定不再续订劳动合同并签发了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在经济补偿金方面,用人单位主张按照合同约定工资2800元计算,卞某主张按照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4200元计算,双方发生争议。卞某于2012年2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仲裁委在调解未果的情况下于3月12日开庭审理了此案。需要说明的是,当地省政府于2012年2月29日下发了《关于公布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并于3月1日起执行,将原来的月最低工资标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金焕 陈丽珍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文章探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企业进口学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明显促进了中国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最低工资标准对处于衰退期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具有最大的正向促进效应,对处于初创期和成熟期企业进口学习效应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小;考虑到企业的异质性特征,最低工资标准对资本品进口企业、进口来源于OECD国家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具有更大的正向促进效应;从影响机制来看,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成本效应抑制了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但通过创新效应促进了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且成本效应小于创新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军 赵达 周龙飞
虽然最低工资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持正规部门低收入者生活水平,但本文发现其执行效果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国经济存在"大推进"作用,即有利于更高工资、更高消费和正规化均衡的实现。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对正规部门就业者工资收入提升弹性大于非正规部门就业者,且从分位数看表现为"U"型,因此,最低工资标准上涨拉大了部门间和部门内就业者工资差距;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消费支出刺激作用明显,每10%的增长预计能够带来四省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加约11.67亿元;随着本地实际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中的正规部门出现扩张,非正规部门出现收缩,而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则呈现出"逆正规化"趋势。基于"大推进"理论,本文分析认为,在最低工资标准大范围、高频率、大幅度攀升背景下,需求和行业TFP增速是就业正规化出现行业异质性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